请从经贸地理角度分析日本的人文精神及日本人民族精神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写1500字,谢谢

如题所述

  日本人的性格还决定于其文化性质,历史上日本一直是中国的学生,战国至秦末,从中国移民到日本的民众有数万之多,这些人很大一部分成为传承中国文化的使者。3世纪末,百济博士王仁把中国儒家典籍《论语》十卷和《千字文》一卷传至日本。5世纪,日本贵族已经能够较好的运用汉字了。继体天皇7年(513年),建立五经(易、礼、诗、书、春秋)博士交待制度,要求百济定期向日本派遣谙熟儒家典籍的汉学家,以后又增加医博士、历博士、天文、地理和阴阳五行等各方面的专门人才。到圣德太子时代(593-621年),直接向中国派遣留学生,全面摄取中国文明制度,为日本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大化改新以后,日本进一步大力汲取中国文化。自630年到894年间,日本向唐朝派遣了十几次遣唐使船,随行的有许多留学生和求法僧。这些都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日本文化的发展。
  其中,在日本吸收中国儒家和佛家的基础上,日本本土逐渐形成了一种特色的精神文化,这种精神文化在其形成后影响巨大,成为后来日本人价值与道德的基本准则,这便是武士道。武士道起源于镰仓幕府时代,最初,它还是倡导忠诚、信义、廉耻、尚武、名誉的。但武士道作为封建幕府时代政治的产物,它吸收的是儒教和佛教的某些表面的东西而不是它的真谛,儒教和佛教的思想中不能满足武士道的那些东西,都被日本民族固有的神道教充分提供了。神道教的信念基础就是不分是非。因而武士道在人格上容易导致极端的两重性:自狂而又自卑;信佛而又嗜杀;注重礼仪而又野蛮残暴;追求科学而又坚持迷信;欺压弱者而又顺从强者等等。
  日本武士道总结的说有八个字,那就是:义、勇、仁、礼、诚、名、忠、克。在之前,武士道是以推崇善良为本性的。就在日本走上军国主义穷兵黩武的道路之后,武士道经历了一次畸变。武士道作为传统封建制度的精神规范,却在日益法西斯化的国家军队中找到了安身立命之所,成为帝国主义侵略扩张的工具。
  武士道中有一个终结仪式,那边是剖腹。剖腹,是最具日本特色的自杀方式。在古代,打了败仗的人要剖腹谢罪,未完成主君交付的的任务也要剖腹。即使到了现代,剖腹而死对日本人来说也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剖腹因极度的痛苦而崇高,在日本人心中是最能体现人的勇气的自杀方式。从另一角度可以这么说:武士道的精神就是看透了死亡,“不怕死”而为主君毫无保留的舍命献身。这种思想也是对传统儒家“士道”的一种反动。儒家的“士道”讲究君臣之义,有“君臣义合”、“父子天合”的人伦观念,但是日本“武士道”是以为主君不怕死、不要命的觉悟为根本。
  武士道的这种崇高的精神在近代却被滥用,日本政府利用人民对武士道的崇拜培养了一大批不怕死、勇于为国家、战争献身的士兵。日本在近代之所以如此猖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这么一群不怕死的士兵。
  武士道在另一方面也形成了日本独特的耻感文化,这一种文化同样深刻影响着日本人。在西方,人们普遍认为人一出生便是有罪的,而这种罪只有自身才能化解,所以西方人一般不会顾及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当自己违背了上帝制定的规则时,只要自己认罪并向至高无上的上帝真心忏悔,他们就可以获得解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2-02
同道中人
第2个回答  2015-11-25
题目太大。
第3个回答  2015-12-03
越秀人民发来贺电
第4个回答  2015-12-03
越秀人民默默笑看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