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知我者二三子,不知我者其唯与?

如题所述

他很喜欢你,就像在人海中,你就像一颗星星在闪着光,而他自己在你眼中就是那样的平凡!

《贺新郎》辛弃疾

邑中园亭,仆皆为赋此词。一日,独坐停云,水声山色,竞来相娱。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数语,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释意:

唉,我已经太老了!我平生的好友都相继离我而去,现在没有几个了!我已经白发苍苍,对人世间的种种际遇都能一笑了之了。现在,还有什么能够引起我的欢喜?也许只有这青山吧。我看青山,妩媚而多姿,料想青山看我,也会是同样的感觉。我的情怀,青山的风貌,两者是大致相似的啊!

我在东窗下饮酒,又思念着朋友,料想陶渊明当年写就《停云》诗的时候,也是同样的心情吧。古时南朝那些用狂饮来故作风雅,求取功名的人,又怎知这饮酒的妙处呢?我如今不恨自己见不到古时那些贤者,而是恨他们见不到我的疏狂豪放之态。当世能理解我的,也只有寥寥几个人了!

扩展资料

这句出现在辛弃疾词作中的话,最先说的人是孔子,出自《论语》述而篇,翻译成现代汉语,大意是这样的——

哎呀,我老啦!

有意思的是,辛弃疾只引用了半句,完整的原文如下: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引文而不引全,并非辛弃疾断章取义,原因有二点:

一方面,词作受篇幅所限,虽然孔老人家说的话已经足够言简意赅,但仍然没有办法在一首短短的词作中照单全收。

另一方面,略去了后半句,认真说来,可以说是辛弃疾有意为之。

为什么这样说呢?

不妨回到这句引文,孔子先是感叹自己老了,后面则给出了此一事实的证据——他已经很久没有梦到周公了。

有网友评价孔子的这句说,非常精简——

“不要想多了,孔子只是说自己失眠而已。”

好吧,这样的解读合情合理,实在让人找不到可以反驳的理由,问题是此种解读只看到了文字所述说的事实,却没有去好好思考这事实究竟意味着什么。

周公即周武王的弟弟,鲁国国君的始祖,也是孔子平生最为敬佩的古代圣人,将孔子说自己很长时间没有梦到这位古圣前推,便能轻易得出另外一个事实——

曾经,孔子是能够经常梦到周公的。

如此,周公便成为一个带有极强象征色彩的符号,那是孔子不分白天黑夜追随效仿的对象。

明白了这一点,便不难发现孔子说自己老了,不复梦见周公,可能的含义有二:

感叹自己的人生在退步,没有年轻时那么望圣若渴。

感叹世界在变化——当然是不好的变化——礼崩乐坏,大道不行,世界正在离周公越来越远。

如此,孔子的问题不是失眠,而是失落。

无疑,这种失落,正是辛弃疾在词作中首先想要表达的,也是整首词作不可或缺的沉郁底色。

从这一点上来看,周公成为孔子的象征符号,而孔子,显然,成为了辛弃疾的象征符号。

也因此,“我见青山多妩媚”这一句,其中的几多叹息,几多无奈,几多放下,明白的人,自然会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