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有五次大灭绝,有没有躲过五次大灭绝的生物呢?

如题所述

地球上的生命自诞生以来经历了五次大灭绝。直接导致包括恐龙在内的地球物种75%-80%的灭绝。但是幸存的小哺乳动物已经成功的复活了,这也是为什么人来的比较晚的原因。

生物学把生物从上到下分为七类:世界、门、纲、目、科、属、种。物种灭绝往往意味着整个家族、秩序甚至阶级在短时间内消失。物种灭绝可以称之为地球生命的大筛选机制。每次灭绝幸存下来的物种会继续繁衍,然后经历下一次灭绝,然后大部分物种会被筛选掉,幸存下来的物种会再次繁衍。

大灭绝是指地球生命史上生物物种的大灭绝。地球上已经发生了五次大灭绝,即奥陶纪、泥盆纪、二叠纪、三叠纪和白垩纪的大灭绝。

鹦鹉螺是奥陶纪海洋中的顶级掠食者,主要以三叶虫和海蝎子为食。奥陶纪也是海洋无脊椎动物的全盛时期。鹦鹉螺因其巨大的体型、敏锐的嗅觉和凶猛的鹦鹉形喙而占据了整个海洋。

鹦鹉螺生活在海洋表面100-600米的深度,它的空腔内充满气体,通过调节气体的量可以适应不同深度的压力。鹦鹉螺是一种食肉动物,以吃小鱼、软体动物和底栖生物为食,尤其是小螃蟹。暴风雨后的夜晚,鹦鹉螺将成群结队地漂浮在海面上。

鹦鹉螺有90多只腕手,没有吸盘,是叶状或丝状触手,用于捕食和爬行。当身体缩入壳内时,用它盖住壳口。休息时,总有几只触角负责警戒。在所有触须下,都有一个类似吹风夹的漏斗状结构,通过肌肉收缩向外排水,推动鹦鹉螺的身体向后移动。因此,鹦鹉螺被海洋生物学家称为海洋中的喷气推进器。

鹦鹉螺有其独特的身体结构,外壳保护,生活范围广(100~600米),不挑食,几乎食肉,并具有聪明的大脑,复杂的眼睛,灵巧的触角,高度的警觉性,快速的反应,快速的加速,及时的逃生等。,而鹦鹉螺号也变得又大又小,所以它一次又一次地逃跑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13
经历过5次物种大灭绝而没有变样子的宏观生物其实也是有的,鹦鹉螺就是其中之一,最早的鹦鹉螺出现在5亿年前,一直安安全全的繁衍到今天,期间只有体型和生活习性发生了改变,所以鹦鹉螺被也被称为“活化石”
第2个回答  2021-03-13
现今所有地球上存在的生物都是躲过五次大灭绝的生物,可能原型并非现在这个样子,因为要适应地球环境的变化,生物为了生存会不断的进化,才有了现在的模样
第3个回答  2021-03-13
应该是有的,因为地球上的生物种类还是非常多的,也有经历过从一开始到现如今的。
第4个回答  2021-03-13
海洋里的鲨鱼,就是这么特别的存在。通过对远古海洋生物的化石分析,考古学家们发现鲨鱼的祖先最早出现于奥陶纪到志留纪时期,到现在已经有四亿多年的历史了,当时地球上海洋广布,气候7炎热干燥,最原始的鲨鱼——古鲨,就在这个时候突然出现了,开始了漫长的生命之旅。而恐龙的出现,已经是古鲨诞生2亿多年之后的事情了,鲨鱼幸运的躲过了历史上的生物大灭绝,成为了被留下来的幸运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