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顺等「 ”顾命八大臣”为何惨败于慈禧太后?全是自己作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24
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逃到热河避暑山庄躲避英法联军的咸丰皇帝驾崩,大清皇位传给了唯一的皇子,年仅6岁的载淳,是为同治皇帝。同治皇帝年幼,咸丰皇帝便任命肃顺等八人为「 ”顾命八大臣”赞襄政务,但不甘于后宫生活,极具权力欲望的慈禧太后在恭亲王奕的帮助下,随即发动著名的「 ”辛酉政变”将「 ”顾命八大臣”处死的处死,罢免的罢免,夺得最高统治权,开始了对大清王朝长达48年的统治。那么,握有重权、辅助朝政的肃顺等人为何会败给毫无实权、居于后宫的慈禧太后呢?仅仅是恭亲王奕的功劳?其实,肃顺等人自己的做法借直接导致了自己的惨败,将慈禧太后推上了权力巅峰。 慈禧太后 1、咸丰皇帝死后,未能及时抓住实权 咸丰皇帝临终前,除了给予「 ”顾命八大臣”赞襄政务、处理朝政的权力,但为了控制和平衡肃顺等人的权力,防止出现恃权凌主的情况,又专门赐给了慈安太后、慈禧太后每人一枚印章,规定凡诏旨和上呈奏章必须经过两枚印章盖章后方能生效。咸丰皇帝的这一安排,实际就将最高行政权力交给了两宫太后。 咸丰皇帝 肃顺等人认为两宫太后只有负责监督和查看的权力,并没有更改谕旨和奏折的权力,但是两宫太后却坚持按照大行皇帝的意愿,坚持将权力抓在手中,并不认为这是干预朝政。这还不叫干预朝政?肃顺等人可能觉得两个寡妇还能翻出什么风浪,朝政大权还是在自己手中,便不再坚持了!殊不知,肃顺等人的大方和轻敌直接导致了自己的灭亡。 肃顺剧照 2、让恭亲王留守北京,才是肃顺等人最大的败笔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胆小如鼠的咸丰皇帝面对马上就要攻入北京的英法联军,怆惶逃窜,躲避到了热河避暑山庄。在亲信大臣肃顺的建议下,让自己的弟弟恭亲王奕䜣留守北京,同英法两国交涉并处理朝政。看见了吗?又是这个肃顺,他的目的很明显就是为了让恭亲王奕䜣远离权利中心,最好是能借英法两国之手将恭亲王奕䜣除掉。殊不知,被称为「 ”鬼子六”的恭亲王奕䜣不但同英法两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还将朝政处理的妥妥当当并借此机会拉拢了一大批朝中大臣,弄得人心所向、众望所归。慈禧太后政变能够成功,离不开奕䜣的鼎力支持,奕䜣的成功却是离不开坚持让自己留守北京的肃顺。这就是命啊!这就是肃顺生生将自己作死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恭亲王奕䜣 3、同意恭亲王奕䜣前往热河奔丧 就算前面两个错误都犯了,如果肃顺等人能够隔断热河和北京的联系,等自己牢牢掌握了朝政和军队以后,再进行大行皇帝丧仪的安排,或许就没有后来的变故了。但是,肃顺等人又在此时犯了另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在奕得到慈禧太后密信,准备发动政权以后,奕䜣立马上了奏疏,要求前往热河拜谒大行皇帝灵位。哥哥死了,做弟弟的来哭丧原本天经地义,可是你也不看看现在是什么时候?两宫太后虎视眈眈,「 ”顾命八大臣”对权力的掌握尚未稳定,更别提对军队的掌握了。可是盲目自大、自信满满的肃顺等人竟然同意了奕的奏疏,为奕和慈禧太后直接联系打开了方便之门。 热河避暑山庄全貌 4、同意恭亲王奕䜣和两宫太后见面 就算肃顺等人同意了奕䜣的奏请,碍于压力让奕䜣前来奔丧,可如果不给奕䜣和慈禧太后见面的机会,恐怕政变能够成功的几率也会降低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可是呢?我们这八个脑残的顾命大臣,在简单的阻拦以后,竟然同意了奕䜣觐见两宫太后的要求!肃顺等人怎么就不想想一个小叔子在这个时候要求觐见太后干嘛?有什么大事需要立刻见到两宫太后的?允许叔嫂见面,是肃顺等人犯下的另一个致命的错误,这让他们之前千方百计阻止热河和京城联系的意图前功尽弃,等于白玩。也就说,肃顺等人亲手为慈禧太后创造了发动政变的理由,亲手将那把鬼头刀架在了自己的脖子上! 慈安太后 结果我们都很清楚了,在肃顺等人的「 ”倍加努力”下,终于让自己得到了应有的下场,回到北京的慈禧太后立即下令清除「 ”顾命八大臣”,肃顺也是得到了最为严厉的处罚。咸丰十一年九月三十日,刚刚在两个妾室怀中睡下的肃顺被拉出被窝,押送至宗人府入狱。十月初六,两宫太后用自己手中的印章下令,将肃顺斩立决,两人自尽,四人革职,一人流放。「 ”八大顾命大臣”制度彻底瓦解! 你认为肃顺等人败于慈禧太后的根本原因何在? 你如何看待慈禧太后发动的「 ”辛酉政变”? 欢迎关注评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