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

举出具体的例子说明日常生活中影响自己心理健康的因素,列举十种,比如说,天气不好引起的心情烦躁等等。。。。

一、生理因素

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生理因素主要包括遗传和疾病。

(1)遗传

遗传只是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个体是否表现出心理障碍或心理异常,关键还是在于后天环境作用。在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遗传因素所决定的不良倾向还可以得到预防和纠正。

(2)疾病

除了遗传因素之外,病毒干扰、大脑外伤、化学中毒、严重躯体疾病等都有可能会造成心理障碍甚至精神失常。

二、家庭因素

家庭结构、教育方式、家庭环境都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

三、学校教育

俗话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学校是孩子的第二家庭”。学校的系统教育对孩子社会行为塑造是其他机构无法代替的。

四、社会因素

孟母三迁的故事从小就耳熟能详。可见环境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是起直达关键的。接触过什么人学什么话,这是孩子白纸作画的成果。

除了以上因素之外,个体某方面的因素如外貌、能力、习惯等也会影响自我的心理健康状况。人格特征是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的品质,同样一种生活挫折,对不同个性的人,其影响完全不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09
(一)生物因素
1.遗传因素
人的心理主要是在后天环境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然而,人的心理发展与遗传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统计调查及临床观察,许多精神疾病的发病原因确实具有血缘关系。同时,遗传上的易感性在一些人身上也是存在的,以遗传素质为基础的神经类型及各个年龄阶段所表现的身体特征也影响着人的心理活动。
2.病毒感染与躯体疾病
由病菌、病毒(例如脑梅毒、斑疹伤寒、流行性脑炎)等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的传染病会损害人的神经组织结构,导致器质性心理障碍或精神失常。这一点对儿童影响尤为严重,是造成智力迟滞或痴呆的重要原因。
3.脑外伤及其他因素
脑外伤或化学中毒,以及某些严重的躯体疾病、机能障碍等,也是造成心理障碍与精神失常的原因。
(二)社会因素
1.生活环境因素
生活中的物质条件恶劣,生活习惯不当如摄取烟、酒、食物的过量等,都会影响和损害身心健康。其次,不良的工作环境、劳动时间过长、工作不胜任、工作单调以及居住条件、经济收入差等,都会使人产生焦虑、烦躁、愤怒、失望等紧张心理状态从而影响人的心理健康。此外,生活环境的巨大变迁也会使个体产生心理应激,由此带来心理的不适。
2.重大生活事件与突变因素
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变化尤其是一些突然变化的事件,常常是导致心理失常或精神疾病的原因,比如家人死亡、失恋、离婚、天灾、疾病等。由于个体每经历一次生活事件,都会给其带来压力,都要付出精力去调整、适应,因此,如果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不幸事件太多或事件较严重、突然,个体的身心健康就很容易受到影响。
3.文化教育因素
教育因素包含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对个人心理发展而言,早期教育和家庭环境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表明,个体早期环境如果单调、贫乏,其心理发展将会受到阻碍,并会抑制其潜能的发展,而受到良好照顾,接受丰富刺激的个体则可能在成年后成为佼佼者。另外,儿童与父母的关系,父母的教养态度、方式,家庭的类型等也会对个体以后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早期与父母建立和保持良好关系,得到充分父母爱,受到支持、鼓励的儿童,容易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并对成年后的人格良好发展、人际交往、社会适应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举例有:
食欲。三餐是否规律,健康
情绪。是否遇到高兴或快乐的事
情感。和周围朋友亲人相处是否和谐,友情、亲情、爱情
生活事件。是否遇到突发事件,比如家人死亡、失恋、离婚、天灾、疾病等
经济。如物质条件是否恶劣,是否存在经济问题
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否和谐
生理因素。如女性生理期,更年期等
第2个回答  2022-05-28
哪些因素可以影响你的心理健康?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心理健康受个体差异的影响。在心理学研究中,对于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心理变量有大量研究,例如个体的应对方式、人格特征等。与此同时,研究也已证明许多心理疾患,都存在遗传因素的作用。
除了个体因素外,人的心理健康还会受到周围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2019年《国民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了国民心理健康的六个影响因素,这里做简要介绍,希望能开阔你的视野,提高你对心理健康的认识。

01自然环境
人生活在地球上,离不开阳光、空气等自然资源。自然环境对于人们的心理健康,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研究发现,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对心理健康有积极作用,可以降低压力的风险,精神病、抑郁症、焦虑和其他情绪障碍的发生率也相对更低。
例如,抑郁的发生与光照和季节有联系。“冬季抑郁症”主要是由日照缺乏引发,在光照少的秋冬季节抑郁症状反复发作,而在春夏季节症状缓解。
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研究一致显示,居住在绿化更好的区域的城市居民,感受到的压力更低、心理健康水平更高,幸福感也更强。
02社会环境
1、社会经济
社会经济对人们心理健康的影响,最明显的是在经济衰退或金融危机发生时,这些时期人们抑郁的发生率显著升高。
经济衰退对于就业有着直接、强烈且持久的负面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而受到影响,压力增大,造成更多的抑郁情绪,甚至可能导致更高的自杀率。
2、文化习俗
文化习俗塑造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其中关于情绪表达以及对待心理问题的态度,对于心理健康有比较直接的影响。
3、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对社会公众的心理影响非常巨大。媒体的报道方式,常常牵动着社会大众的情绪,报道人的观点也常常左右着民意的走向。
例如,在媒体中特别是广告中对于女性形象苗条身材的推崇,导致女性更容易对自己的身材感到不满,而对自己身材不满意的女性更易出现低自尊、抑郁、焦虑、进食障碍等问题。

03受教育水平
无论国内或国外的研究,均发现心理健康水平与社会经济地位呈正相关。社会经济地位包括受教育水平、收入水平和职业,分别代表着不同的资源。
拥有较高的受教育水平,往往意味着能够更好地理解信息、分析信息以解决问题,因此对心理健康有积极的作用。
调查研究发现,学历越高的人,心理健康水平越高;父母的学历越高,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平均来说也越高。
04工作环境
工作带来的心理收益,也是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研究发现,工作实际上为人们提供了获得自尊、效能感和自我整合的机会。
人们付出努力是期望回报的,当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回报甚微时,比如得到的薪水、晋升或心理上的价值感都不令人满意时,就会成为引发心理健康问题的极大风险。
05家庭环境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每个人成长的起点,家庭对于人们心理健康的影响是重大而深远的。
1、家庭经济状况
研究表明,家庭经济上的问题,如缺少财产、工资收入低,都与一些常见的心理障碍如抑郁、焦虑有关。
2、家庭结构
完整幸福的家庭,对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好的维护作用。而家庭不完整,往往是造成家庭成员心理不健康的重要因素。
3、家庭关系
婚姻关系是最重要的亲密人际关系之一,也是形成家庭的基础。国内外的研究均表明,已婚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未婚群体。
婚姻关系质量不仅对夫妻双方本身的心理健康有影响,也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父母之间不良的婚姻质量,会对养育行为造成负面影响,进而导致孩子更多的行为问题。

06健康生活方式
身体和心理的关系密切,身体或生理的问题可能会导致心理问题,影响心理健康;而心理问题也会引发和促成某些生理问题、疾病或躯体的反应。
1、睡眠
睡眠与心理健康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人们在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时,往往会影响睡眠,而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又会让人们感到疲倦、精力不足,情绪更糟。
睡眠问题与情绪问题之间的关联,存在大量的实证证据。睡眠过多或过少是抑郁症的重要症状之一,而睡眠问题可能是抑郁症的前兆症状。
2、休闲运动
休闲不仅可消除身体上的疲劳,也可让人们获得精神上的慰藉和满足。研究发现,休闲时间过少(每周平均少于两小时),可能导致心理健康水平偏低。
体育运动不仅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也影响着心理健康。即使是单次的体育运动也能显著改善焦虑、抑郁、愤怒等不良情绪,而规律性地坚持体育锻炼,更能够有效预防和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3、生理疾病
健康生活方式对身心健康都具有保护作用。当身体患疾病,特别是一些严重威胁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的疾病时,心理健康往往面临进一步挑战。
研究表明在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中,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哮喘、关节炎、溃疡、心脏病、慢性疼痛的病人,抑郁和焦虑问题要高于一般人群,同时出现两种以上心理问题的可能性也更大。

心理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动态系统问题,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也是复杂多样的,是社会因素、家庭因素等多种因素互相作用于人体的结果。
这篇文章虽然读起来枯燥,但是可以开阔你的视野,让你对心理健康有更全面的认识。这样你可以从多个方面着手,提高自己的健康水平。
第3个回答  2022-06-10
如需了解星座相关知识,推荐使用测测心理师。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如下几种:【了解更多星座心理内容】

1、环境变迁: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所处的环境的巨大变迁会使个体产生心理应激。
2、自我认知:大多数人对自我的评价也在逐渐的发生转变。这些不仅表现在学习成绩、生活起居上,还表现在知识面、社会经验、人际交往以及个体综合能力等方面。
3、心理冲突:心理冲突是指个体在有目的的行为活动中,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反或相互排斥的动机时所产生的一种矛盾心理状态。
4、生活事件: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的变动,生活事件不仅是测量应激的一种方法,也是一项预测身体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5、家庭环境:家庭的影响主要包括家庭的情绪氛围、父母的教养态度及家庭结构、家庭经济状况四个方面。家庭是人生的奠基石,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学生的成长与成才的影响是长久而深远。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心理的相关信息,推荐使用测测app。测测的心理师通过定期开展主题课程、帮助新手咨询师同步进行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会定期开展在线主题讲座,同时实时答疑,可以帮助心理师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平台的定制化推送等功能,还可以帮助心理师获得更多曝光,积攒更多咨询经验。
第4个回答  2022-06-07

影响心理因素包括生物学、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等方面。它们受遗传因白影响,个人的智力、气质、智力会出现发育迟缓或者痴呆。有躯体疾病者,常到现出敏感、暴躁、易怒、情绪冲动、自制力减弱,还出导致抑郁症。

(1)生物学因素 

包括年龄、性别、遗传、胎儿期的发育情况、躯体疾病和成瘾物质等。有精神疾病家族史的人容易患精神疾病。心理疾病和躯体疾病相互影响,心理疾病会加重躯体疾病,躯体疾病也会增加患心理疾病的危险性。

(2)心理因素 

包括人的个性特征、对事物的看法、应对方式和情绪特点等。心理负担过重、对各种生活事件的心理反应大,都可能诱发心理问题和疾病。

(3)社会因素 

包括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重大事件、意外事件和不良事件,以及家庭和社会的影响、文化、环境等。天灾人祸、亲人亡故、工作或学业受挫、婚姻危机、失恋等重大生活事件都有可能诱发心理问题和疾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