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学家都有哪些?

如题所述

黄鸣龙(1898~1979),有机化学家。江苏扬州人。1917年毕业于江苏省扬州中学,1918年毕业于浙江医院专科学校。1924年获德国柏林大学化学博士学位。1925年回国后,任浙江医药专科学校教授兼主任。

1934~1940年先后在德国符兹堡大学、德国先灵药厂研究院、英国伦敦大学做访问教授。1940年回国,任中央研究院研究员、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5~1952年,先后任美国哈佛大学访问教授、默克药厂研究员。

1952年回国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科学院化学系主任、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数学物理化学部委员、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三、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38年开始从事甾体化学的研究。首次发现甾体中的双烯酮反应,用于生产女性激素。发现变质山道年的4个异构体在酸碱中可以成圈转变,由此推断出山道年及4个变质山道年的相对构型。

1945年在美国从事凯西纳—华尔夫还原法的研究中取得突破性成果。国际上称之为黄鸣龙还原法。他还领导了用七步法合成可的松的研究,并协助工业部门投入了生产。领导研制了甲地孕酮等计划生育药物,为建立甾体药物工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关于甾体合成和甾体反应的研究,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发表论文100余篇。

在有机化学史上迄今唯一一个用中国人名字命名的反应:黄鸣龙还原反应,更让世人改变了对中国的看法。

黄鸣龙还原法的基础是狼凯惜纳还原法,黄鸣龙在其反应条件上进行了改良,先将醛、酮、氢氧化钠、肼的水溶液和一个高沸点的水溶性溶剂(如二甘醇、三甘醇)一起加热,使醛、酮变成腙,再蒸出过量的水和未反应的肼,待达到腙的分解温度(约200℃)时继续回流3~4个小时至反应完成,这样可以不使用狼凯惜纳法中的无水肼,反应可在常压下进行,而且缩短反应时间,提高反应产率(可达90%)。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