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性格及行为举止大部分是由基因所决定的吗?

人的性格及行为举止大部分是由基因所决定的吗?

我们知道,每个人大都有不同的性格及行为特点,比如有的人天性善良,有的人冷酷无情,有的人憎爱分明疾恶如仇(如本人),有的人却不知仇滋味,还有的人天生就好奇心特强,遇事喜欢刨根问底(如本人),等等。这些不同的性格及行为特点,究竟是受后天周围环境影响而形成的,还是大部分已经由基因所决定的了?本人对此问题很感兴趣,欢迎大家发表自己的高见!
我觉得题目是不是应改成“人的品性及行为举止大部分是由基因所决定的吗?”更为贴切一些呢?

我也曾对这一问题进行过深入的思考~以下是我个人的见解~
基因可以决定一部分性格因素~如好奇心强弱~耐性高低~内向~外向~善良~残忍
但也会受到后天环境影响~但不会迷失本性~比如环境不允许你好奇~那只会不断抑制你的好奇心~直到爆发或灭亡~再比如耐性低的人必须进行高耐性的工作~也可能会成功~但一定很纠结~善良的人面对生活可以拿起屠刀~人性是复杂的~这就是古人讲的知人知面不知心~但泰山易改本性难移~是否迷失~只有自己知道~古人成不我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7-04
有些人天生安静,一辈子安静,但是老的时候经过有些事情后直到死都会极其的暴躁。

那基因决定要他安静还是暴躁?

我个人见解是人的性格的方向决定于基因,比如,一个非常小的小孩是喜欢文艺学习还是运动玩耍。

但是性格的形成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是后天的影响,比如一个爱玩的初三或高三孩子经过母亲的泪水,突然之间便的会去主动学习,有的当然是应付,有的就是一辈子这样坚持下来的也是有的。

再比如少年丧亲,孩子的行为 言谈变化最大。

这便是我的个人理解。
第2个回答  2010-07-08
【俄罗斯星火周刊6月14日一期文章】题:道德的基因密码(作者 叶莲娜•库德里亚夫采娃)

社会瞬息万变,道德标准也在不停变迁。不久前还是善良者备受推崇,如今自私自利、藐视传统道德准则者却得到追捧。

不过,大可不必因此而担忧人类的未来。基因学家带来了福音:他们发现了决定善良、慷慨、自我牺牲等美好品质的基因。如此看来,一向被视为人文概念的道德,将越界医学领域,能够通过化学和基因工程加以重塑。

俄罗斯科学院古生物病理研究所首席研究员亚历山大•马尔科夫是生物进化学领域的权威。他说,通过单细胞生物来解读道德出现的原理其实最为简单,因为它不涉及高等生物受到的社会及文化影响,体现的是纯粹的基因选择方面的生物进化过程。其实,利他主义者和自私者早在微生物阶段就出现了。在“利他”微生物的基因组中可以发现感染病毒就自杀的机制。以肠杆菌为例,它会因为不想传染同胞而自杀。但自私微生物的行为则完全两样,它们为所欲为,不惜祸害整个群体,对大家的未来漠不关心。显然,利他菌群的进化会更快。那么为何小至生物,大到国家,完全不像是绝对善良和正义的王国呢?

马尔科夫解释道,问题在于只要出现利他者菌群,就会出现各类骗子、寄人篱下的食客和不劳而获者,来破坏菌群的联盟。这是进化的规律所在,即利他者越多,利己主义者就越划算。

自私是基因突变的偶然产物。有时,在一个“善良”菌群中会出现一两个基因“错误者”,这个变形者不会花力气来维持自我牺牲机制,而是专注于更“愉快”的事情,即繁衍。进化的历史也就是利他者通过种种努力保护自己免遭自私者和不劳而获者暗算的过程。

多细胞生物的出现是利他主义进化的胜利。因为在多细胞生物中,大多数细胞都是利他的,准备为共同福祉而放弃自身繁殖。

“良心”的进化

美国和瑞典的研究人员找来782对双胞胎,以研究究竟有多少道德品质是基因遗传决定的。通过对拥有相同基因的同卵双胞胎和仅有一半基因相似的异卵双胞胎进行测试,再经过繁琐统计,他们得出结论:20%的品德是由基因决定的。

而这20%大概就是目前被称为“良心”的东西,即与生俱来的辨别善恶的能力。基因学家认为,这同样是进化的产物。人类的祖先们很早就意识到群居生活的优势,但这种居住形式也意味着个人需要付出一定程度的牺牲。于是,他们开始将执着于个人得失的人赶出族群。

古人类学家认为,类人猿身体进化的同时也伴以文化意识的进化。例如,要学习和消化众多知识,大脑需要有足够的体积。然而,这给幼童的出生带来了困难,毕竟产道很窄。最终,自然界不得不做出妥协:首先,与猿猴不同,婴儿的大脑是不成熟的,只能在幼年不断发展;另一方面,大骨盆女子成为抢手货。不过,这种妥协也带来了新的烦恼,大骨盆女子跑得会比男性慢,因此,生存下来的只有那些关心母子、为他们提供饮食和保护的团体。最终,这一人类繁衍过程中的文化优胜劣汰令一些“道德优点”开始在社会中占据上风。不过,自私的品质同样在进化之中,人类干预道德之路因而变得没有尽头。

“忠诚”的秘密

将某种道德品质与具体的基因联系起来,这并非易事。就如同将完全相同的两根草找出来一样。不过,以色利学者发现,AVPR1a基因的某一段与忠诚有关。说起来,这还要归功于他们的好奇心。他们发现,美国有两种田鼠,基因基本一致,但其中一种的雄性一旦与雌性相识,就会爱对方终身不渝,与后者共筑爱巢、繁衍后代。但另一种完全相反,他们在交欢之后迅速遁形,将照看家业、养育孩子的重任都丢给雌性。

经过对上述两种田鼠的基因研究,学者们发现,两种田鼠的这一道德差异源于控制血管加压素接收器的基因。对感情非常专一的田鼠,这段基因较长,而那些堪称情场浪子的田鼠,这段基因就要相对短一些。科学家们欣喜若狂,毕竟人类与田鼠的基因构成非常相似。果然,这种区别在人类身上也有显现。这段基因较短的人,虽然频频谈情说爱,但却不愿结婚,婚姻带给他们的幸福感也不强,其同情心和忠诚度都很低。

要改造见异思迁的田鼠并不难:往其大脑中注射一种人造病毒,通过神经元来改变基因,就能将花花公子变成了忠诚伴侣。

马尔科夫指出:“不久后,生物学家乃至整个社会都将面临此类道德选择。但基因决定的只是倾向性,而非对行为的具体指令。文化氛围及社会思维导向可能会将基因对道德的原有影响力完全推翻。就像在纽约,由于政府采取了严格的惩戒体制,其犯罪率迅速下降,但这并不意味着纽约人的基因在此期间发生了变化。”

道德的修正

2007年,居住在意大利的阿尔及利亚籍穆斯林男子阿卜杜勒•马利克•巴尤因为邻居亵渎自己的宗教信仰,一怒之下将后者杀死,被判处9年半监禁。入狱两年后,他提出上诉,证明自己的MAO基因(单胺氧化酶A基因)发生了变异,在焦虑时容易表现出极强的攻击性。法官对他的意见表示尊重,决定为他减刑1年。

MAO基因管理的是主导个人行为的血清素的含量。基因学家最初是在老鼠身上发现该基因的变异可能导致侵略性的。不久前,美国研究者对该国监狱中的2500多名囚犯进行了测试,发现几乎所有暴力犯罪者的MAO基因都与常人迥异。

但伦敦大学的基因学家斯蒂夫•琼斯对意大利法官的手下留情嗤之以鼻:“几乎90%的杀人犯都拥有Y染色体,即他们都是男人。难道男杀手都该减刑吗?”

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的马克格拉夫教授认为,在基因与性格关系方面的重大发现有助于找到那些具有明显犯罪倾向的人,在他们犯下罪行之前就给予社会辅导。不过,他的意见遭到了该委员会的否决。

目前,改变人类道德的基因工程仍然停留在用老鼠作试验的阶段。不久前,科学家们做了一组有趣的试验。他们将“忠诚”基因AVPR1a控制的激素滴入志愿者鼻孔中,奇迹发生了,在后叶催产素的作用下,这些男人通过面部表情来理解、感受对方内心的能力竟然普遍有所提高,他们变得更加通情达理、更信任对方,有时甚至达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在试验中,有些志愿者竟然对曾经若干次欺骗过自己的人继续信任。

上述结果令人振奋。我们可以将后叶催产素喷洒到那些相对封闭的群体内部,如监狱中,因为在此类地方,人们通常都处于经常性焦虑状态。

但俄罗斯驻欧洲委员会生物伦理学代表,俄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人类综合问题研究室主任尤金对上述想法忧心忡忡:“虽然我们或许是出于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去校正那些狂躁者的基因,但这很难适时而止。德国法西斯的惨烈教训就是明证。因此,任何类似的试验都应当坚决制止,它可能改变人类个性的核心。”
第3个回答  2010-07-15
是遗传基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至于究竟哪个因素占得比例大,没有定论,应该因人而异吧
第4个回答  2010-07-03
这个问题又陷入了基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的争论中了。。。

我个人持环境决定论,当然还是要有一定的生理支持的,比如你很难让你的21三体综合征的人有极高的智商,这个时候基因限制了个体在环境中的成长。无论是华生还是斯金纳都认为丰富的外界环境可以刺激儿童的发育,用现在的观点来看,就是新异刺激有利于神经元的联系更为复杂,而这一切都会反应在个体的行为的差异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