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祸现场的急救知识是什么?

如题所述

‍‍车祸现场的急救知识,我们在工作中发现,不少群众由于缺乏急救医疗知识,面对事故中受伤人员时,有的束手无策,有的在抢救过程中反而加重了受伤人员的伤情。因此,当前普及急救医疗知识至关重要。

统计资料表明,在我国车祸所致的重伤员中,约有2/3因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助而在伤后30分钟内死于现场或运输途中。交通事故后对创伤人员的现场急救,对于抢救伤者生命、提高伤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伤者的致残率、减轻伤者的家庭负担及社会负担、缓解社会矛盾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我们在工作中发现,不少群众由于缺乏急救医疗知识,面对事故中受伤人员时,有的束手无策,有的在抢救过程中反而加重了受伤人员的伤情。因此,当前普及急救医疗知识至关重要。

对交通事故受伤人员的现场急救是急救的第一步骤,急救措施采取得越快越好。抢救人员在对受伤者伤情进行初步判定后,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等措施。

措施一:止血

止血是现场急救者首先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术。在这里首先来了解一下各类血管的出血特征。

1毛细血管出血

这种情况下出血缓慢,出血量少。如擦破伤,一般会由于血液凝固而自然地止血。

2.动脉出血

特别是较大的动脉,血流猛急,呈喷射状。

3.静脉出血

一般是将受伤静脉的远心端压住而止血。动脉出血或静脉出血经过止血处理后,尽快送医院进行治疗。

根据伤者的出血状况判断出血情况后,就要根据情况采取具体的止血方法,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

方法一:指压止血法

指压止血法是动脉出血最迅速的一种临时止血法,是用手指或手掌在伤部上端用力将动脉压瘪于骨骼上,阻断血液通过,以便立即止住出血,但仅限于身体较表浅的部位、易于压迫的动脉。 包括以下几种

1.肱动脉压迫止血法

此法适用于手、前臂和上臂下部的出血。止血方法是用拇指或其余四指在上臂内侧动脉搏动处,将动脉压向肱骨,达到止血的目的。

2.股动脉压迫止血法

此法适用于下肢出血。止血方法是在腹股沟(大腿根部)中点偏内,动脉跳动处,用两手拇指重迭压迫股动脉于股骨上,制止出血。

3.头部压迫止血法

压迫耳前的颈浅动脉,适用于头顶前部出血。面部出血时,压迫下颌骨角前下凹内的颌动脉。头面部较大的出血时,压迫颈部气管两侧的颈动脉,但不能同时压迫两侧。

4.手部压迫止血法

如手掌出血时,压迫桡动脉和尺动脉。手指出血时,压迫出血手指的两侧指动脉。

5.足部压迫止血法

足部出血时,压迫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

方法二:加垫屈肢止血法

加垫屈肢止血法是适用于四肢非骨折性创伤的动脉出血的临时止血措施。当前臂或小腿出血时,可于肘窝或国窝内放纱布、棉花、毛巾作垫,屈曲关节,用绷带将肢体紧紧地缚于屈曲的位置。

方法三:止血带止血法

止血带止血法,主要是用橡皮管或胶管止血带将血管压瘪而达到止血的目的。这种止血方法较牢固、可靠,但只能用于四肢动脉大出血。

1.止血带结扎法

橡皮止血带使用方法:左手拿橡皮带、后头约16cm要留下;右手拉紧环体扎,前头交左手,中食两指挟,顺着肢体往下拉,前头环中插,保证不松垮。如遇到四肢大出血,需要止血带止血,而现场又无橡胶止血带时,可在现场就地取材,如布止血带、线绳或麻绳等。用布止血带止血时,放平入环,拉紧固定。用线绳或麻绳止血时,可绞紧固定。

2.使用止血带时应注意的问题

(1)止血带应放在伤口的近心端。上臂和大腿都应绷在上1/3的部位。上臂的中1/3禁止上止血带,以免压迫神经而引起上肢麻痹。

(2)上止血带前,先要用毛巾或其他布片、棉絮作垫,止血带不要直接扎在皮肤上;紧急时,可将裤脚或袖口卷起,止血带扎在其上。

(3)要扎得松紧合适,过紧易损伤神经,过松则不能达到止血的目的。一般以不能摸到远端动脉搏动或出血停止为度。

(4)结扎时间过久,可引起肢体缺血坏死。因此要每隔1h(上肢或下肢)放松2~3min;放松期间,应用指压法暂时止血。寒冷季节时应每隔30min放松一次。结扎部位超过2h者,应更换比原来较高位置结扎。

(5)要有上止血带的标志,注明上止血带的时间和部位。用止血带止血的伤员应尽快送医院处置,防止出血处远端的肢体因缺血而导致坏死。

措施二:包扎

包扎的主要目的是简易止血、保护伤口和固定。使用的材料主要有绷带、三角带等,如无上述物品,可以用清洁的毛巾、围巾、衣物替代,包扎时力量以达到止血目的为准。包扎过程中,如发现伤口有骨折端外露,切忌将骨折端还纳,否则可导致深层感染。腹壁伤致肠管外露时,应使用清洁的碗等物扣住外露肠管,达到保护目的,严禁将流出的肠管还纳。

措施三:固定

骨折时局部疼痛,活动时疼痛剧烈,并有明显肿胀或畸形、功能障碍。在进行止血与包扎后要进行骨折固定;固定时,应在骨突处用棉花或布片等柔软物品垫好,以免造成局部组织损伤。固定骨折的绷带松紧应适度,并露出手指或脚趾尖,以便观察血液流通情况。骨折急救应注意:

1、骨折时,由于局部有内出血而不断肿胀,所以不应固定过紧,不然会压迫血管引起局部组织坏死;

2、骨折伴有休克,也要同时进行抢救;

3、对于大、小腿和脊椎骨折,一般应就地固定,不要随便移动患者;

4、固定要稳妥牢固,要固定骨折的两端和上下两个关节;

5、上肢固定时,肢体要弯曲,绑成曲肘状。下肢固定时,肢体要伸直;

6、包扎固定过紧也会引起神经麻痹,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7、衣服有所妨碍时,不要脱掉,直接用剪刀剪开。

措施四:转运

转运转运是现场急救的最后一个环节。及时正确的转运可挽救伤者生命,不正确的转运可导致前功尽弃。

昏迷伤者的转运,最为重要的是保持伤者的呼吸道通畅,伤者应侧卧,要随时观察伤者,一旦出现呕吐,应及时清除呕吐物,防止误吸。

对于有脊柱伤或怀疑有脊柱伤者,搬动必须平稳,防止出现脊柱弯曲,严禁背、抱或二人抬。

对于颈椎受伤者,必须固定其头部。

对于使用止血带的伤者,应及时松开止血带,再重新固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13
‍‍止血:1,当伤者四肢出现大出血的情况,可以把受伤的肢体高高抬起以减少流血量,还可以通过指压止血法,用手紧紧地按住肢体近心端的大动脉处,以减少出血量,避免伤者因为流血过多而休克,指压止血法只能起到暂时止血的作用,要进一步止血,还需要一根止血带,来把流血的大动脉牢牢拴住。
2,当发现伤者口耳鼻出现流血时千万不要去堵塞,此时应让淤积的血液自然流出,一旦堵住流血处,会导致颅腔内部血液淤积,严重者会有生命危险。 3,当头部,胸腹,四肢等部位扎入尖锐物体时,切忌拔出尖锐物体,一旦拔出会加速伤口的流血,反而会加重伤者伤势,也不要用水清洗扎入尖锐物体的创口,否则会让创口周围的细菌容易清水流入从而增加感染机率。
若是紧急情况,可以用折叠起来的硬纸团,矿泉水瓶等,迅速做出环状保护套,环状保护套的边框,一定要高于露在皮肤外面的尖锐物,当尖锐物体被包裹之后,可以用毛巾、方巾或其它物品紧紧固定住保护套,防止扎进身体的尖锐物体来回移动。
车祸现场急救常识
包扎:可以用毛巾、方巾或其它物品暂时替代止血带,切莫使用没有弹性的,带子过细物品进行包扎,另外包扎方式很重要,不要系死结,也不要包扎过紧,这样会让深深地陷入皮肤里,会给后面的医护人员的拆解带来很大的麻烦,最好将不易折断的木棒橡皮管等物品插入打结处系紧,转动木棒直至止血再用其他布条将木棒固定,再在止血带上写上捆绑时间,如果长时间没有解开,会导致肢体供血不足,造成受伤的肢体缺血性坏死,最终会让伤者有截肢的危险,每隔30分钟松开一次放松一下后再系紧。
车祸现场急救常识
固定:骨折固定时切莫使用凹凸不平的夹板,这样不仅会让伤者感觉不舒服,还有可能咯到骨骼断裂处给受伤的肢体造成二次伤害。
1,在上夹板的时候,不仅要选择平滑的夹板,而且还需在里面垫上一些柔软物品,夹板的长度一定要超过受伤肢体两个关节,如果夹板太短,则很容易会松动脱落,起不到任何固定效果。当给骨折的肢体固定好之后,一定要让伤员活动手指或脚趾,由此判断固定的松紧程度,避免因为系得太紧而造成供血不足肢
2, 如果是手臂骨折,在用夹板固定好之后,还需要进一步悬吊固定,防止手臂来回移动,以便更好地保护受伤肢体,如果现场找不到用悬吊固定的物品,若伤者的衣服是拉链或钮扣的,可以打开一半,然后将伤者受伤的手臂放进去,这样可以起到临时固定的作用。
3, 如果是腿部发生骨折,夹板的长度同样要超过肢体的两个关节,并且要在受伤腿部内外两侧各捆绑一个夹板,这样,才能最有效地进行固定,松紧程度大约是能放进一只手指为准。
车祸现场急救常识
搬运:首先确定伤者是否还有意识、呼吸脉搏、受伤部位,再确定救援方案,是搬运伤者之前的第一要务。
1,如果伤者晕迷,且不了解伤者的具体伤情的情况下,不能随意搬动,因为那会很容易给伤者带来二次伤害。
2,当判断伤者清醒,没有骨折、伤势不重,能自己行走的情况下,可以让伤者一侧上肢绕过救护者的颈部,救护者用手抓住伤者的手,另一只手绕到伤者的背后,搀扶行走,若是年幼伤者,体轻且没有骨折,伤势不重的,可用抱持法将其快速搬运。
3,搬动伤者的过程中一定不要触动伤者受伤的肢体,在移动骨折伤者之前,可以通过伤者的疼痛感,来判断他的颈椎和腰椎是否受伤,一旦伤者意识清醒,但失去知觉,很有可能是颈椎腰椎受伤,此时切忌搬运伤者。当把伤者搬出车外后,在等待医护人员到来之前,尽量让伤者保持最舒适的姿势,减轻伤痛。‍‍
第2个回答  2018-01-13
‍‍ 1.向旁人请求支援。无法自行处理时,一定要向旁人求救。及时联络救护。另外无论多大的车祸都需要报警。确保伤者安全。
  原则上尽量不要移动伤者。但若出事地点太危险,则找人帮忙,小心地将伤者搬移至安全场所。
  防止引发其他车祸。利用三角板警示标志提醒后方来车。
  2.车祸时可能引起各种程度不一的伤害。最重要的是要沉着应对。首先要检查的是意识及呼吸、脉搏的有无。千万不要扭曲伤者身体,因为车祸时常伤及颈部骨头及神经,扭曲伤者身体更是致命的动作。
  除了检视意识、呼吸、脉搏外,更重要的是检查有没有大出血。
  血液自伤口大量喷出的动脉性出血或滴滴嗒嗒大量流出的静脉性出血,都可能造成生命危险。
  此时需尽速进行止血。要用干净的手帕压住伤口,利用直接压迫法来防止大出血。大出血时很容易引起休克,所以必须施行休克救护。
  若为意识清醒、未有大出血的轻伤,只要在救护车抵达前,依伤势来进行救护即可。
  3.车祸时,无论伤势多么轻微,即使看来毫发无伤,也一定要接受医师诊治。
  车祸时若未接受医师仔细的诊治,可能引起令人意想不到的后遗症。到时不仅是受害者,在肇事者来说也可能带来金钱或精神上的损害。
  车祸现场急救措施
  1、现场组织:临时组织救护小组,统一指挥,避免慌乱,要立即扑灭烈火或排除发生火灾的一切诱因,如熄灭发动机、关闭电源、搬开易燃物品,同时派人向急救中心呼救。指派人员负责保护肇事现场,维持秩序。开展自救互救,做好检伤分类,以便及时救护。
  2、根据分类:分轻重缓急进行救护,对垂危病人及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对意识丧失者宜用手帕、手指清除伤员口鼻中泥土、呕吐物、假牙等,随后让伤员侧卧或俯卧。对出血者立即止血包扎。如发现开放性气胸,进行严密封闭包扎。伴呼吸困难张力性气胸,条件许可时,可在第二肋骨与锁骨中线交叉点行穿刺排气或放置引流管。骨折处进行固定。对呼吸困难、缺氧并有胸廓损伤、胸壁浮动(呼吸反常运动)者,应立即用衣物、棉垫等充填,并适当加压包扎,以限制浮动。
  3、正确搬运:不论在何种情况下,抢救人员特别要预防颈椎错位、脊髓损伤,须注意:
  (1)凡重伤员从车内搬动、移出前,首先应在草地放置颈托,或行颈部固定,以防颈椎错位,损伤脊髓,发生高位截瘫。一时无颈托,可用硬纸板、硬橡皮、厚的帆布,仿照颈托,剪成前后两片,用布条包扎固定。
  (2)对昏倒在坐椅上伤员,安放颈托后,可以将其颈及躯干一并固定在靠背上,然后拆卸座椅,与伤员一起搬出。
  (3)对抛离座位的危重、昏迷伤员,应原地上颈托,包扎伤口,再由数人按脊柱损伤的原则搬运伤员。动作要轻柔,腰臀部托住,搬运者用力要整齐一致,平放在木板或担架上。
‍‍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