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何把“一”读成“幺?

如题所述

全面把“1”读成“幺”的做法是军队发明的。“yi”的韵母“i”开口度太小,因而发音不够响亮。而战场上噪音是很大的,喊“yi”对通信兵的肺活量和扁桃体耐受能力要求太高。

这还罢了,无线电的另一边一旦没听清或者压根没听到,代价可就太大了。于是韵母'i'被全面替换。

汉语里'幺'指小的意思,而“幺”的韵母中的主要元音也是开口度最大的a,所以就干脆把'1'读做'幺'了。

其实除了“1”,另外一个读不响亮的数字“7”也由于类似的原因被改变发音。譬如在铁路、邮电、气象等业务中,人们常把“7”读成“guai”(拐)。从字形上看,阿拉伯数字的“7”很像个拐,而恰好“拐”的韵母中主要元音a开口度最大。

数字“0”被改成“洞”。除了上述“不响亮”的弊病外,也是为了照顾“n”、“l”傻傻分不清楚的来自南方的兵哥哥——毕竟,把0念成“ning”是有点儿太萌了……

而刚好,“0”长得很像个洞,“洞”韵母中的主要元音又刚好是开口度比较大的o……嗯,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

此外还有为了避免把“2”读成“爱”以及防止“b、p”不分的贴心替身“两”(2)和“怕”(8)。所以,在老兵同志看来,“幺两三四五六拐怕狗洞”才是“1234567890”的正确打开方式。

新中国成立后,数字的这种特殊念法从军用普及到民用,后来随着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普通话日益普及,很多数字还是按它本尊的念法来读,至于现在我们还保留了“幺”的说法,是因为“i”发音不明显、较难辨认的问题仍然存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