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乐镇的村名来历

如题所述

西村 行政隶属昌乐镇,位于镇境西部。1980年城区规划,因处县城西部,取名西村。
北关 行政隶属昌乐镇,因位于原县城北门外,故名北关。于明初建县城时定名北关。
南关 行政隶属昌乐镇,明初已形成村落。因位于县城南门外,故名南关。
车站 行政隶属昌乐镇,1902年昌乐建火车站后,站前形成村落,习称车站。1982年命名为车站。
东南村 行政隶属昌乐镇,1980年城区规划,因位于县城县城东南隅,取名东南村。
孤山庙 曾用名范家庄.吕家庄,行政隶属昌乐镇,位于镇境北部。元代已有村,名范家庄。明初,吕氏由河北枣强县迁入,改称吕家庄。后因村东建有孤山庙,故易名孤山庙。该村东南百米有小孤山庙村。
大北庄 行政隶属昌乐镇,位于镇境北部。元代已有村,孙氏世居。因位于县境最北端,取名大北庄。
石家庄 行政隶属昌乐镇,位于镇境北部。元代石姓立村,以姓取名石家庄。
黄埠 行政隶属昌乐镇,位于镇境北部。明已有村,因村后倚黄土埠,取名黄埠。
潘家辛 曾用名潘家新庄,行政隶属昌乐镇,位于镇境西北部。清光绪二十八年,潘姓由潍县潘家迁来立村,取名潘家新庄。后省写为潘家辛。
西崔 曾用名崔家庄,行政隶属昌乐镇,位于镇境西北部。明洪武二年,崔姓从寿光县崔家岭迁来立村,取名崔家庄。1958年,为避重名村,更名西崔。
马家庄 行政隶属昌乐镇,位于镇境西部,宋代已有此村,马氏祖居,名马家庄。
西徐 曾用名小徐家庄,行政隶属昌乐镇,位于镇境西部。明成化年间,赵氏自县城徙此立村,因邻徐家庄,取名小徐家庄。1958年,更名西徐。
东徐 曾用名徐家庄,行政隶属昌乐镇,位于镇境西部。明初,徐氏在此经营油坊,渐成村落,取名徐家庄。1958年更名东徐。
冯家庄 行政隶属昌乐镇,位于镇境西部。元代,冯姓自尖冢迁此立村,取名冯家庄。
北三里 曾用名三里庄,行政隶属昌乐镇,元代,此处有银里,三里,杏花村三村。清初三村合一,因距县城三里,统称三里庄。1958年更名北三里。
东风 曾用名懒鞭,行政隶属昌乐镇,位于镇境中部。明初,刘姓从河北枣强县懒鞭村迁来立村,以示不忘本,因其原籍村名懒鞭,后改为东风。
西管庄 曾用名管庄,行政隶属昌乐镇,位于镇境北部。宋元之际已有村,管氏世居,名管庄。清初,村落东扩,以沟为界,分为两村。本村居西,称西管庄。
东管庄 曾用名管庄,行政隶属昌乐镇,位于镇境北部。宋元时,管姓立村,名管庄。清初,村落东扩,以沟为界,分为两村。本村居东,称东管庄。
耿王 行政隶属昌乐镇,位于镇境中部。明中期,耿姓从懒鞭迁来立村,名耿家庄。明末,王姓从县城迁来,在耿家庄北建村,名王家庄。1958年,二村合一,易名耿王。
西尖庄 曾用名西尖冢,行政隶属昌乐镇,位于镇境东部。宋代,王氏立村,因村东有圆锥形土冢,取名尖冢。明初,东尖冢立村,本村改名西尖冢。民国初,因冢字不雅,改名西尖庄。
东尖庄 曾用名东尖冢,行政隶属昌乐镇,位于镇境东部。明初,张姓自河北枣强县迁来立村,因处尖冢东,取名东尖冢。民国初,以冢字不雅,改名东尖庄
邢家河 曾用名邢家庄,行政隶属昌乐镇,位于镇境东部。元初,邢姓自寿光县纪台迁来立村,名邢家庄。明初,因濒河,更名邢家河。
戴家庄 行政隶属昌乐镇,位于镇境西部。明初,戴姓从河北枣强县迁来立村,取名戴家庄。
砚家河 曾用名颜家河.阎家河,行政隶属昌乐镇,位于镇境西部。宋代,颜氏立村。清代称阎家河。民国时写作砚家河。
西田家庄 曾用名田家庄子,行政隶属昌乐镇,位于镇境中部。明崇祯间,田姓从乔官下坡迁来立村,取名田家庄子。1958年更名西田家庄。
高家河 行政隶属昌乐镇,位于镇境中部。明洪武年间,高姓自历城迁来小丹河西畔立村,以姓与地理位置取名高家河。
西店 行政隶属昌乐镇,位于镇境中部。明初,张氏迁来立村,因、处青州至潍坊驿道旁,设有客店,且在县城西,遂名西店。
玉皇庙 行政隶属昌乐镇,位于镇境中部。明末,刘姓自东风迁此定居,因村东有玉皇大帝庙,取名玉皇庙。
东田 曾用名田家庄,行政隶属昌乐镇,位于镇境中部。明万历年间,田姓由田老庄迁来定居,取名田家庄。1958年更名东田。
四图 行政隶属昌乐镇,位于镇境中部。宋元之际,图姓立村。立村人排行第四,故取名四图。
商家庄 行政隶属昌乐镇,位于镇境东部。明初,商氏立村,取名商家庄。后商氏绝裔,赵氏迁入,村名沿称。
曲家庄 行政隶属昌乐镇,位于镇境中部。宋元之际已有村,曲氏立取名曲家庄。
周家庄 行政隶属昌乐镇,位于镇境东部。明初,周姓自山西迁来立村,取名周家庄。
东肖 曾用名肖家庄.李家老庄,行政隶属昌乐镇,位于镇境东部。宋元之际已有村,李姓立名曰李家老庄。明宣德年间,肖氏自肖家流口迁来,改名肖家庄。1958年更名东肖。
田老庄 曾用名田家庄.田家老庄,行政隶属昌乐镇,位于镇境西南部。明洪武二年,田姓从阳信县迁来立村名曰田家庄。后称田家老庄。1981年更名田老庄。
申明亭 行政隶属昌乐镇,位于镇境西南部。明初,田姓从阳信县迁来立村,明洪武八年建申明亭,因村靠近申明亭,遂以亭取名。
五闫家庄 曾用名五闫王庄,行政隶属昌乐镇,位于镇境中部。清初,闫氏由县城迁来定居,有排行第五者,横行乡里,人称五闫王,遂名五闫王庄。民国时,改为五闫家庄。
南三里 曾用名秦家老庄.三里庄,行政隶属昌乐镇,位于镇境南部。元代至元五年,秦姓由宿县迁来立村,名秦家老庄。后因距县城三里,易名三里庄。1958年更名南三里。
南王 曾用名王家庄,行政隶属昌乐镇,位于镇境中部。清顺治间,王姓从南关迁此定居,名曰王家庄。1958年更名南王。
郭家庄 曾用名杨家围子,行政隶属昌乐镇,位于镇境中部。清初,郭姓从郭家迁来立村,取名郭家庄,清末,地券归杨姓,并在村周建围墙,称杨家围子。1951年复名郭家庄。
后东村 曾用名邢王村,行政隶属昌乐镇,位于镇境中部。明初,邢.王二姓立村,名曰邢王村。清初,田姓从田老庄迁入,因在故里之东,称东村。1958年扩为两村,本村居北,称后东村。
前东村 曾用名邢王村,行政隶属昌乐镇,位于镇境中部。明初,邢.王二姓立村,名曰邢王村。清初,田姓从田老庄迁入,因在故里之东,称东村。1958年扩为两村,本村居南,称前东村。
东山王 曾用名东山王家庄,行政隶属昌乐镇,位于镇境东南部。明初,王姓从登州旋子湾迁来定居,初名东山王家庄,后称东山王。
东山李 曾用名东山徐家庄.李家庄,行政隶属昌乐镇,位于镇境东南部。明已有村,名东山徐家庄。明中期,李姓迁入,改称李家庄。清代,改称东山李。
北流泉 曾用名北柳泉,行政隶属昌乐镇,位于镇境南部。明已有村,因处汉柳泉故城北而得名。后取源远流长之意,改称北流泉。
莲池 行政隶属昌乐镇,位于镇境南部。元已有村,名曰莲池。明初,刘氏迁入,村名沿称。
刘家桥 行政隶属昌乐镇,位于镇境南部。元已有村,刘姓由郭齐老庄迁此,并建桥一座,得名刘家桥。
吕家庄 行政隶属昌乐镇,位于镇境南部。明洪武二年,吕姓由河北枣强县迁来立村,取名吕家庄。
南流泉 曾用名南流泉,行政隶属昌乐镇,位于镇境南部。明初,刘氏由河北枣强县迁来立村。因临近汉柳泉故城,与北柳泉对应,称南柳泉。后取源远流长之意,改称南流泉。
吴家池子 行政隶属昌乐镇,位于镇境东南部。明已有村,吴氏世居。因村东北有一泓清泉,冬夏不竭,以此取名吴家池子。
南肖 曾用名肖家下坡.肖家庄,行政隶属昌乐镇,位于镇境东南部。明宣德年间,肖姓从肖家流口迁来立村,因处埠坡下,取名肖家下坡。后村址渐北移,易名肖家庄,又称城南肖。1958年更名南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