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来越多人不想过年?

如题所述

现在的人之所以越来越不想回家过年,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过年让人感到有很大心理压力
对于在外打拼的人来说,过年就意味着要回到老家,暂时离开目前工作的城市。然而这个过程,会给人一种阶段性小结的感觉,仿佛要将自己这一年的成果有个交代。要是你工作了一年,还是一如既往的没干出什么名堂,你就会感到有心理压力。因此,这些人也会讨厌过年这件事。
2、攀比心态在作怪
喜欢比较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通过比较,人们可以了解到自己在某个方面处于什么样的位置,能够帮助人们更好的认识当下的情况。并且,适度的比较,能够使人们了解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从而做出改变。因此,比较是具有适应性意义的,是人类更好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方式。
对于有的人来说,过年会参与各种亲戚聚餐、同学聚会等活动。这个时候,那些许久没见的熟人会相聚一堂。其中不乏爱炫耀、吹牛逼的人,他们会炫耀自己现在生活的多么富足,恨不得把所有人都比下去。你听到这些炫耀之后自然心里会不舒服,要是你是一个攀比心重的人的话,会在听到这些炫耀后产生强烈的“心理落差感”感觉很不舒服,甚至是反感,
3、受不了亲戚的各种“关心”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每到过年,拜访亲戚必不可少,大家一年没见了,关系自然比较生疏,找不到什么很好的话题。因此,嘘寒问暖便成了打发时间的好方式。如果你大学刚毕业,你会听到这样一些问题“工作找到了吗?待遇如何啊?你的工资是多少啊?
还有一个更具普适性的问题“你谈对象了吗?打算什么时候结婚啊?”这些问题往往都表达的比较直白,并且这些亲戚都是抱着一种好奇、听八卦的心态,很容易忽略了你的感受,让人反感!所以干脆不回家过年了,就在外面混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3-12
年是中国的人的精神寄托,也是中国人的感情交汇。回忆小时候过年的片段总有许多珍贵的记忆片段,心中泛起涟漪。 每个人都有熟悉的年的味道,但是每个人对过年的体会都多少有些不同,同一个人每次过年也会有不同心境,每次过年都像是对一个阶段的总结,更像是对一个家庭的盘点。
七大姑八大姨并不是话多,只是过年都不过问一下你的近况,亲情和团圆的气氛该如何体现呢?

圆桌前围坐,象征着团团圆圆。出生以来很多年都是如此。后来表哥出国读书,年饭就缺少了最亲密的小伙伴;再后来外公生病外地就医,那一年的春节是在上海的宾馆里度过;再后来兄弟姐妹纷纷结婚,每一年的春节圆桌前都会出现崭新的面孔;再后来外公离去,年夜饭就永远空了一个位子;再后来随着工作的繁忙,我自己居然成立年夜饭的缺席者;现在随着孩子的出生,新一代成为了年夜饭的主角,新的轮回继续上演。

近些年来,年夜饭常常选择在饭店解决,少了些期待的味道,少了些团圆的气息。总是觉得在家吃才更有滋味。
年夜饭并不是单单是一顿饭,而是一家人的期待。从前年夜饭的准备,总是提前一个礼拜就开始。早已放寒假的我,每天都跟不同的大人在去菜市场和家里路跑上很多遍,家里早已堆满各种各样的食材还是不够,全家人对过年的期待永远都不满足。

小时候,过年总是和下雪联系在一起。年三十总是白雪皑皑,记得有一年大年三十的早上和爸爸去买酒。一路上不知道摔了多少跤,穿着大棉裤,一点都不觉得疼,一路嬉嬉笑笑。

全家的亲戚都在一个城市,除夕的一天总是忙忙碌碌。
一顿饭得分上下半场,很多珍贵的时间都在路上。刚刚和这边的小朋友玩开,就得分开,真希望把两边的小朋友都聚在一起。有时候为了赶两顿饭,下午四点多久开始吃,一直吃到晚上八点,刚吃饱了肚子,新的好菜也不得不尝尝,年饱年饱,年的味道也许各家不同,但是饱饱的肚子的感觉总是一样。

春节晚会是过年的必修课。
虽然大家不断吐槽,但是倘若不看,就失去了过年的谈资。不论节目好坏,喜气洋洋的气氛都少不了,更何况春晚曾今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美好的记忆。卖拐,白云和黑土曾今让我笑得岔气,刘谦的魔术或者董卿的托,更成为大家争论的话题,春晚的歌曲要不是前一年红透半边天,就在下一年将要广为流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