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考试总考不好?

不知道为什么,我成绩还算过得去,年级20多名,但每次考试考下来还不如我平时做作业的正确率高,我觉得"我心态很好啊"~~每次做下来我反思,结果都要马虎掉10~30分.这是为什么?平时我都很少马虎的啊.

为上高中考大学做准备..
学习要安排一个简单可行的计划,
改善学习方法.同时也要适当参加学校的活动,全面发展.
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多听(听课),多记(记重要的范文,记重要的题型结构,记概念,记公式),多看(看书),多做(做作业),多问(不懂就问),多动手(做实验),多复习,多总结.用记课堂笔记的方法集中上课注意力.
英语多看重要课文,熟悉词汇及用法.
其他时间中,一定要保证学习时间,保证各科的学习质量,不能偏科.
每天要保证足够的睡眠(8小时),保证学习效率.
安排适当的自由时间用于与家人和朋友的交往及其他活动.
通过不懈的努力,使成绩一步一步的提高和稳固.对考试尽力,
考试时一定要心细,最后冲刺时,一定要平常心.考试结束后要认真总结,以便于以后更好的学习.
眼下:放下包袱,平时:努力学习.考前:认真备战,考试时:不言放弃,考后:平常心.切记!
成功永远来自于不懈的努力,成功永远属于勤奋的人.祝你成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1-07
第一:要自信。很多的科学研究都证明,人的潜力是很大的,但大多数人并没有有效地开发这种潜力,这其中,人的自信力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无论何时何地,你做任何事情,有了这种自信力,你就有了一种必胜的信念,而且能使你很快就摆脱失败的阴影。相反,一个人如果失掉了自信,那他就会一事无成,而且很容易陷入永远的自卑之中。
第二:考试关键是自己对学科的掌握情况。基础学科占60%,中档题主要考技能应用占25%,高档题占15%主要是综合能力、应用能力的考查,主要是区分高层学生。
考试不要太紧张.只要把分数看开点就可以了,否则不怀则太过于紧张的心情,是无法进行复习的.考试大家都紧张,其实不用害怕,考试所以不要紧张。详细分析存在的问题,做好查缺补漏的复习,做到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综合能力的培养,拓展自己的应用能力
祝你成功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5
1. 每天不要过分的熬夜(不要超过一点)
2. 上课时要认真听讲,全神贯注,力求把老师讲过的知识全都记住
3. 写作业时要认真,要用心对待。因为作业时为提高你自己而作的
4. 写作业时,万不能三心二意(如听mp3)
5. 每天把当天学过的知识复习一遍
6. 最重要的,考试之前,不仅要看书,还要把自己以前错过的题复习一遍,保证如果再出现这样的题时,你不会再出错
7. 考试前一定要养精蓄锐,不要熬夜

附加:给自己确立一个近期目标,朝这个目标不断努力

这是我的学习方法,我在学校里从没超过年级前十名,而且大型考试中,有一半的年级第一名都被我揽入怀中。如果你真的这么做的话,我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6-12-11
1.努力,加油,不放弃~~~
2.多花点时间和精力在自考上~~
3.第一遍看书要仔细,把所以考点和知识点都要看到~第二遍就可以着重看考点,当然其他的也要看(现在自考题目越来越偏了),第三遍你就会发现很容易就可以看一遍了~~~
4.要适当的作题~~~
5.要在考试前自己能把考点或是你认为的重点总结出来(这个很有用的,我们一般都会总结出一张纸来,在开考前几个小时看他就没问题了)
6.可以去听听串讲班,很有用的`~~~
好了, 我考了这么多年的经验就是这些了,我们一块加油啊~~~
现在的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既不考纯粹的理论体系(矛盾的普遍性),也不考纯粹的时事政治材料(矛盾的特殊性),而是考两者在特定指向下的结合,即围绕特定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运用基本理论知识分析具体的时事政治材料,重新构建知识体系。这就要求我们在专题复习中,遵循“特殊性———普遍性———特殊性”的认识发展规律,从具体材料入手,通过设问———分析———综合,得出一般性结论,再进行扩展和迁移,提出并解决新问题。在课堂教学模式上,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围绕社会热点问题开展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提问和质疑,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鼓励学生对现实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培养批判现实的勇气和能力,训练学生的知识迁移和重构能力。
考试的几个步骤:
1.审题,要先读2遍,再认真的理解.尤其是作文题的命题作文,要一个字一个字的审.如"我的课余生活":"我"必须是我身上的事."课余"必须是课余的事."生活",千万别写成我是怎么做作业的.
2.做题,下笔的时候一定要想好了,写错了毕业考试可是不让用涂改带的!划的乱七八糟也要扣卷面分.如果遇到不会做的题,就用铅笔做个记号,先做其它题,然后在来查有没有打过记号的.记住,交卷时一定要擦掉,否则回被误认为故意做记号!!!!!
3.检查,一定要一个字一个字的查,最后在整体来看.数学题先查竖式、脱失、应用题,这些题占分高,多验算验算!

另外,语文阅读题的主要内容概括,大多数文章的主要内容的都是:各段第一句+中心.如果不是,就需要你先概括各段,在连起来加上中心.

除此之外,平时上课课前预习(查资料),课后复习(做练习),课上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
实每个孩子都可以学习很好,本来就有很好的学习能力,只不过这种学习能力在以老师为主的被动学习过程中渐渐弱化了。我只不过点化一下,使他们恢复了那些能力而已。以前学习上存在问题有各种原因,但关键性因素只有一个,那就是被动学习。在被动式学习过程中习以为常地接受现成的知识,即使老师的某种知识传授到位了,一个没有真正置身知识探究过程的被动接受者也是不可能学习到位的。而当同学们变成一个主动的学习者后,就逐渐培养和发展起了自身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绩的提高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他们之所以在听过我的课后有可喜的效果,是因为我不是给他们一个现成的结果,而是把自己自学的探究过程再现给他们,他们从中找到了感悟和共鸣,也能够进入到那种自学状态中去。
之所以有些孩子对学习没兴趣,有的孩子一学就会、一考就错,关键在于他们的学习过程不对头。就像骑自行车,只要学过都能骑得很好。学习也是一样,只要给孩子们一个正确有效的方法,他们领悟到位,加以运用都会在学习上获得收效。
李牧老师的四维网络学习法包含一整套的指导自主学习的方法和程序。他教给孩子如何学习并全面地把握知识,指导他们如何通过主动探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把枯燥的知识学习过程变成充满乐趣的研究性过程,把原来对于学习的无奈感变成对学习的不断向往。

学生关键词:成绩与能力
张晖同学,动手能力很强,没有什么他玩不精的,但就是学习成绩上不去。听完讲座,成绩有了飞跃。老师评价说:这个孩子开窍了。
很多人把能力和成绩对立起来,其实,成绩与能力、应试与素质不是冤家,而是可以融洽相处的孪生兄弟。在李牧老师这里,知识学习的过程就是能力培养的过程,高分也可以做到高能。李牧老师说:一个合格的学生就应该是不仅成绩优异,而且综合能力要强。因为学习的根本目的,并不单是知识的获取、分数的提高,而是培养学生正确、迅速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同学们通过这种方法,会逐渐养成自学能力,慢慢拥有正确的思维方式。他们不再枯燥地背概念、套公式,而是能够追根溯源,探究知识的来龙去脉,寻找并把握事物的整体状态。这种思维方式不仅良性地影响着今天的学习,更将在其一生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李老师将这些关于孩子成绩与未来能力的方法,通过生动、独到的讲课方式,有效地传播给学生,学生接受起来并不难。但要真正在孩子身上发挥作用,必须靠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贯彻落实。凡是落实了的,普遍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为此,李牧老师的讲座中也有培养意志力、形成积极心态等非智力性因素的相关内容。

讲座关键词:鱼与渔
曾经有位家长到李牧学习中心报名时说,她的孩子有一个同班好友,二人学习不相上下,都在前列,以前考试二者总分相差从未多于5分。但寒假的期末考试,那位同学却比她女儿高出40多分。一问方知,那位同学参加了李牧老师的三天讲座,而她的女儿暑假却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在学知识。二者之所以产生差异,是因为一个学会了学习,得到的是“渔”,一个学习了知识,得到的是“鱼”。
补习班或家教,如果仅限于讲解知识点,就不能解决孩子学习中的根本问题。只有通过自主学习方法的掌握,才能从根子上解决孩子的学习问题。有许多家长给孩子报了各种补习班但不见效果,孩子对此很反感,对报班有抵触情绪。为此,李牧学习中心规定:报名不能由家长单独决定,要由孩子做主。尽管李牧老师的讲座期期爆满,总是有人报不上名,李牧老师仍然提供免费讲座并规定:凡报名参加系列讲座,学生及家长必须首先参加免费讲座,只有通过免费讲座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对这一方法有共鸣和渴求,才能参加系列讲座。这是对学生负责,也是李老师讲座收到奇佳效果的一种保障。去年五一,离高考还有一个多月,有位高三同学觉得时间紧,本不想抽出三天时间来听系列讲座,但听了免费讲座后,觉得机会不可错过,结果三天时间使他高考分数比一模提高了120多分。他听完系列讲座后感言:“国脚跟皇马踢完球后说:‘足球原来可以这么踢!’,我听完李老师的讲座想说的是:知识原来应该这么学!”

5月28日(本周日)及六月份周末时间,李牧老师在北大安排了免费讲座,暑假系列讲座(每期三天)也在热报中。凡欲参加系列讲座必先通过免费讲座了解、认知,免费讲座须提前预约,电话:82675753,82671898,62641038欲了解详情请查看:www.limu.com.cn,李牧学习中心地址:北大资源东楼三层1301室

本文地址: http://bbs.qq.com/cgi-bin/bbs/show/content?club=3&groupid=121:10722&messageid=16164
第4个回答  2020-05-30
我不是很喜欢这个总考不好里的“
总”字,相信你肯定有考得不错的时候,不要盯着自己的不愉快。所以,第一件事情就是自信,真正客观评价自己,找到自己的长处,不要紧盯着不好的地方,这样对进步不一定好。如果真的能够看到自己的短板所在,又能看到自己的优势,问题就初步解决了。第二就是真的短板,查找原因了。我真的觉得你的问题是心态-----
做过乐观的人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加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