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让梨(译文 孔融四岁,与诸兄同食梨,融独择小者,父问故,融曰,儿年幼,当取小者. 翻译为白话

如题所述

原文:

孔融让梨

范晔 〔南北朝〕

年四岁时,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大人问其故,答曰:‘我小儿,法当取小者。’由是宗族奇之。

译文:

孔融四岁时,与众兄弟一同吃梨,总是挑个小的梨,父亲问他原因,孔融说:“我年纪最小,应当拿小的梨。”宗族亲戚们认为他是个奇才。

扩展资料:

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凡事应该遵守公序良俗。这些都是年幼时就应该知道的道德常识。是中国古代东汉末文学家孔融的真实故事,教育人们凡事应该遵守公序良俗。《三字经》中“融四岁,能让梨”即出于此。

人物简介:

孔融(153年-208年9月26日),字文举。鲁国(治今山东曲阜)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学渊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元城(今河北大名县)县令、泰山都尉孔宙之子。少有异才,勤奋好学,与平原陶丘洪、陈留边让并称俊秀。

汉献帝即位后任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相,时称孔北海。在任六年,修城邑,立学校,举贤才,表儒术,经刘备表荐兼领青州刺史。建安元年(196年),袁谭攻北海,孔融与其激战数月,最终败逃山东。

不久,被朝廷征为将作大匠,迁少府,又任太中大夫。性好宾客,喜抨议时政,言辞激烈,后因触怒曹操而为其所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01

孔融四岁,与诸兄同食梨,融独择小者,父问故,融曰,儿年幼,当取小者译为孔融四岁时,与众兄弟一同吃梨,孔融只挑了个小的梨,父亲问他原因。孔融说,儿子年纪小,应当拿小的梨。

一、出处:

《世说新语笺疏》

二、 原文(节选):

融别传曰:孔融四岁,与诸兄同食梨,融独择小者,父问故,融曰,儿年幼,当取小者。

三、 译文(节选):

孔融别传记载:孔融四岁时,与众兄弟一同吃梨,孔融只挑了个小的梨,父亲问他原因。孔融说,儿子年纪小,应当拿小的梨。

四、注释:

孤:只;

故:原因。

扩展资料:

1、教育意义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凡事应该懂得遵守公序良俗。这些都是年幼时就应该知道的道德常识。古人对道德常识非常重视。道德常识是启蒙教育的基本内容,融于日常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

2、相关典故

覆巢之下无完卵

曹操派人捉捕孔融全家时,孔融问使者,希望能够保全两个幼子,但是其中一位说了一句名言:“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最后孔融全家被杀。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4-01
孔融四岁时,与众兄弟一同吃梨,孔融只挑了个小的梨,父亲问他原因,孔融说,儿子年纪小,应当拿小的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