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欧州债务危机对我国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的影响和对策。。。急

欧州债务危机对我国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的影响和对策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已有半年之余,引起了国际媒体的广泛关注。最近美国标准普尔公司将希腊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至垃圾级,将葡萄牙国信用等级下调了两个档次。这标志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加剧,大有向全球蔓延之势,也给中国带来了诸多警示与思考。
  全球金融危机后,各国政府救市刺激经济成本过大,引发全球债务突增。目前全球政府负债已突破35万亿美元,主要经济体的赤字率和负债率均已创下历史新高。从冰岛到迪拜,从希腊到葡萄牙,从欧洲到全球,主权债务危机有向全世界蔓延之势。美洲和亚洲的主权债务风险有可能一触即发,中国不得不防!
  一、欧洲国家财政赤字形势恶化。
  2009年希腊政府赤字占GDP比例超过13%,爱尔兰政府赤字占GDP比例为10.75%,西班牙2009年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也超过10%。据欧盟委员会预测,到2010年希腊公共债务所占比例将113%上升至135%,西班牙则将从54%上升至74%。这三国赤字危机有向整个欧元区蔓延之势,德国2009年的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上升到5.5%,法国则上升到8.2%,均超过《稳定与增长条约》规定的3%的上限。
  二、美、日两国财政赤字扩大,债务总额膨胀。
  美国2009年全年财政赤字1.47万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分别是2008年和2007年的2.16倍和7.84倍。持续高涨的财政赤字使联邦政府债券规模膨胀。根据奥巴马政府公布的财政预算,债务与GDP的比率2009年为83%,2010年将升至94%,2012年将升达101%。日本将陷入“高负债、低增长”的怪圈之中。
  三、中国从中收到的警示及其对策。
  我国面对欧洲政府赤字和债务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应早有准备,主动应对和规避。
  1、我国政府财政赤字不可列的太高,这两年多在八、九千亿元的规模徘徊,已接近3%的警戒线。
  2、我国国债发行规模不可过大过高。减少财政偿还风险,以规避债务危机的规模。
  3、我国的扩张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应择机适当退出,以解决投资过旺和贷款过多而引发的物价上涨和产能过剩问题。
  4、开设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使政府地方负债高达7.2万亿人民币。这里蕴含一定的债务风险,不得不防!
  5、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尽快走出过去依赖高投入、高负债换取高速度的粗放增长之路,转向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发展的新路上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7-04
为挽救欧洲债务危机,欧洲央行主要采取放宽货币的手段。即增加欧元投放。
同时,欧盟要求各问题欧盟成员国收缩财政支出。欧元的投放增加导致欧元贬值,即人民币相对升值。人民币的升值和欧元区的紧缩财政分别从出口价格和国外需求两方面导致中国对欧盟出口额降低或出口增长减缓。
那么,三驾马车之一出口的减少,必然导致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但我并不认为这是一件坏事,所谓逆境造就人,出口企业面临不利环境才更能奋起自救,主动进行产业升级,逐步放弃过去的低端制造。

至于对金融市场的影响,简单分析,欧元会涌入中国寻救避险,推高股市。但是全球金融市场目前正面临异常复杂的环境,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到底有没有过去,全球经济是否已经在复苏路上,我觉得仅凭这过去不足一年仅凭刺激换来的不稳定增长很难做出判断。中国自身也面临诸多问题,目前中国的金融市场至少在年底前不会有出色表现。

至于对策,需要有剔肉刮骨之勇气,即使未有欧债危机,中国依然要面临人口老龄化、经济与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多个现实困难。欧债危机的爆发加快了中国变革的步伐,这其中最重要的对策就是产业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和沿产业链的升级,产业的升级+劳动力供给走向短缺将提高劳动者工资,并引导国内消费市场繁荣。第二个是尽快就货币政策目标从重经济增长到控通货膨胀,尽快为中国的资本品市场,主要是地产,降温。尽量减少房地产这种必需品对其它行业的挤出效应。第三个是地方债务,必须有效清理。第四个是进一步加大政治体制改革,建立真正适应现阶段发展要求的行政管理及考核机制。就这些吧,够你用了。
第2个回答  2010-07-05
制造业对欧出口锐减!
外汇储备有20%是欧元,随着欧元贬值也蒸发了!
想买欧洲的先进技术和武器,欧洲有法律,禁止向中国转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