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溺水有哪六不准?

如题所述

防溺水做到“六不准”:
一、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二、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三、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
四、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五、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六、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全社会都希望青少年健康成长,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但据有关方面统计,我国近年遭遇意外事故死亡的青少年约8万人,位居青少年死亡原因的首位。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学生们的活动领域越来越宽,接触的事物越来越多,他们的自身安全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天气逐渐转热,预防溺水安全问题渐成为全社会的热点话题。江、河、湖、海、小溪和池塘给人游泳带来欢乐和享受,也潜伏着安全危机,学生游泳前多一分准备和清醒,就多一分安全和欢乐,更可避免溺水带来的后悔、遗憾和悲痛。
为了进一步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增强广大学生预防溺水自我保护意识。引导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树立自护自救观念,掌握预防溺水安全知识,正确处理各种溺水危险事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7-28

六不准防溺水:不准私自下水游泳、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准到无安全设施和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游泳是一项可以强身健体的运动,但是在游泳之前一定要做好热身准备。避免水温过凉而出现抽筋的情况,不然很容易导致溺水。千万不要去没有任何安全防护的游泳区,而且最好在游泳的时候能够与他人结伴,在出现积水的时候,也能够及时得到救援。在景区游泳的时候,一定要先熟悉环境。最好能够在导游的安排下游泳,千万不要自己随意找一个池塘或者湖泊游泳。这样很容易导致溺水现象出现,同时,还要多了解景区安全知识,在溺水之后也能及时自救或者得到救援。不仅要记住防溺水的“六不准”还要牢记“两会”和“六不要”。

“两会”简介:

1、会相互提醒、劝阻并报告;

2、会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

“六不要”简介:

1、不要在无家长(监护人)或老师带领下私自下水游泳;

2、不要擅自与同学、朋友、伙伴等结伴游泳、戏水;

3、不要到无安全措施、无安全保障、无安全救护人员的河流、湖泊、水库、池塘等水域游泳;

4、不要到缺乏管理主体岸线区域的河边、水沟、水渠等有水的地方玩耍、钓鱼和游泳,以防不测,造成伤害;

5、不要到采(挖)沙后积水的坑洼等水域游泳;

6、不要到临水的危险区域玩闹、清洗衣物、打捞物品。

防溺水应避免的危险地段:

1、避免去近几年有人挖(采)沙的河道游泳;

2、避免去水库主干渠游泳;

3、避免在危险地段推拉玩闹、清洗衣物、打捞物品等;

4、避免雨中、雨后在河道、湖塘、井池边行走,避免雨中单独过桥(渠道、堤坝等);

5、避免去不熟悉水域游泳;

6、避免在恶劣气候条件下游泳,如正午暴晒期间、高温季节、天气多变时刻等;

7、避免到深水区、冷水区游泳;

8、避免到污染严重、水质差的水域游泳。

防溺水自救方法:

1、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

2、放松全身,让身体漂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等待救援;

3、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

4、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靠岸时,立即求救。如周围无人,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

发现溺水者的施救方法:

1、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

2、若没有救护器材,可入水直接救护。接近溺水者时要转动他的髋部,使其背向自己然后拖运。拖运时通常采用侧泳或仰泳拖运法。特别强调: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不能贸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呼救。

溺水后急救方法:

1、迅速救上岸:最好从背部将落水者头部托起,或从上面拉起其胸部,使其面部露出水面,然后将其拖上岸;

2、清除口鼻堵塞物:让溺水者头朝下,撬开其牙齿,用手指清除口腔和鼻腔内杂物;

3、倒出呼吸道内积水:救人者半跪,顶住溺水者的腹部,让溺水者头朝下,拍背;

4、脱外套:如果溺水者穿着外套,将外套脱下,以免身体热量被湿衣服带走;

5、人工呼吸:对呼吸及心跳微弱或者心跳刚刚停止的溺水者,迅速进行人工呼吸,同时做胸外心脏按压。在送正规医院救治时,途中要进行上述所说的救治活动,以免在去医院途中发生意外。

发生溺水的常见时段:

春江水暖,气温回升,溺水事故又进入了高发期。上学途中、周末、节假日是溺水高发时段。

危险水域:

池塘、河沟、水库、工地上的积水坑、深水潭。

防溺水歌谣:

江河景色好,勿忘其中险。湖泊水平静,危险藏中间。暗流和漩涡,游泳不安全。堤岸多青苔,滑坠祸连连。放学早回家,父母心中惦。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