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父母打孩子时下手很重,超出预想的限度,原因是什么?

如题所述

情绪失控一一亦如贾政“失手”作死了贾珠,本已后悔莫及,多年后又因暴怒而下狠手打废了宝玉(据说睾丸已损[捂脸]),唉,禀性难移啊[抠鼻]、、

当然,现代许多父母尚不至于如此“卫道”,不然,哪有那么多“废青”?

打孩子时下手很重的父母,我认为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父母亲的性格暴躁、自控能力差,本身是有暴力倾向的,遇到孩子淘气闯祸的时候就会怒火中烧,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下死手打孩子。遇到这样的父母那是孩子的不幸,因为这样的打骂本身不是在管教孩子,更多的是在发泄自己的坏情绪,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性格往往会走向两个极端,一种是越来越叛逆、暴力,逐渐演变成不良少年;另一种是越来越懦弱、自卑、孤僻不合群

第二种是孩子本身属于比较难管教的毛病很多,而且普通的说教根本没有什么作用,经常给家长带来难以处理的麻烦,久而久之家长的情绪也会失控,一怒之下狠狠地收拾孩子

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育孩子是一个漫长艰苦的过程,孩子们会在犯错中不断成长,所以家长一定要努力控制好自己的脾气,合理有度的管教孩子。不管孩子犯了什么错都是你自己亲生的!没有很好的引导和管理孩子,家长本身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爱之深责之切!许多家长在一起讨论时,都说如果自家孩子不听话,惹自己生气时伸手打孩子有“瘾”,越打越爱打,特别是那种顶撞自己的孩子更遭殃了,打打强嘴的,淹单淹浮水的,大人愤怒的时候手下不知轻重,孩子本无缚鸡之力,所以百分之百是失手把孩子给打坏了!如果想把孩子置於死地,当初是不会把他或她带来人世的!大人怒发冲冠的时侯或许想“你吃我的,喝我的,我整天为你劳碌的象个三孙子一样,你却不听我话,顶撞我!”理智冲昏头脑就酿成大错,我常生气对儿子说:“打在儿 身,痛在爹娘心,”前几天老师打电话儿子有节网课没上,经常沉浸在 游戏 中我就吵儿子“如果你是鸡,我早就把头跺下来了”唉,叛逆期的孩子,让人无能为力!家长们吵归吵,气归气,一定不要让语言暴力和行为暴力来填充我们本以爱“爱的教育”千万别事与愿为,因为“世上没有后悔药!”

许多父母打孩子下手重,有亲身经历,给大家讲讲自己是怎么失控的吧

陪孩子写作业,很简单的题,讲一次不会,再讲一次还是不会,好吧,这时候我已经有点生气了,忍不住对孩子的说话声音就大声起来,孩子可能有点怕,作业更加不会写了,而我此时已经有点焦急,手在孩子的作业本上指指点点要她马上写出来,但是孩子拿着笔就是写不下去,左顾右盼东张西望,反正就是不写作业,要不就是说:妈妈,我要上厕所。好吧,忍着脾气让上厕所,孩子磨磨蹭蹭厕所半天才出来,这时候我已经在崩溃的边缘了。

好不容易孩子坐下来拿起笔,五分钟写了三个字,然后在我的声嘶力竭中弱弱的说:妈妈,我想喝水

好吧,这样子我已经忍不住要爆发,唠叨着给她一杯水,孩子慢慢的喝一口放下,拿起笔写起作业,你以为这下子好了吧,但是,但是两道题刚讲的正确答案全部写错,这时候我已经怒不可遏,彻底爆发了,想打头又怕打坏了,抓起晾衣架就往腿上屁股上招呼,边打还边骂:你是猪吗,这么简单的题,给你讲多少次了,看着写都能写错,你是要气死我啊……然后孩子就撕心裂肺大哭

然后一家子鸡飞狗跳的吵闹

其实吧,现在的孩子也压力大,学校要听老师讲课,放学就写作业,礼拜天还有这样那样的补习班,每个家长都想把孩子培养成优秀的人,都希望能够望子成龙,给了孩子太多的压力和希冀,但是孩子能接收的信息和知识量毕竟有限,所以我们大人觉得很简单很容易的事情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一座大山,要翻过去好难好难

对孩子发了两次火,打了一次,后面静下来好好想了想,孩子那么小自己是大人,是不能平等对待的,自己小时候还没有孩子做的好呢,想通了也就消气了,决定以后不能对孩子太过于严厉,只要孩子 健康 快乐,要求也就不多了,毕竟自己也是从孩子长起来的,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为啥要强加于孩子呢,只要孩子平平安安,健 健康 康,有正确的判断力对父母好就可以了

现在我的孩子上高中,放假回来就各种巴拉巴拉的讲学校的事情,对爷爷奶奶也很好,对我和她爸爸也关心,不管以后怎么样能否考上好的大学,但是我都不强求,这样就挺好了

子不孝父之过,孩子不听话犯错表面上看是孩子的问题,其实,归根结底是父母的问题,孩子犯错是父母从小教育上的缺失,所以父母要从自己身上找一下原因,不要经常使用暴利解决问题,这样会对孩子的将来造成更大的伤害。

我也是孩子她妈,我大宝读一年级。可以说,我大宝一年级以前几乎没被我打过,最多最多就是被我骂,因为有二宝,精力几乎都放二宝身上,自从大宝读小学以来三天一小打,两天一大打,因为幼儿园生活跟读小学完全不一样,每天都有作业,做作业问题一大堆,每天都在磨着家长的耐心,作业没做好,老师又找家长,压力都在家长身上,有时候控制不了自己的时候,就已经被自己的情绪影响了,下手的时候已经忘记对象是一个小孩子,等打完又后悔,下一次再来又是同样的情况。周而复始

很多父母其实不是真正的爱孩子,这种就是典型的“失手” 。现在父母 社会 压力大,很多时候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身上,当孩子表现没有达到他们预期的时候情绪开始爆发,爆发的那一瞬间其实是对现实生活中自己的种种不满,然后开始发泄于孩子,也就是所谓的用“棍棒底下出孝子”理由来教育孩子。

打孩子超过自己预想的限度,就是下狠手咯,要么是父母对自己不满意,把自己完成不了的梦想强加于孩子身上,要么就是父母没耐心过于暴力。

俗话说,孩子就是曾经的你,如果你那么小,那么淘气,又无助,你希望自己被揍吗?

孩子就是父母最好的镜子,可以适量的惩罚他,让他认识自己的错误,但是不代表能经常体罚孩子。作为父母,控制情绪是必须的,好好沟通,把孩子当朋友,其实,孩子比你想的爱你和懂事。

恨铁不成钢,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自己没办法实现的东西,希望他的孩子替他去实现。

就是打得狠的父母也有不一样的,所以,不是端出问题就能回答的,要说说具体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