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化解经济风险的主要防范

如题所述

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总体是好的,但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都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从国际看,世界大变局加速深刻演变,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增多,我国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逆全球化行为、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等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逐步显现,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黑天鹅”“灰犀牛”等各类风险集聚,外部输入性风险上升,冲击着经济稳定增长。

从国内看,“三期”叠加问题较为突出,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消费增速减慢,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有效投资增长乏力,2018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9%,低于GDP增速;实体经济困难较多,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尚未有效缓解,营商环境与市场主体期待还有较大差距。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突出;一些地方财政收支矛盾较大,金融等领域风险隐患依然不少。

这些问题和矛盾,我们要高度重视。总体来看,今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更为复杂严峻,防范化解经济重大风险的任务也就更加繁重艰巨。我们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坚决打好防范化解经济重大风险攻坚战。

(二)

目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持续推进,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我们不可掉以轻心,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防范化解经济重大风险。防风险的关键是守住底线,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落实新发展理念,扎实办好自己的事,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要做到“五个坚持”:一是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二是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按照“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厚植实体经济发展根基。三是坚持抓实“六稳”工作,强化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提振市场信心。四是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制定出台实施一批既利当前、更利长远的提振信心的重大举措。五是坚持培育发展国内强大市场,努力满足最终需求,发挥投资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的重要作用。

我们出台的各种政策和各种工作决策,都要注重平衡防风险与稳增长的关系,要把握好防控风险的节奏和力度,防止好心办坏事,决不能让经济运行滑出合理区间。另外,防控长期积累的诸多风险隐患要遵循规律,在实际执行中要特别讲究方式方法,按照坚定、可控、有序、适度的要求,在发展中逐步化解,避免简单化、一刀切。我们不能只顾眼前,采取损害长期发展的短期强刺激政策,搞那种运动式的大水漫灌,而要更多采取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的办法,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增强微观主体的活力,提升产业水平,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新内涵,运用好辩证法思维,善于化危为机、转危为安,把防范化解经济重大风险变成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一要保持战略信心和定力。从市场空间看,我国有近14亿人口的大市场,中等收入群体稳步扩大,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从发展基础看,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积累了雄厚物质能力。从创新潜力看,通过不断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新一轮改革开放将不断释放新动力。从发展机遇看,我们有经济转型升级、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扩大开放带来的新机遇。总体来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也不会改变。对此,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自信。

二要在落实责任上见真章。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的政治职责。各级部门和政府要增强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掌握工作主动权,在落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领导责任上见行动见成效,把风险防控要求落实到每个领域、岗位、环节、细节,形成完整责任链,及时解决突出问题,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