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一首诗的标题是劝酒,为何读完之后让人越发想痛饮?

如题所述

在诗界有广大教化主称号的白居易,他主张诗歌的创作不能离开现实,要从现实事件中取材,反映时代的状况,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继杜甫之后实际派文学的重要领袖人物之一。



晚年时期的他因为在政治方面的不得志,而多时放意诗酒。因此写了众多的劝酒诗,被人们称为醉吟先生。白居易著名的劝酒诗有,《劝酒寄元九》、《效陶潜体诗》、《醉吟先生传》、《花下自劝酒》等。

白居易,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是中唐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早年从事政治改革,提倡新乐府运动。



据史书记载,白居易出身名门,是北齐五兵尚书白建的孙子,但是从他父亲开始,他们家族便开始研究文学,到了白居易时,已经是当地的书香门第。白居易精通诗文,博学多才,被皇帝召进翰林院士。后又因文学成就成为被唐宪宗钦点的左拾遗。

在任左拾遗时,白居易认为自己是因皇帝喜好文学所以得到了赏识提拔,所以希望尽言官之职责一报知遇之恩,因此便频繁上书,写了大量反应当时社会现实的诗词,希望以此进谏,甚至当着皇上面指出错误。



白居易上书的事情大多被接纳,但是他言事太过直接,使得唐宪宗感到反感而向李绛抱怨:“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李绛认为这是白居易的一片忠心,而劝谏宪宗广开言路。

815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又上书主张严缉凶手。但是此时的白居易已不在左拾遗一职,并无言官权利,因为他秉公直言曾得罪了很多人,被人们说他是在越职言事。紧接着又有人诽谤说他的诗词有害于明教。便以此为理由,将他贬为了江州司马。



后来的白居易,因已看惯人世间的人情冷暖,他便转而开始了放意文酒、闲云野鹤的生活。他在醒和醉之间徘徊,从中现漏出了他的两面人。前半生他仕途顺畅,得到皇上赏识,可谓辉煌。而后半生却是坎坷不平,穷困潦倒,但是他却丝毫不在意,依然能够独善其身。



白居易的晚年生活大多是以“闲适”的生活反映自己“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哲学。白居易后半生所作的酒诗,有着独特的情调。他自称“醉吟先生”,同刘伶、陶渊明一样嗜酒如命。他的酒诗多说以“醉”为题,他认为宿醉能够让人释怀,忘记烦恼。



白居易最为著名酒诗应该就是他的《花下自劝酒》了。

花下自劝酒

白居易

酒盏酌来须满满,

花枝看即落纷纷。

莫言三十是年少,

百岁三分已一分。

这首诗可以说是通俗易懂,全诗的意思就是

倒酒的时候一定要把酒倒得满满的,

你看这枝头的花已经纷纷飘落。

不要说三十岁的年纪还算年轻,

即使你能活到一百岁,那也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一呀。



从诗中可以看出白居易的心情是苦闷的,因感到青春易逝和前路茫然, 而产生了及时行乐的想法。这种怅惘、空虚、落寂的感情,与他和湘灵在一起生活的愿望不得实现是有一定关联的。

这首诗难免会让人感到已身当壮年,却事事无成,不如及时行乐饮酒买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09
答:他的很多诗都是在自己失意的时候写的,而且白居易非常喜欢喝酒。他写很多诗都是在劝酒,但是读完之后很想喝酒是因为,他觉得酒可以消愁,而且他也喜欢及时行乐饮酒买醉。
第2个回答  2021-01-09
花下自劝酒,这首诗难免会让人感到已身当壮年,却事事无成,不如及时行乐饮酒买醉。
第3个回答  2021-01-09
因为这首诗透露出作者因为仕途不顺而苦闷的心情,字里行间透露着人生苦短,不如畅饮美酒,及时行乐,所以读完之后让人越发想继续喝酒。
第4个回答  2021-01-08
这是因为白居易的这首诗体现了时光飞逝,让人们感慨自己青春不在,反而想痛饮一番。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