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配电线路导线弧垂观测?

有没有高手说一下,实操步骤

1.测档选择

紧线段测档的选择主要集中在5档。当处于6~12档时,应在两端各自选择1档。如果进线段少于12档,可以在两端与中间各自选择1档。而观测档的选择,应选择档距较大的位置,且数量只可增加,不可减少。此外,观测档是所有档中最具代表性的点,往往处于较为特殊的位置,如连续倾斜档的高处、低处。针对重要跨越物周围档,要在此处设置观测点。合理选择测档,能够做好事前准备,提高观测有效性。

2.弧垂计算与观测

针对弧垂的计算和观测,主要有以下3种方法。

一是等长法。在实践中,针对与观测档临近的杆塔上,由于架空线悬空,且各自向下量距离为弧垂板,随后直接通过肉眼、或者罗盘设备进行观测操作。在具体弧垂观测时,如果平面连线与架空线最低点之间保持相切关系,可以证明该弧垂符合设计要求,图2是该方法示意图。采用该方法时,需要人员注意的是,观测时,如果气温变化明显,会影响到导线,应根据实际情况相应调整弧垂值。当气温变化少于10℃时,可以保持视点端不变,在测站段适当调整弧垂板。如果气温升高,需要向下移动一段距离。如若气温下降,要向上调整恰当的距离。反之,气温变化超过10℃,需要重新选择视点端,以确保观测的弧垂能够准确,为线路安装提供支持。

二是异长法。该方法在观测档两侧的弧垂板绑扎位置不等高位置进行观测。当悬挂点之间的高度差距过大,为了确保视线能够观测,可以采取该方法进行观测,针对该方法的应用,同样需要注意温度变化,但是处理难度较小,如气温变化时,应保持视点端不变,将观测站的弧垂板适当一段距离,为弧垂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

三是角度法。在观测中,为了确保弧垂准确性,在输电线路施工中,可以利用全站仪观测弧垂,即角度法。角度法观测,是以架空线路弧垂角度,取代观测垂直距离,借助全站仪实现在地面对线路架空弧垂的控制。该方法在实践中具有优势,能够实现大档距观测,通过肉眼观测线路切线过于模糊,效果不佳。而利用全站仪观测更为清晰,且观测结果更加准确,能真实反映弧垂情况。相比较前两个方法,该方法在应用中,不需要作业人员高处作业,仅需要在地面进行观测即可,既安全又便利。另外,在采用角度法观测时,可以通过调整全站仪位置,采用档端、档外及档内3种方法,优先选用档端方法,其最为便利,且计算较为简单,能够方便信号联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