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勤奋励志的古诗?

如题所述

《劝学》唐·孟郊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孟郊的《劝学》告诉我们,只有勤奋不息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获得成功。不学无术的人只会一事无成。就像击石造火一样,只有付出极大的努力才有可能引发成功的火花。人生万事如此,自己的努力才是决定一切的关键,成功并非由他人决定,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所以,我们必须用青春的时光去拼搏,因为机会稍纵即逝。


02
《劝学诗》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劝学诗》是颜真卿的名篇,描绘了读书人的勤奋和后悔。这首古诗鼓舞了我们读书的信心,告诫我们珍惜时间,勤奋学习。 三五更深夜,只有灯火和鸡的叫声,读书人专注聚精会神的读书,他们认为只要经过勤奋就能取得好成绩。可是黑发很快就变成了白发,才发现自己太晚认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这首诗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及早投入读书,才不会到老年时悔恨莫及,所以要勤奋读书,立志成才。


03
《己亥杂诗》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这是一首意蕴深邃的励志古诗。诗人龚自珍借九州之气、万马之力的比喻,表达了中国广袤的土地与人民的庞大力量。而“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呼吁,更是在鼓励每一个人都要发扬自己的特长,不断进行创新尝试,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因此,当我们遇到挫折和困难时,应该积极向上,不断激励自己,勇往直前。


04
《望天门山》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自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这首诗,是李白写给自己的一首励志诗。他身处逆境,但是用诗歌开启了自己的心灵之门,让自己变得更加坚强和勇敢。诗歌中,天门中断,楚江开,写出了李白面对困难时的感慨和苦涩。但是接下来的一句“碧水东流自此回”,表明他并不会被逆境打倒,而是会继续前行,努力寻找出路。

最后的“孤帆一片日边来”,写出了李白的决心和热情,他坚定地驾驭孤舟,朝着光明的未来迎风而行。这首诗告诉我们,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不要放弃,要努力寻求突破和出路,相信自己,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迎来成功和胜利。


05
《勤学》宋·汪洙
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

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

古诗《勤学》所颂扬之勤学精神,仍启迪人们之思考与实践。在万卷书背后,是学习者持之以恒的刻苦攻读精神,在一生中追求无尽的知识与智慧。无论时代怎样变迁,这样的精神逐渐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财富。三冬悉心收获,方得物尽其用。只要有勤学的心,自有亮丽的前程。

06
《题乌江亭》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题乌江亭》这首诗描写了一个胜败之间的境界。作者用“胜败兵家事不期”这一句话表达了成功和失败往往是在一瞬间决定的。在面对失败时,男儿应该包容自己的失误,坦然面对,勇敢地面对自己,创造自己的美好未来。江东子弟多才俊,代表了精英阶层的风采。作者告诉我们,天赋是重要的,但不如勤奋,只要能够勇敢奋斗,就能够卷土重来,实现自己的梦想。这首诗用简练明了的语言,阐述了一个励志的古老道理,深受人们的喜欢和敬仰。


07
《风》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李峤的这首《风》诗,表达了秋叶凋落、春花再生的生命力和坚韧精神,以及面对顺逆流沉浮,要“搏击江湖”的决心与勇气。诗中所言“过江千尺浪”,正是生活的波澜起伏,但是叶子依旧在秋风中飘舞,“入竹万竿斜”,花卉依然吐出美丽的芬芳,“能开二月花”,这展现了生命力与美丽的力量,所以我们要积极向上,披荆斩棘,让自己的未来更加光明。


08
《戏为六绝句·其二》唐·杜甫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杜甫的《戏为六绝句·其二》是一首励志的古诗。诗中写道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文学家轻薄为文,只注重个人名声,但最终却都名声尽灭,只有江河流淌不息。这告诉我们,人生不能只追求短暂的名利,而是应该在追求理想与事业的同时,注重为人处世的道德修养和成长。只有在兼顾个人与社会责任的同时,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并留下有价值的作品供后人欣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4-28
1、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2、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4、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5、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7、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冯梦龙

10、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11、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陈寿

12、读书如行路,历险毋惶恐。—— 《清诗铎·读书》

13、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程端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