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信息安全现状

如题所述

关于大学生信息安全现状如下:

大学生使用网络的时间在逐渐增长,据统计,学生日平均上网时间超过2.8小时,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甚至高达6小时以上;访问的网站主要是游戏网站、社交网站、购物网站,其中以网络游戏为主。

学生沉溺于虚幻的网络游戏中,既浪费宝贵的时间,荒废了学业,又容易消磨意志,不求上进。学生即没有生活来源支付网络游戏相关的费用,又不能直接向父母索取,因此幻想着从网络中获得收入,正中了网络诈骗分子的圈套。

网络安全意识低下。学生缺乏网络安全的防范意识,对自身隐私、账号保护等缺乏保护意识。个人信息、账号和密码随意泄露,用自己的真实信息在不明网站注册账号,随意打开不明链接,用身份证后几位、手机号、生日等易获取、易猜测的号码为密码等现象普遍存在。

根据调查,大学生有70%以上曾随意使用未经安全验证的公共网络,58%以上学生曾经浏览过经安全预警的网页,有60%以上的同学曾经向网络透露过自己的生日、手机号码、家庭地址、家庭成员等个人信息。

有80%以上的同学打开手机APP时会同意调取个人通讯录等信息,甚至有10%的同学向他人泄露自己的银行卡密码、身份证号码等十分重要的个人安全信息。

随着网络的发展,欺诈手段不断翻新,网络和电信欺诈事件不断发生。针对大学生的校园贷、网络购物刷单欺诈、网络钓鱼欺诈、网络赌博等现象层出不穷,给缺乏判断力和社会经验的大学生带来严重的危害。

网络安全教育的缺失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技术和网络内容不断创新和丰富,网络功能不断强大。新的网络使用手段不断出现,大学生接受速度快、理解能力强,

学习新的网络知识的能力己远远超越老师,而以班主任、辅导员为主体的学生管理队伍的网络使用能力己经落后于学生,因此从能力上无法给学生提供网络安全警告。

我国高校的网络安全教育方法比较单一,内容陈旧,没有形成系统的教育体系,没有组建网络安全管理体制。大学一般没有专业的安全教育管理人员,只是依靠辅导员、班主任,无法给学生提供专业化的安全教育。

教育方法和手段落后,大部分还是传统的说教形式,内容空洞,主要以班会等方式,以灌输式教育为主,学生被动地接收,甚至会产生抵触情绪。

即便是用报告会、海报等方式进行宣传,往往也是一次性的警示教育,时效短、效果差,没有系统的、长效的教育,其效果难以深入学生脑海。教学的时间往往是出现安全事故以后,才对学生提出预警,教育远远落后于事故,无法达到预防的目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