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为什么要在呐喊中“删削黑暗,装点欢荣”,并不恤用了曲笔在“在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只花环”?

鲁迅为什么要在呐喊中“删削黑暗,装点欢荣”,并不恤用了曲笔在“在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只花环”?

  小说是塑造人物形象的作品,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表达作者自己的观点。《呐喊》塑造了大量性格鲜明、个性突出的人物形象。下面按不同类型介绍:

  1.权势者形象

  《狂人日记》中的“ 古久先生”、赵贵翁和“狂人”的大哥,《阿Q正传》中的赵太爷,《孔乙己》中的丁举人,《风波》中的赵七爷等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属于此类。在中国封建社会里,他们是一些有钱有权有势的“阔人”,是中国这场大的“人肉的宴席”的享用者。封建的传统和伦理道德在本质上是维护他们利益的,他们也自觉维护着这种传统和伦理道德规范。他们的精神特征正体现了封建传统的本质。首先,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是漠视人、压抑个性,只把人当作封建统治者的工具来看待的,这在他们身上的表现就是内心深处对人的冷酷无情。如孔乙己因穷困潦倒而偷了丁举人家的笔墨纸砚一类的小物件,便被丁举人吊起来毒打了大半夜,打折了腿。而他们的行为都被周围的人视为理所当然、不足为奇的事,这恰恰说明他们的行为是得到封建伦理道德支持的,并且也体现了这种道德的本质。

  其次,他们的冷酷无情一旦被封建伦理道德的面纱罩起来,其虚伪性也就表现出来了。他们一个个都是道貌岸然的,实际上确实一些最自私、最狭隘、最冷酷的人。如《阿Q正传》中赵太爷对阿Q的剥夺到了连阿Q身上的一件破布衫都放过的地步。他们一向以社会的主人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但他们的理想却是“纯粹兽性方面的欲望的满足——威福、子女、玉帛”(鲁迅:《热风·随感录五十九·“圣武”》)他们是一些没有任何真诚的精神信仰、社会观念和政治观念的人物。如《风波》中的赵七爷,辛亥革命一来便把辫子盘在了头顶上,张勋复辟时又急忙放下来,待到张勋复辟失败后,便盘上了辫子;《阿Q正传》中的赵太爷在辛亥革命胜利后,立刻后转头巴结革命党人,其目的无非是要保持自己的威福、子女和玉帛。

  在《呐喊》中,鲁迅站在时代的高度揭露和讽刺了这类人物的腐朽性。冷酷、虚伪、陈腐是他们的三大特征,传统封建伦理的三个本质特征。

  2.是革命者。

  《药》里的夏瑜最为典型。他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他家境贫寒,以致使贪婪的牢头从他身上“榨不出一点油水”;他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明确的认识,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我们大家”的天下是他的斗争纲领;他意志坚定,在狱中坚持宣传革命道理,甚至劝牢头造反;在对敌斗争中“不要命”,不怕打,英勇无畏,毫不动摇。最后,在敌人的屠刀下慷慨就义,表现出革命者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

  夏瑜的革命斗争,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鲁迅先生热情赞扬了他为革命献身的精神,但同时也描写了他的斗争的悲剧性。他的革命主张不为广大群众所理解,他的革命行动没有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甚至连他的牺牲也没有赢得群众的同情。他讲的革命道理,人们听了“感到气愤”;他挨牢头打,人们幸灾乐祸;他说阿义“可怜”,人们说他“疯了”;他被封建王朝杀害,人们“潮加一般地去看热闹;甚至他母亲对他的英勇献身也不以为荣,反而感到“羞愧”。更可悲的是他为革命所喷洒的热血,竟成了华老栓给儿子治病的“药”。总之,夏瑜的死并没有在社会上引起什么反响,只给自己的母亲带来了悲哀和羞愧,给愚昧的群众带来了一剂假药,给健壮的看客鉴赏了一次“杀人的壮举”,给无聊的茶客增添了茶余饭后的谈资,给贪婪的刽子手提供了一次诈骗的机会。所以,夏瑜的死是寂寞的、悲凉的。

  但是夏瑜的牺牲,也并非毫无影响,第二年清明时节坟头出现的花环,正是对这位“寂寞奔驰的猛土”的慰藉,说明革命者仍在怀念他,革命火种还没有——也不会被扑灭。它在黑暗中给人以希望。夏瑜在小说中始终没有出场,作者是用侧面描写,通过刽子手和茶客们的谈话刻画他的形象的。

  3.帮闲(庸众)。

  在鲁迅的小说里,帮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他们无处不在。《药》里的“驼背五少爷”、“花白胡子”,《阿Q正传》里“未庄的闲人们”,《明天》里的“红鼻子老拱”和“蓝皮阿五”等,都是闲人。帮闲既可以是帮凶,也可以是庸众,反正他们是没有什么大的主见的,永远都是应声虫,随大溜,有他们不多没他们不少。正是这样的一些帮闲,构成了“压迫者”的随从众多的表象。鲁迅对于帮闲的厌恶由来已久。这些帮闲作为一个群体目标非常不明显,不容易打击。他们对于革命者自然是具有伤害性的,但是同时,革命者对于这些帮闲还真是没有太好的办法。

  4.受苦受难兼愚昧无知的人物形象。

  《药》里的华老栓,《明天》里的单四嫂子。他们的命运非常凄苦,逆来顺受,从来不会想到怎么样去改变她。华老栓是求人血馒头,单四嫂子是盼望明天。他们构成了社会中最大的底层,就像河底里的淤泥,无声无息。这类人物为读者熟知,所谓“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一类人物,就是这些。写到这些人时,鲁迅的笔墨变得沉重起来。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15b8250100cd5f.html) - 《呐喊》导读三_东方既白_新浪博客
  在鲁迅的小说里,阿Q可以作为一个最为独特的形象而独自作为一个类型人物。在他的其他小说里,没有一个人物形象具有阿Q这样的完整性。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在鲁迅略带嘲讽的语调中,阿Q的身上可以说是没有一点可亲的特质。他的“自欺欺人”、“精神胜利法”,他的“欺软怕硬”、“自我作践”,都具有相当大的普遍性。所以,虽然阿Q只有一个,但是其他的人物身上,或多或少都带有阿Q的特点。作为改造“国民性”的理想中的一个最大的成果,鲁迅成功地塑造了阿Q这样一个人物形象,把中国人的深层人物性格揭示得淋漓尽致,这是他的一个巨大的贡献。

  5.旧知识分子形象。

  《孔乙己》里的“孔乙己”,《白光》里的“陈士成”,《端午节》里的“方玄绰”,都是这些因循守旧,看不惯新的事物,总是喜欢在过去的世界里思考问题的人物代表。鲁迅通常用轻快和嘲讽的语气来写这类小说,这表明这些人所代表的一些势力,在鲁迅的心中并没有占主要的位置。他只是在有心情的时候,顺便写了一些而已。

  6.善良的劳动者。

  《一件小事》里的“车夫”,《故乡》里的“闰土”。《社戏》里的“六一公公”和“双喜”、“阿发”。在这些人物里,“车夫”的人物形象最高大。“双喜”、“阿发”“闰土”则是一群可爱少年的形象,六一公公善良可亲。

  七、《呐喊》的写作特色

  1.以革命现实主义反映时代

  《呐喊》是现实主义的艺术,但所用的艺术方法和欧洲19世纪那种批判现实主义是不尽相同的。鲁迅后来说过:《呐喊》“确可以算作那时的‘革命文学’”,所遵奉的也是“那时革命的前驱者的命令”。由于“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便“删削些黑暗,装点些欢容,使作品比较的显示出若干亮色”。这和欧洲批判现实主义仅只停留在暴露黑暗的层面,有很大的不同。鲁迅在《明天》里,“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是删削黑暗;在《药》里,给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是增添欢容。在《一件小事》中,对于车夫品质的热烈讴歌;在《故乡》中,对于下一代“应该有新的生活”的热情预言,都表现了他为人生而艺术和以艺术来改良社会的坚定信念,闪烁着革命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光芒。《呐喊》的这种现实主义,可称之为革命现实主义或激进的现实主义。

  2.以典型化的方法塑造人物鲁迅在谈及他的小说创作时说:“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而这种典型化方法的好处,则是“使读者摸不着在写自己以外的谁,一下子就推诿掉,变成旁观者,而疑心到像是写自己,又像是写一切人,由此开出反省的道路”。《呐喊》为我们塑造了狂人、孔乙己、陈士成、华老栓、单四嫂子、闰土、杨二嫂等一系列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特别是阿Q,更分明是一个“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艺术典型。

  阿Q没有见过什么世面,他虽投降了革命党,但也绝没有什么夺取政权的观念和觉悟,所以他想到的只能是把秀才娘子的宁式床搬到土谷祠,而不是搬到什么公馆或别墅。诸如此类的艺术描写,真是个性化的绝妙之笔。不过,阿Q贪婪地占有财富和女人的享乐主义,却是许多人,甚至包括一些革命干部所共有的。共性包容了个性,个性反映了共性,共性和个性在阿Q这个艺术典型的身上,真正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3.以体裁家的姿态不断创新

  曾经有人称鲁迅是一位Stylist(体裁家),鲁迅认为这个批评是独具慧眼的。

  鲁迅从来“不相信‘小说作法’之类”的话,也从不按什么固定的程式去写作,他是在大量借鉴外国作品和我国的古典小说的基础上不断进行艺术创新的。他的《狂人日记》之所以被称为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它打破了中国传统小说注重有关有尾、环环相扣的完整故事和依次展开情节的结构方式,而以13则“语颇错杂无伦次”,“间亦略具联络者”的不标年月的日记,按照狂人心理活动的流动来组织小说。在艺术表现上,作家不是站在第三者的立场去描述主人公的心理状态,而是通过主人公的自由联想、梦幻,直接剖露他的心理;也不像传统小说那样,作者的叙述(介绍人物、铺陈情节、描写环境等)和作者对人物的心理描写之间界限分明,而是使作品中所有叙述描写都带有主人公的感情色彩,都渗透于主人公的意识活动之中。而《狂人日记》尤其富有创造性的尝试,小说“日记本文”采用了白话文体,却又精心设计了一个文言体的“小序”,从而形成了两个对立的叙述者(“我”与“余”),两重叙述,两重视点。白话语言载体里表现的是一个“狂人(非正常)的世界”,主人公却表现出疯狂中的清醒,处处显示了对旧有秩序的反抗;文言载体却表现了一个“正常人的世界”,主人公最后,成为候补(官员)。这样,小说文本就具有了一种分裂性,对立的因素相互嘲弄与颠覆、消解,形成反讽的结构。他借鉴了果戈理《狂人日记》的文体,但鲁迅的《狂人日记》“却比果戈理的忧愤深广”。

  鲁迅的小说篇篇不同,各具特色:《孔乙己》以人物的悲剧命运和环境的喜剧氛围,给读者留下了鲜活的印象;《药》的明暗两条线索,显示了艺术构成的才华;《一件小事》开头、结尾的杂文笔法,和中间叙事散文的笔调浑然天成……此外,表现在《呐喊》字里行间的那种观察的精细、想象的丰富、比喻的贴切以及讽刺、象征、对比和白描手法的运用,都成就了鲁迅小说的独家风格,具有征服人心的强大魅力。

  20年代沈雁冰(茅盾)对鲁迅小说有一个重要的评价:“在中国新文坛上,鲁迅常常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呐喊》里的十多篇小说几乎一篇有一篇新形式,而这些新形式又莫不给青年作者以极大的影响,必然有多数人跟上去试验。”

  4.白描的笔法:鲁迅是一位语言大师,他追求含蓄、简约、凝练的语言风格。他这样概括自己的经验:“我力避行文的唠叨,只要能够将意思传给别人,就宁肯什么陪衬也没有。”“要极省俭的画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人们经常提及的是《故乡》中那幅“神奇的图画”;“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仿佛绘画中用疏体笔法涂抹大色块,色彩单纯而浓重,同样取得强烈的效果。像《药》中对康大叔的动作描写、结尾的景物描写,《阿Q正传》中阿Q的心理活动描写等等,都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有的作品用抒情的笔调,如《故乡》、《社戏》、《风波》等,使作品具有浓郁的诗情画意。有的作品用冷峻的笔调,如《狂人日记》、《药》等,使作品表达的思想更有冲击性。有的作品用诙谐风趣的笔调,如《孔乙己》、《阿Q正传》用喜剧的色彩表达悲剧内容,使作品具有耐人寻味的特质。有的作品集揶揄讽刺于一体,如《端午节》、《白光》,增强了作品的批判效果。鲁迅小说的语言艺术,给读者多方面的艺术享受,令人常读常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6-21
很简单啊,即使自己很绝望,但鲁迅仍要为鼓起国民的希望而振臂呐喊,为的是惊醒“铁屋”中沉睡的人们,给青年以鼓励和希望,哪怕只是强作欢颜。
第2个回答  2019-03-19
于情于理,当时将令不主张消极。可以看看呐喊自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