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归因是人们对于他人或自身行为原因的推理过程。
2. 归因涉及观察者对他人行为或自身行为原因的解释和推理。
3. 归因是人们对于影响或解释行为的因素做出认知结论的过程。
4. 自Heider在1958年提出归因概念和理论以来,归因一直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热点。
5. 归因是人类的一种基本需求,每个人都有一套基于自身经验的行为原因与行为之间联系的看法和观念。
6. 归因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视角、自我价值保护、时间因素等。
7. 社会视角的差异导致对行为原因的解释有所不同。
8. 个体在涉及自我价值的事情归因中,会表现出自我价值保护的倾向。
9. 随着时间的推移,归因越来越倾向于将事件解释为情境性的原因。
10. 归因偏差是指在对他人或自身行为归因时,并不总是符合情理和逻辑的情况。
11. 归因偏差包括认知性偏差、动机性偏差和性别偏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