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珩事迹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6-02

著名科学家王大珩院士,作为中国光学的奠基人,对十七大寄予关注,强调科技工作者的创新使命。他高度评价胡锦涛的创新理念,认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对科技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王大珩一生致力于光学研究,曾因“两弹一星”功勋获殊荣,1997年,一颗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他的科研生涯中,创办了长春光机所,培养出众多光学技术人才,如上海光机所,长春理工大学,后者是中国唯一的光学专业院校,秉承“突出特色”和“两个三结合”的办学理念,造就了高质量的科技人才。


长春理工大学在王大珩的领导下,成为国家人才培养新模式实验区,他担任过学术委员会主任和名誉院长等职务,推动学术进步和国防科技实验室建设,为学校争取了博士授权和学科支持。学校发展成为光电技术特色鲜明的大学,王大珩院士对图书馆建设的贡献以及对科技发展规划的建议,如“863计划”和国防光学技术,都显示了他的深远影响力。


王大珩在国防光学领域有重大突破,如中子衍射晶体谱仪设计和遥感技术的发展。他的战略观点强调跨越创新和有所为有所不为,对中国航空工业和科技追赶国际水平起到了关键作用,如推动大型飞机发展战略。他在哈尔滨理工大学的领导下,倡导产学研结合,推动航空产业与高新技术战略产业的融合。


王大珩校长在黑龙江工学院的改革中,提出献身精神等要求,引入科研设备,重视人才培养和实践教育。他的清廉质朴和高尚品格,使学校师生深受感动,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哈科大的发展。王大珩院士的事迹和思想,将引导哈尔滨理工大学持续朝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迈进。




扩展资料

王大珩(1915.2.26─2011.7.21),男,原籍江苏吴县(今苏州市),生于日本东京。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应用光学家。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光学界的主要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开拓和推动了中国光学研究及光学仪器制造,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在雷射技术、遥感技术、计量科学、色度标准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是高科技863计划的主要倡导者,被称为“中国光学之父”。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99年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11年7月21日在北京逝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