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宋代基本国策的评价

是历史问题!中国近现代史,全面的分析

近古代中国的衰落——从宋朝国策说起

宋朝的国策归纳起来是以下几条:强干弱枝、守内虚外、重文轻武、农商并重。导致的后果是:造成了干强枝弱、内重外轻、文盛武衰的局面,但同时人民生活富足,朝廷财税收入极高。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应该有不少人知道,这是为了革除唐朝以来的兵制弊端(造成毁灭盛唐的安史之乱的原因之一,即为边防将领握有较大的兵权,尾大不掉),宋太祖加强了皇帝对作战军队的控制。同时,宋太祖实行更戍法,规定边防部队定期更换驻地,将领轮流到各地指挥,造成了“兵不知将,将不识兵”的局面(防止将领与士兵相处日久,抱成团造反),但这一举措矫枉过正,导致了宋朝军队战斗力的削弱。
同时,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构建了叠床架屋的官制,设置了大量的官(包括不少的闲官),也规定地方官定期轮换。这些举措也是矫枉过正了,导致宋朝政府行政效率的降低,也给后来的王安石变法增加了阻力。
强干弱枝的国策在宋太祖时基本确定,而守内虚外的国策在宋太宗时确定。
所谓守内虚外,主要指宋朝的正规军,接近半数集中驻防在京师附近,其余驻防边境的做法,这与宋太祖抑制武将兵权,防止地方分权的立国思想是一致的。还好,当时宋朝的最强大的敌人就是辽国,而宋辽两国于1004年冬订立了盟约,从此保持了将近120年的和平局面,而只是防备西夏用不了太多兵力。另外,在宋朝的河北地区(那里是广阔的平原,利于骑兵作战),宋朝政府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广泛的种植树木(并且种得不规则,列不成列、行不成行),同时大面积的修建鱼塘,开挖水渠、湖泊,努力制造不适合骑兵作战的地形。这种种工作使得宋朝在边疆的驻军不是很多,使它有条件实行守内虚外的政策。
守内虚外的做法使得大量军队置于天子脚下,利于皇帝对军权的直接控制(同时很好的防范驻边将领造反,防止类似安史之乱的事情发生),但也大大削弱了宋朝的防御力,无形中给边防增加了很大的压力。
宋太祖、太宗时,还是为了防止武将造反,采取了文人治军的国策。皇帝派兵打仗,从隋唐开始已经不使用兵符,到宋朝时,一张圣旨就可以调动军队。宋朝皇帝为了集权,通常委任文官担任各地驻军的最高军事长官。此时“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情况不复存在,遇到大一点的事,军队的长官都不敢自作主张,通通派出五百里加急的快马,将情况告知皇帝,请皇帝会同朝臣商议后定夺。
不止军事如此,地方行政也是“文人知州事”,与“文人知军事”一起,起到了扩大文官数量的效果。如此一来,宋朝时的科举中举人数大大多于唐朝,是唐朝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与此同时,宋朝极力贬低武人地位,比如:有一段很长的时期它规定士兵的脸上必须刺字。宋朝的“文人治军、重文轻武”的国策,造成了文盛武衰的局面,也直接导致了社会风气的大扭转,汉民族的尚武精神再一次衰退(上一次衰退在晋朝之时),这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农商并重这个国策没有太多东西可说,也是从宋太祖时开始施行的。
当时,宋太祖深知辽国强大,还不想过多的与之正面交锋,便提出用每十万贯钱买一个契丹人头的方法,激励国民。为了有足够的钱悬赏,宋政府大力开辟财源,一反千年来封建王朝的重农抑商的做法,实行农商并重的国策,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加上宋朝时航海技术的大发展,使得宋朝的关税收入较前边的朝代多出许多。

宋朝的政治体制大体沿袭唐朝的政治制度。但宰相不再由三省长官担任,而是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通称执政,与宰相合称“宰执”。宋朝的相权大幅萎缩,仅负责行政职能。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合称二府,掌文武大权。又设盐铁、户部、度支三司,主管财政大权,号称计省。这样三司、宰执、枢密使三权互相制衡,因此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宋朝还在御史台之外增设谏院和置谏官,这些都是监察机构,负责弹劾等事宜。

宋太祖建国初年,为加强皇权和军事阶层的稳定,决定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将领剥夺权利。建隆二年三月,宋太祖削去了都点检这个重要的禁军职位。同年七月,宋太祖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了武官的军权,禁军的领导机构改为殿前司和侍卫司,分别由殿前都指挥使、步军都指挥使和马军都指挥使(三帅)统领。但是,三帅无发兵之权。宋朝在中央设立枢密院来负责军务。枢密院直接对皇帝负责,其他任何官员都不得过问。而枢密院虽能发兵,却不能直接统军,这样就导致了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离。同时,宋朝经常更换统兵将领,以防止军队中出现个人势力。宋朝的兵力部署可谓“强干弱枝”“守内虚外”。宋朝的军队分为四种,即禁军、厢军、乡兵、藩兵。禁军是中央军,也是宋朝军队的主力。厢军是各州的镇兵,由地方长官控制。乡兵则是按机关抽调的壮丁。藩兵是防守在边境的非汉民族军队。

北宋中期以后对辽、西夏等国的战争,使得军事费用增加,对统兵将帅限制太多“权任轻而法制密”,将不专兵,动相牵掣,“元戎不知其将校之能否,将校不知三军之勇怯,各不相管辖,以谦让自任。”[12] 和军纪不明使宋军严重缺乏训练,终日“游戏于廛市间,以鬻巧诱画为业,衣服举措不类军兵”[13]“卫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给粮不自荷而雇人荷之。”[14]。张演评说:“宋朝之待武臣也,厚其禄而薄其礼。”[15]

南宋军队的主力为屯驻大兵以及三衙。屯驻大兵战斗力较强,多属私人召募部队,如岳家军,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之说。这时朝廷控制军队的能力已经弱化,枢密院的权责也逐渐缩小。绍兴十一年,韩世忠、岳飞等将领的兵权相继被削减。

宋代的农材赋役制度,大致延续中唐之后的两税法,但增加了丁税。而差役则甚为繁重造成人民负担,因此王安石变法时有免役法的推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7-20
宋朝历史上,统治集团的治国思想与方略与以往发生很大的转变,即长期贯穿着“崇文抑武”的原则,在这一原则的作用之下,其内政以及边防都深受影响,乃至于形成有宋一代独特的气象。目前,学界对此问题虽已有所关注,但因角度不同,尚缺乏专门的研究,故仍有进一步探究的必要。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专就宋朝“崇文抑武”治国思想与方略的形成加以论述。

一 “崇文抑武”概念的提出
关于宋朝历史上存在的“重文轻武”问题,早已为学者所提及,并几乎成为学界耳熟能详的概念。前辈著名学者邓广铭先生指出:“它(北宋)虽在实质上是‘依重兵而为国’,而在另一方面,它却又深恐,若使军权高于一切而无所制裁,则‘黄袍加身’的戏剧性事件可能还要继续演出。因此,它特别提高文职官员的地位,在王朝内外和举国上下都造成一种重文轻武的气势,把一些根本没有造反能力的士大夫压在将帅等类武职官员之上。”漆侠先生认为:“重文轻武的涵义是,重文事,轻武略,把文臣放在第一位,武将第二位,丝毫不重视养兵这一武事的最根本方面。” 邓广铭和漆侠两位先生的论述切中要害,抓住了这一突出的现象。黄宽重先生也指出:“宋代是中国历史变迁的关键。它不但是中国转化为近代型的时期,而且由于它重文轻武,声容盛而武备衰,是文武地位转变的重要时代。”不过,学术界虽对“重文轻武”的概念大致得到了认同,但对此仍有持不同看法者,甚至还有学者撰文对此提出了批评。
在以往提出的“重文轻武”概念中,学者都注意到宋朝重视文官及文事,轻视武将及武略这样的事实。但在一般阅读这一概念中“轻武”的语义时,往往也容易使人对“轻武”的理解加以延伸,认为宋朝有轻视武备乃至于军队之意。而军队从来是国家存在的重要保障,即使是再愚蠢的统治者也不可能忽视军队的重要性。因此,便有学者对此概念提出争论,指出:说宋朝“重文”符合实际,说“轻武”则不然。又列举宋太祖以下历朝重视军队、兵员庞大、军费惊人以及政治家几乎无不谈“兵”等等事实,认为宋最高统治者重用文臣,采取抑制武将的措施,是接受唐末五代的历史教训,恰恰是“惧武”,也是“重武”。因此,最后得出的结论为:宋朝是“重武”不是“轻武”。
基于宋代文官、武将之间权力失衡和大量抑制武将的具体事实,更重要的是宋统治者不仅仅是一般的重视文教事业和轻视武略,而是长期侧重于以意识形态化的儒家道德思想文化治国,有意抑制武将群体和武力因素在国家政治及社会生活中的影响,这种主导思想落实为治国方略,而贯穿于宋朝历史以及各个方面之中。因此,本人在前贤“重文轻武”认识的基础上,依据历史发生的实际全过程,提出“崇文抑武”的概念。本人认为提出“崇文抑武”之概念,不仅仅是改变了个别字眼,而是对“重文轻武”概念的发展,既可避免宋朝对军队及武备轻视的理解上的误解,又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宋朝的统治思想及治国方略,在更高的层面上透视当时“抑武”的动因及其影响。
综观宋朝历史,“崇文抑武”是一种极其突出的社会政治现象,提倡和贯彻者,非一朝一帝,也非一时权宜之计,而是宋王朝所采用的具有纲领性的治国思想与方略。它源于专制集权主义,反过来又推波助澜,强化了专制皇权。它还与“守内虚外”密切联系,意味着不仅凭借军队,而且凭着意识形态化的儒家的道德规范、纲常伦理来控制社会,维系世道人心,以求长治久安。
二 宋初“崇文抑武”治国思想的萌芽

如所周知,中唐开始的藩镇割据局面,至五代时进一步造成武夫跋扈、悍将称雄的后果。如以后宋太宗说:“自梁、晋已降,昏君弱主,失控驭之方,朝廷小有机宜,裨将列校,皆得预御坐而参议,其姑息武臣乃如此。”数十年间,王朝更替频仍,文官武将之间的关系严重失衡,割据局面愈演愈烈。正因为如此,当时社会上便形成了强烈的重武轻文风气,“五代以来,四方多事,时君尚武,不暇向学。”长期存在的这种武力左右政局的因素,其影响十分深远。西方学者也认为:“在960年以前,北方一直被一系列不稳固的、短命的军事政权所统治。正是在这一时期,军事力量决定着政治状态,并继续成为宋初几十年间的一个主要因素。”
在历经战乱的背景之下,通过兵变上台的宋王朝开国伊始,就遭到李筠、李重进等藩镇的武力抵抗。还有如王彦升在任京城巡检时,敢于夜闯宰相王溥家门,以索酒为名进行敲诈。此事虽有新贵漠视旧臣的意味,但连同二李造反的现象,都反映出武将积习已久的跋扈作风,是深层而严重的问题。结合历史的教训和自身的兵变经历,使宋太祖清楚地看到,政权面临的最大威胁便是拥兵自重的武将势力,朝野上下遂皆视武人及武力因素为动乱的根源所在。
于是,宋建国不久便采取一系列的“收兵权”措施,作为全力强化中央集权的核心任务,以重新确立天子的权威,这正是事物发展的逻辑结果。然而,单方面地收兵权,虽能收一时之效,却不能完全解决武将跋扈的社会根源,也无法铲除武人意识中追逐兵权的观念。惟有恢复并强化儒家意识形态化的道德规范,重振纲常伦理,以维系世道人心,才能控制社会。在此基础上矫正以往风气,在社会意识中铲除重武轻文的观念,也才能更大限度地稳定新生的统治秩序;同时,对以往长期存在的文臣、武将之间关系严重失衡的问题加以解决,才能在体制上牵制武将集团。从根本上杜绝来自武将势力及武力因素的危害,以求长治久安。因此,从宋太祖朝开始,便结合收兵权的目的,一方面对骄兵悍将逞强的状况进行整顿;另一方面则提高文官及士大夫的社会地位,提倡儒家道德伦理,培植崇文的社会风气。
宋太祖朝,对武将采取的直接打压手段,主要是通过“杯酒释兵权”以及“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更戍法”之类收兵权的举措,将功臣宿将罢为闲职,将藩镇的事权予以剥夺。与此同时,又提拔一批资历较浅的将领,分别担任军队要职。这样便压制、铲除了军阀拥兵自重的势头。
在提高文臣地位和权威,以对武将群体构成制衡机制方面,宋太祖也采取了诸多措施,概括而言主要有:
其一,在朝中重用文臣。先后重用赵普、薛居正、沈义伦、吕余庆及卢多逊等人为宰执,禁止将帅干预朝政。如建国之初,就任命赵普为枢密副使,以牵制武人出身的枢密使吴廷祚。以后,赵普独任宰相,更深受信任,“事无大小,悉咨决焉”。这就扭转了五代时枢密使欺压宰臣的局面;
其二,任用文官掌管地方。宋太祖称帝后,不断从中央派出文臣到各地任职,陆续取代原来藩镇手下的爪牙。赵匡胤对此的看法是:“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令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其三,注意保护文臣。宋太祖在宫廷之中立碑,告诫后世继承者勿杀文臣士大夫。如宋太祖亲信干将王彦升骚扰因宰相王溥而被逐出京师;宠将史珪诬陷国子监丞、知德州梁梦升迫害武将郭贵。宋太祖不仅没有治梁氏之罪,反而加以提拔,并继续令其留任。此事恰与以往史氏诬告大将张琼致死的结局形成反差;
其四,尊崇儒学。赵匡胤登基不久就下令扩修儒家先圣祠庙,亲自为孔子作赞文,并率群臣幸临国子监,拜谒孔庙。建隆三年又下诏对文宣王庙行使一品礼仪,在庙门两侧竖起16枝戟。宋太祖还公开要求武将学习儒经,“今之武臣,亦当使其读经书,欲其知为治之道也。”此举的目的在于宣扬儒家的君臣之道,和“崇文”的气象,而非一般性地鼓励武臣增进文化素养,或培植文人学子进入武将队列的意愿。这都向天下传递了尊儒重文的信息。宋人范祖禹对此评说道:“儒学复振,是自此始,所以启佑后嗣,立太平之基也”;
其四,重视科举制度。在宋太祖朝,不仅科举录取人数较以往扩大,而且开创“特奏名”先例,又固定“殿试”制度。宋人对此给予高度评价:“故圣朝广开科举之门,俾人人皆有觊觎之心,不忍自弃于盗贼奸宄”。
经历了五代兵乱的宋太祖,切身感受到的是武将对皇权的直接威胁,而对文臣、士大夫在认识上则更为放心,故其有:文官“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的看法。还有这样的记载:吴越王向宰相赵普私贿瓜子金十瓶,此事恰巧被宋太祖碰见,“帝叹曰:‘受之无妨,彼谓国家事皆由汝书生尔?’”因此,除采取以上措施外,宋太祖还有意做出崇尚文翰的姿态,如赵匡胤不仅自己读书,而且要求大臣赵普等也多读书,以便为天下做出表率。宋太祖曾公开表示:宰相须用读书人来做。
宋太祖朝的上述举措,无疑反映出在治国上已初步萌芽了“崇文抑武”的思想及方略。宋人陈亮甚至认为:“艺祖皇帝用天下之士人,以易武臣之任事者,故本朝以儒立国。而儒道之振,独优于前代。”xxi当然,宋初脱胎于五代,又处于统一四方之时,尚不可能完全以儒立国,也不可能忽视武将的作用。故其所为的宗旨,更大程度上乃在于将过低的文臣地位提升和提倡“儒道”。
第2个回答  2010-07-21
近古代中国的衰落——从宋朝国策说起

宋朝的国策归纳起来是以下几条:强干弱枝、守内虚外、重文轻武、农商并重。导致的后果是:造成了干强枝弱、内重外轻、文盛武衰的局面,但同时人民生活富足,朝廷财税收入极高。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应该有不少人知道,这是为了革除唐朝以来的兵制弊端(造成毁灭盛唐的安史之乱的原因之一,即为边防将领握有较大的兵权,尾大不掉),宋太祖加强了皇帝对作战军队的控制。同时,宋太祖实行更戍法,规定边防部队定期更换驻地,将领轮流到各地指挥,造成了“兵不知将,将不识兵”的局面(防止将领与士兵相处日久,抱成团造反),但这一举措矫枉过正,导致了宋朝军队战斗力的削弱。
同时,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构建了叠床架屋的官制,设置了大量的官(包括不少的闲官),也规定地方官定期轮换。这些举措也是矫枉过正了,导致宋朝政府行政效率的降低,也给后来的王安石变法增加了阻力。
强干弱枝的国策在宋太祖时基本确定,而守内虚外的国策在宋太宗时确定。
所谓守内虚外,主要指宋朝的正规军,接近半数集中驻防在京师附近,其余驻防边境的做法,这与宋太祖抑制武将兵权,防止地方分权的立国思想是一致的。还好,当时宋朝的最强大的敌人就是辽国,而宋辽两国于1004年冬订立了盟约,从此保持了将近120年的和平局面,而只是防备西夏用不了太多兵力。另外,在宋朝的河北地区(那里是广阔的平原,利于骑兵作战),宋朝政府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广泛的种植树木(并且种得不规则,列不成列、行不成行),同时大面积的修建鱼塘,开挖水渠、湖泊,努力制造不适合骑兵作战的地形。这种种工作使得宋朝在边疆的驻军不是很多,使它有条件实行守内虚外的政策。
守内虚外的做法使得大量军队置于天子脚下,利于皇帝对军权的直接控制(同时很好的防范驻边将领造反,防止类似安史之乱的事情发生),但也大大削弱了宋朝的防御力,无形中给边防增加了很大的压力。
宋太祖、太宗时,还是为了防止武将造反,采取了文人治军的国策。皇帝派兵打仗,从隋唐开始已经不使用兵符,到宋朝时,一张圣旨就可以调动军队。宋朝皇帝为了集权,通常委任文官担任各地驻军的最高军事长官。此时“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情况不复存在,遇到大一点的事,军队的长官都不敢自作主张,通通派出五百里加急的快马,将情况告知皇帝,请皇帝会同朝臣商议后定夺。
不止军事如此,地方行政也是“文人知州事”,与“文人知军事”一起,起到了扩大文官数量的效果。如此一来,宋朝时的科举中举人数大大多于唐朝,是唐朝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与此同时,宋朝极力贬低武人地位,比如:有一段很长的时期它规定士兵的脸上必须刺字。宋朝的“文人治军、重文轻武”的国策,造成了文盛武衰的局面,也直接导致了社会风气的大扭转,汉民族的尚武精神再一次衰退(上一次衰退在晋朝之时),这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农商并重这个国策没有太多东西可说,也是从宋太祖时开始施行的。
当时,宋太祖深知辽国强大,还不想过多的与之正面交锋,便提出用每十万贯钱买一个契丹人头的方法,激励国民。为了有足够的钱悬赏,宋政府大力开辟财源,一反千年来封建王朝的重农抑商的做法,实行农商并重的国策,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加上宋朝时航海技术的大发展,使得宋朝的关税收入较前边的朝代多出许多。

宋朝的政治体制大体沿袭唐朝的政治制度。但宰相不再由三省长官担任,而是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通称执政,与宰相合称“宰执”。宋朝的相权大幅萎缩,仅负责行政职能。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合称二府,掌文武大权。又设盐铁、户部、度支三司,主管财政大权,号称计省。这样三司、宰执、枢密使三权互相制衡,因此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宋朝还在御史台之外增设谏院和置谏官,这些都是监察机构,负责弹劾等事宜。

宋太祖建国初年,为加强皇权和军事阶层的稳定,决定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将领剥夺权利。建隆二年三月,宋太祖削去了都点检这个重要的禁军职位。同年七月,宋太祖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了武官的军权,禁军的领导机构改为殿前司和侍卫司,分别由殿前都指挥使、步军都指挥使和马军都指挥使(三帅)统领。但是,三帅无发兵之权。宋朝在中央设立枢密院来负责军务。枢密院直接对皇帝负责,其他任何官员都不得过问。而枢密院虽能发兵,却不能直接统军,这样就导致了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离。同时,宋朝经常更换统兵将领,以防止军队中出现个人势力。宋朝的兵力部署可谓“强干弱枝”“守内虚外”。宋朝的军队分为四种,即禁军、厢军、乡兵、藩兵。禁军是中央军,也是宋朝军队的主力。厢军是各州的镇兵,由地方长官控制。乡兵则是按机关抽调的壮丁。藩兵是防守在边境的非汉民族军队。

北宋中期以后对辽、西夏等国的战争,使得军事费用增加,对统兵将帅限制太多“权任轻而法制密”,将不专兵,动相牵掣,“元戎不知其将校之能否,将校不知三军之勇怯,各不相管辖,以谦让自任。”[12] 和军纪不明使宋军严重缺乏训练,终日“游戏于廛市间,以鬻巧诱画为业,衣服举措不类军兵”[13]“卫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给粮不自荷而雇人荷之。”[14]。张演评说:“宋朝之待武臣也,厚其禄而薄其礼。”[15]

南宋军队的主力为屯驻大兵以及三衙。屯驻大兵战斗力较强,多属私人召募部队,如岳家军,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之说。这时朝廷控制军队的能力已经弱化,枢密院的权责也逐渐缩小。绍兴十一年,韩世忠、岳飞等将领的兵权相继被削减。

宋代的农材赋役制度,大致延续中唐之后的两税法,但增加了丁税。而差役则甚为繁重造成人民负担,因此王安石变法时有免役法的推行。

在宋朝建立之初,为使宋王朝能长治久安,而不致成为继五代后的第六个短命的王朝,宋太祖赵匡胤除了致力于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之外,还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方针,大力实施“强干弱枝”政策。为防止武将篡弑重演,太祖以“杯酒释兵权”解除了大将对军队的控制,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提倡文人典军,严禁武人干政。取消禁军最高统帅殿前都点检、副都点检职务,朝廷设枢密院掌管凋动军队,但无统兵权。三帅统兵权和枢密院调兵权职责分明,相互制约,直接对皇帝负责。军队实行更戍法,定期换防,将帅常调,以防止官兵“亲党胶固”。另外,宋沿袭唐制,又大力削弱宰相(中书令)实权,宰相下设数名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以分其军、政、财三权,使宰相无法独揽大权,这样就使皇帝掌握的权力超过了历代王朝。为消除藩镇割据的局面,对独霸一方的节度使,采取“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的方法。逐步从地方调回都城任闲职,其原领州郡由朝廷控制,委任文官任知州、知府,直接对朝廷负责。
但重文轻武的结果却造就了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软弱无能的朝代,从宋太祖赵匡胤开始,对外侵一味忍让造就,造成大量国土流失,人民游离失所。最后发展到连皇帝都被别人捉了。
当今社会要引以为戒,重文固然重要,但武决不可轻。
第3个回答  2010-07-20
在宋朝建立之初,为使宋王朝能长治久安,而不致成为继五代后的第六个短命的王朝,宋太祖赵匡胤除了致力于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之外,还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方针,大力实施“强干弱枝”政策。为防止武将篡弑重演,太祖以“杯酒释兵权”解除了大将对军队的控制,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提倡文人典军,严禁武人干政。取消禁军最高统帅殿前都点检、副都点检职务,朝廷设枢密院掌管凋动军队,但无统兵权。三帅统兵权和枢密院调兵权职责分明,相互制约,直接对皇帝负责。军队实行更戍法,定期换防,将帅常调,以防止官兵“亲党胶固”。另外,宋沿袭唐制,又大力削弱宰相(中书令)实权,宰相下设数名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以分其军、政、财三权,使宰相无法独揽大权,这样就使皇帝掌握的权力超过了历代王朝。为消除藩镇割据的局面,对独霸一方的节度使,采取“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的方法。逐步从地方调回都城任闲职,其原领州郡由朝廷控制,委任文官任知州、知府,直接对朝廷负责。
但重文轻武的结果却造就了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软弱无能的朝代,从宋太祖赵匡胤开始,对外侵一味忍让造就,造成大量国土流失,人民游离失所。最后发展到连皇帝都被别人捉了。
当今社会要引以为戒,重文固然重要,但武决不可轻。
第4个回答  2010-07-28
宋太祖赵匡胤篡夺北周政权,建立宋王朝以后,采纳了赵普的建议:“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将政权、财权和兵权全部收归中央。为了加强专制,赵匡胤对中央官僚的权力大加限制。为了削弱宰相的权力,规定军事行政权由枢密院掌握,财政权几三司使掌握。从此宰相的权力只限于一般行政而已。另外又设参知政事、枢密副使三司副使作为宰相、枢密使、三司使的副职。枢密院和中书对掌大权,号称“二府”;三司使则称为“计相”。枢密院、三司使的权力是和宰相不相上下的。枢密使和统兵的高级将领互相牵制,高级将领虽统率军队,有握兵之权,但却无调兵之权;枢密院虽有调兵之权,但又不能统领军队。这就使得枢密使或高级将领都不能单独调兵遗将发动军事政变了。
此外,宋政府还特地提高给事中、谏议大夫等台谏官的地位,不再作为宰相管辖下的属官。宋真宗天禧年间(1017—1021年),又设立了谏院,脱离宰相而独立,其权势和地位与宰相等,以监察百官。谏院可以任意弹劾执政大臣,而不一定要有实据,称为“风闻弹人”。如果弹劾不符事实,谏院官员也不必受到惩罚。
地方官吏的选置,宋太祖也进行了改革。他专用文臣知州事,州官人选,概用文人。使得州郡升官不能统兵逞强,据地自雄。这就是所谓“兴文教,抑武事”。因而,重文轻武就成为宋代政治上的一大特色。宋仁宗时,蔡襄曾这样说:
今世用人,大玄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郡,文士也。
宋太祖认为,“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联今用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十之一也。”用其所长文臣代替武官主管藩镇,即使这些文臣全部都贪污,也远远不及一个武将拥兵叛乱祸害深重。唐末以来,“士大夫忠义之气”至于五季,变化殆尽。为了拨乱反正,巩固中央集权,赵匡胤大力提倡文治,抑制武职。为了选拔大批文人才士,充实刚刚建立起来的庞大官僚机构,宋代统治者实行并发展了隋唐所创设的科举选官制度。
宋代的科举制,既继承了隋唐时的传统经验,也制定了一些新制度,使之具有自己的特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