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是如何分类的?有哪些特点

如题所述

1. 微生物的分类依据包括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生态习性、血清学反应、噬菌反应、细胞壁成分、红外吸收光谱、GC含量、DNA杂合率、核糖体核糖酸(rRNA)相关度和rRNA的碱基顺序。
2. 形态特征的分类包括个体形态(如细胞形状、大小、排列等)、培养特征(如菌落和菌苔的性状)、生理生化特征(如能量代谢、对氧气的要求、营养和代谢特性)和生态习性(如生长温度、酸碱度等)。
3. 生理生化特征的分类包括能量代谢(如利用光能还是化学能)、对氧气的要求(如专性好氧、兼性厌氧等)、营养和代谢特性(如所需碳源、氮源的种类等)以及噬菌反应。
4. 生态习性的分类包括生长温度、酸碱度、嗜盐性、致病性、寄生、共生关系等。
5. 血清学反应的分类是通过抗血清鉴定微生物的特异性血清学反应来确定未知菌种、型或菌株。
6. 噬菌反应的分类是根据噬菌体与待鉴定微生物是否发生特异性的血清学反应来确定未知菌种、型或菌株。
7. 细胞壁成分的分类包括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成分,以及链霉菌属和霉菌细胞壁的特征。
8. 红外吸收光谱的分类是通过测定微生物细胞的化学成分来了解微生物的化学性质。
9. GC含量的分类是通过测定DNA中鸟嘌呤和胞密啶的摩尔百分比来了解微生物的亲缘关系。
10. DNA杂合率的分类是通过测定DNA的碱基顺序来判断微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11. 核糖体核糖酸(rRNA)相关度的分类是通过rRNA的同源性来揭示微生物的亲缘关系。
12. rRNA的碱基顺序的分类是通过测定rRNA的碱基顺序来作为细菌分类学的标记。
13. 核糖体蛋白的组成分析是通过比较核糖体蛋白的种类及其含量来将被鉴定的菌株分为若干类群,并绘制系统发生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