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欣赏和解读顾城的诗

如题所述

顾城是生活在信仰与怀疑中间的人。确信与对确信的否定,时刻捕获着他,他的任性与他所遭遇的现实,主观意愿与客观事实………生存维度和许多人一样,不同的,只是对待这些维度的一种姿态。
他的姿态是遥远的、招摇着,但心灵却始终如此剔透,所以,他的意象也始终是如此剔透,却又因招摇而显得如此生活活泼……所以,他的意象能够在心灵里安安稳稳顺顺当当而不落于晦涩荒诞(注意,是意象本身,指所使用的那些词语,而不是诗歌本身。),也不落入凡俗事物之手,始终以一种姿态的招摇与心灵之剔透来写下文字。
他前期的诗里,所用的意象虽然是跳跃,但却始终服从于情绪秩序,受心灵的设定与限制。要表明的与用以来达到这种表明的策略间,存在着张力,但终于是能够达到妥协与和解。
顾城虽然受国外现代诗风影响不小,但在意象之使用上,终是很少用那些湿冷粘稠的意象,不负载过于晦涩的暗示意义,也没负载集体无意识一样的历史厚重度,也少有象征的泛滥成灾:都是如此自然分明的清新闪现于心灵之中。而,他的朦胧之名,不在于意义的晦涩,也不在意象之晦涩,而在于意象的跳跃产生出的陌生触感:即意象与意象之间的组合方式。所以,他的诗歌之朦胧,也不是把握“意义”上的难度
,而是从一种感觉把握上的不确定……与其说它是谜语,倒不如说这是一种不符合熟悉常规的表述方式,如用一种不为人所熟悉的方式站立的一棵树:要熟悉它,必须找到切入点。
把握一棵树的姿态,是靠常识?靠直觉?靠判断?还是靠思辩?而切入顾城的诗,又到底该以怎样的方式?唤醒形象?意识引导?深入森林深处的那一楼台:象征森林与修辞城市。
《远和近》,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这首诗很像摄影中的推拉镜头,利用“你”、“我”、“云”主观距离的变换,来显示人与人之间习惯的戒惧心理和人对自然原始的亲切感。
这组对比并不是毫无倾向的,它隐含着“我”对人性复归自然的愿望。
——顾

【鉴赏一】
《远和近》虽只有短短的六句,却容纳了对历史反思的丰富内涵。“远”、“近”:是物理距离概念,这是客观存在,有科学的衡量标准。但在情感作用下产生的心理距离却不同,“远”可以变“近”,“近”可以变“远”。诗中用“你”、“我”、“云”心理距离的变换,曲折地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戒备以及诗人对和谐、融洽的理想人际关系的向往、追求。
诗中的“你”、“我”、“云”三个意象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你”、“我”都生活在客观现实中、同属于社会的组成人员,“云”则象征着美丽淳朴的大自然。“你看我时很远”,这是地近心远,“咫尺天涯”:“你看云时很近”,这是地远心近,“天涯若比邻”。诗人这种“人远天涯近”的辩证感情方式已成为人审美理想的发展的方式,即“由客体的真实,趋向主体的真实,由被动的反映,趋向主观的创造。”
这首诗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匠心独运,给人的印象是:自然而不自然,工巧而不矫饰。
【鉴赏二】
《远和近》一诗,是诗人对不正常生活的本质发现。此诗初发表时,被视为难懂的怪诗。按照当时僵化的阅读方式,人们已被习惯钝化的思维模式,此诗确实难于解读。因为在目光可视之间,你与我的距离不可能远于你与云的距离。可诗人为什么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呢?原因是诗人所写的是一种非正常的生活,是一种被扭曲了的人际关系。在这扭曲了的关系中,一切都颠倒了。本应相亲相近的人与人的关系,由于心的阻隔而疏远了,显得那么孤寂而不可接近;因为人际关系的疏远,人与自然反而拉近了距离,显得十分亲近。也许,正是由于人与自然的亲切可近,更进一步显示出人的孤寂;也许,正是这孤寂,常使顾城想到梦的天国。可顾城应该知道,在这个充满矛盾的世界上,梦的天国是不存在的。
【鉴赏三】
这首诗是朦胧诗里非常著名的诗篇,是被许多人传诵的诗歌。
在诗歌中顾城表达了人对于远近的哲理思考,人和自然,人和人的关系。
这种关系充满了一种辨证的距离、一种美和对爱的得失的痛苦。近处的爱人却是远在天边,天上的云却在心灵近处。爱人可近却不可能真正地接近,自然被隔离在远方却在爱人的心旁。
诗歌里表现出一种透明的美、纯净的美、神奇变幻的美,带有一种痛苦的思辩地忧伤。
顾城说他想“用心中的纯银,铸一把钥匙,去开启那天国的门,向着人类。”可是“时间的马,累倒了。”即使在他最好的美丽诗篇里,他的悲伤和失望也淡淡地透露出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7-30
顾城是生活在信仰与怀疑中间的人。确信与对确信的否定,时刻捕获着他,他的任性与他所遭遇的现实,主观意愿与客观事实………生存维度和许多人一样,不同的,只是对待这些维度的一种姿态。 他的姿态是遥远的、招摇着,但心灵却始终如此剔透,所以,他的意象也始终是如此剔透,却又因招摇而显得如此生活活泼……所以,他的意象能够在心灵里安安稳稳顺顺当当而不落于晦涩荒诞(注意,是意象本身,指所使用的那些词语,而不是诗歌本身。),也不落入凡俗事物之手,始终以一种姿态的招摇与心灵之剔透来写下文字。 他前期的诗里,所用的意象虽然是跳跃,但却始终服从于情绪秩序,受心灵的设定与限制。要表明的与用以来达到这种表明的策略间,存在着张力,但终于是能够达到妥协与和解。 顾城虽然受国外现代诗风影响不小,但在意象之使用上,终是很少用那些湿冷粘稠的意象,不负载过于晦涩的暗示意义,也没负载集体无意识一样的历史厚重度,也少有象征的泛滥成灾:都是如此自然分明的清新闪现于心灵之中。而,他的朦胧之名,不在于意义的晦涩,也不在意象之晦涩,而在于意象的跳跃产生出的陌生触感:即意象与意象之间的组合方式。所以,他的诗歌之朦胧,也不是把握“意义”上的难度 ,而是从一种感觉把握上的不确定……与其说它是谜语,倒不如说这是一种不符合熟悉常规的表述方式,如用一种不为人所熟悉的方式站立的一棵树:要熟悉它,必须找到切入点。 把握一棵树的姿态,是靠常识?靠直觉?靠判断?还是靠思辩?而切入顾城的诗,又到底该以怎样的方式?唤醒形象?意识引导?深入森林深处的那一楼台:象征森林与修辞城市。 《远和近》,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这首诗很像摄影中的推拉镜头,利用“你”、“我”、“云”主观距离的变换,来显示人与人之间习惯的戒惧心理和人对自然原始的亲切感。 这组对比并不是毫无倾向的,它隐含着“我”对人性复归自然的愿望。
(受字数限制,以上供参考。)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