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的
传统节日为例。诸如中国的传统节日,上半年有寒食节、清明节、上巳节、端午节;后半年为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元旦、除夕、春节。
首先,传统节日中的数字文化,“一”,一般为大数,诸如老子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诸如春节;九九归一;“二”是偶数,对称,有对称美,诸如二月二龙抬头;“三”是多数,三生万物;“四”,此数字与“死”谐音,不吉利;“五”是个至尊之数,
易经中乾卦有“九五爻”,爻辞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所谓“
九五至尊”,可见五是个阳魁之数,诸如“五月五,端午节”;“六”为大顺;“七”为长生数,万物化生,诸如“七月初七七夕节”;“八”在现代看来是一个很吉利的数字,意为发一发,其实在古代八乃阴数,有闰七不闰八,闰八见刀杀之说,一般古代杀人,也在八月以后,所谓秋杀,要顺应天意;“九”为阳数,是至尊数,诸如
故宫的殿为9999间,送玫瑰为9朵,99朵,999朵,等等,诸如“九月九,重阳节”;“十”虽然有十全十美的美意,但是水满则溢,月满则亏的道理,不能满。一般节日中没有带十的。
其次,传统节日主要集中在后半年,因为中国是一个农耕文明为主的国家,春播,夏长,秋收,冬藏,要符合四时节气的变化,因此在农忙季节一般节日较少,因此节日主要集中在下半年农闲之时。加之,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以粮食为主,有春荒之说,除夕、春节、正月十五之后可吃的东西比较少,还要留种,保证来年的丰收。
再次,中国的传统节日,是经过千百年来文化的传承和积淀,一个一个形成的,一直传承至今。诸如,寒食节与介子推有关系,五月端午与
屈原有关系,七月七与神话故事有关系,等等、总之,
中国的节日之多,以传统的居多,建国后,与世界接轨,加入了一些世界性的节日,诸如“五一国际劳动节”,还有一些国家纪念意义的节日,诸如“国庆节”“建军节”,还有对教师的重视的节日,还有对护士重视的节日,还有对国家安全的节日,还有对环境安全的节日,等等。
节日的出现是对某些人,某些事件,某些大事,或者提请大家注意的,等等。它是一个从古至今的量的积累,有古有今,有中有外,所谓古今中外,因此中国的节日之多也就不足为怪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