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横流,岁月成碑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1
    费尔南多·佩索阿曾有言:“我们活过的刹那,前后皆是暗夜。”被誉为“传记文学之王”的斯蒂芬·茨威格运用客观又浓墨重彩的笔触,勾勒历史的特写镜头,从一个新的角度切入,生动刻录下14个引爆寰宇、影响人类历史命运的巅峰时刻。这些鲜为人知的历史,跨越时空地域的界限,十四幅历史微观画共同集结成了一幅让后人高山仰止的“群星闪耀”图景。

    星海横流,岁月成碑。在一个民族内,往往需要100万人的铺垫才能产生一位天才。人类群星闪耀的时刻、一个真正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的登场,必然伴随着漫长时光的无谓荒逝。茨威格认为:“虽然历史是一切时代最伟大的诗人和演员,然而他也绝非一个毫不懈怠的创造者”。如果没有平行世界,这些瞬间可能只如昙花一现般稍纵即逝,也可能只是一个决定、一个闪念、一次机遇,或偶然,或必然,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只是瞬息的闪耀,却正是这种个人意识与历史宿命的碰撞,宛若粲丽的星辰一般永远散射着亘古的光辉,璀璨而不渝地普照着空幻的暗夜。所谓“时势造英雄”,历史是一场漫长的无谓岁月,日光之下,并无新事,而每个人又在书写着历史。茨威格笔下选取的十四个历史人物,用生命引爆了最具历史意义的时刻,十四篇历史特写中那些“充满戏剧性和命运攸关的时刻”像一条分水岭,横亘在无垠的历史长河的拐点,产生了超越时间的影响,改变着世界历史的走向乃至人类文明的命运。成败往往只在一瞬之间,决定性的瞬间总是悄无声息地爆裂,当决定命运的时刻降临,犹豫就会败北:一扇遭人遗忘的凯尔卡门,竟阴差阳错地改变了历史;格鲁希元帅一瞬间的犹豫,让拿破仑二十年的心血瞬间化为乌有,帝国毁灭,英才没落,一个庸人在一瞬间成了拿破仑命运之船的掌舵之刃;西班牙探险家巴尔沃亚,不朽的出逃者,拥有者第一双看到太平洋的眼睛,却因不公的判决而永远地闭目;江郎才尽的作曲家韩德尔于濒临落魄之际从一首诗中获得灵感,灵魂得以救赎,传世圣乐《弥赛亚》流芳百世;歌德病中与少女的一段意外邂逅,创作进入了由悲痛欲绝到安宁平和的境界,一首《玛丽恩巴德悲歌》成为千古绝唱;历史仅在一夜之间赋予鲁热几个时辰的不朽天赋,或许只是为了让《马赛曲》的革命之音带给法国胜利与自由,带给世界热情与死亡;开发了加利福尼亚的苏特尔最终竟葬送在了暴民手中,国王沦为乞丐,缔造者成了疯子,一场持续四年、浩浩汤汤的“淘金热”就此归于沉寂;生死之际,枪响前的一道赦免令主宰了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生与死,倘若没有“最后一秒钟营救”这戏剧性瞬间的上演,便没有生命的觉醒;托尔斯泰出逃的决定使得他萧索而低微的命运无陨于他的伟大,生命虽已凋零,永世的灵魂却属于全人类……穆罕默德二世、韩德尔、列宁、 菲尔德等人的成功,亦或是拿破仑、斯科特、威尔逊的失败,这条古老的经验一次次在历史中得到印证。历史恰如人生,抱憾的心情无法使业已失去的一瞬重返,绝无仅有的一小时所贻误的,千载再难赎回。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一世庸才,一夜天才,人类的历史在关键的一瞬间就可以被改写,所有命运的捉弄或眷顾,似乎早已注定。而人类又何以群星闪耀?是历史宿命的安排,更是因为谱写历史的人类身上所展现出的创造力和伟大精品格。菲尔德,用冒险精神和信念,让欧美实现了越洋电话;鲁热因创造《马赛曲》时灵感的突然迸发而闪耀;滑铁卢战役和拿破仑的命运,因平庸者的短见和畏惧而改写。如若没有这永恒不变的追求生命真谛、宇宙奥秘的执着,没有永不满足、不安现状的激情,没有质疑、反叛、为真理和信念献身的勇气、挑战与冒险精神,就没有一次次壮烈的历史瞬间和磅礴的史诗。人类与命运的抗争,是西方文学永恒的母题。英雄被命运支配,终究抵不过宿命,但他们的抗争。痛苦和赎罪,却体现了可贵的不屈精神。每个人都是宇宙中的一个个体,人活一世,总要最大限度地挥洒热情,体验生命,责问天意。“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历史是真正的诗人和剧作家,当列宁踏上飞驰的列车,当斯科特开始向南极进发,当陀斯妥耶夫斯基走上刑场,谁都无法预料下一秒命运会如何上演,是死亡还是荣耀?然而,正是命运的不可测,给了人类选择命运的机会,纵使逆转只在一瞬间,却也使得个体意志得以与历史宿命相抗衡。犹豫,是命运的桎梏。“命运鄙视地把畏首畏尾之人拒之门外。命运——这世上的另外一位神灵,只愿意用热烈的双臂把勇敢者高高举起,送上英雄们的天堂。”闪耀瞬间的创造者并非凭借过人的天赋和天时地利人和,最重要的是面对命运的未知,要有足够的魄力去披荆斩棘,足够多的勇气去坚持斗争,总是失败,亦值得歌颂。虽败犹荣,虽死犹生。在卓越的对抗中,斯科特壮烈的死亡可以生出新的生命,一次毁灭也可以生出攀登高峰的奋起意志。无论碌碌一生还是功成名就,我们的生命中都曾有过短短一瞬的璀璨时刻,且我们都需要这种时刻,因为它是我们内心与生活共振时发出的最强震颤,是最和谐也最精彩的片段。《人类群星闪耀时》不仅仅是对历史遗风的凭吊,更是对“万物之灵长”的人类之伟大创造力的感怀。正是这些倔强地饱经磨难的寒星才使人类的良知还不致泯灭,才使得人类正义与自由的火焰越过漫漫长夜而不致窒息。一扇忘关的小门,颠覆了拜占庭帝国千年文明;一秒钟的犹豫,葬送了拿破仑的伟大事业;一个大胆的设想,缩短了两大洲的距离;一辆封闭的列车,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历史用永恒的瞬间组成瞬间的永恒,“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梁启超的言论不无道理。历史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历史不提供必然性,而是提供可能性,也许某一事件的发生是必然,但偶然决定了它会在何时、以何种形式发生。这种个体命运与时代潮流的相互碰撞,就像亿万光年中星系爆炸的时刻,短暂,却又明媚闪耀,这具有历史性的时刻一旦出现,就构成了历史。“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年富力强时发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人类文明经历过几千年的洗礼,一次次地流光溢彩,而我们每个人都是浩瀚星空中独一无二的星辰。我们等待着、深深领受着那些意想不到的奇迹,等待漫长岁月里的狂风乍起,等待彗星划破天际的一瞬,正是这短短一瞬的时刻,成就了存在的价值,值得我们用生命去铭刻。在历史中,这个时刻将会是——人类群星闪耀时。注释:[奥]斯蒂芬·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梁锡江译,江苏: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9年04月,第6页[奥]斯蒂芬·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梁锡江译,江苏: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9年04月,第278页[奥]斯蒂芬·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姜乙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9年06月,第534页[奥]斯蒂芬·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姜乙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9年06月,第34页参考文献[1]朱坤容:瞬间的永恒——读茨威格《人类的群星闪耀时》,民主与科学[J],2004年05期[2]赵宁子:壮丽的毁灭,心灵因此而高尚——茨威格《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导读,《语文月刊》[J],2007年10期[3]周佩红:向茨威格致敬,作家[J],2007年11期[4]鲍尔吉·原野:眼界,现代青年[J],2009年08期[5]肖北庚:历史偶然性及其成因,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J],1994年03期[6]易宁、王羽飞:《J.B.伯里的历史偶然性观念》,史学史研究[J],2017年01期[7]万霞灿:论法的精神——关于自由、权利分立和制衡,法制博览[J],2017年02期[8]触摸历史的灵魂——《人类群星闪耀时》荐读,读写月报[J],2018年29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