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辈人的育儿观念,现在的父母还能做到吗

如题所述

相信每个家长都是深深爱着自己的孩子,有人爱孩子是希望孩子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走,认真给孩子铺好道路就是爱,有的人表达爱的方式是将好吃好喝好玩的留给孩子。

有的人这么认为,觉得90后是属于自私的一代,因为这代人眼中没有家长,没有下一代,他们不再像上一代一样事事为了孩子着想,好吃好喝好玩的都给孩子。

所以这一代的家长不会因为有了孩子而改变自己现有的生活,他们认为自己的快乐更为重要。那么不同时代出生的家长对待孩子的表现是不一样的。

50后的家长:

对于50后老一辈而言,他们上山下乡,吃苦受累,没有怎么享受过生活,对于一切好吃好喝好玩的,都十分的珍惜,所以每次在遇到好东西的时候,都会舍不得用,舍不得吃,只希望能够留给下一代,看着孩子们吃喝得开心,自己也会从他们的身上感到开心和快乐。

经常能够看到,在过年过节的时候,爷爷奶奶,拿出藏了好久的东西,让孩子们、孙子辈们好好的吃,有一些更是临近保质期,甚至是已经过期的,这些看似不是很好的东西,却是老人们宝贝了好久的,只希望能够留给下一代。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一切的物品,都很难得,粮票、油票,才能够换购生活的必需品,如果家中的孩子众多,很多时候是不能吃饱饭的,因此这样的饥饿意识,在家长的潜意识中慢慢的根深蒂固,生怕会把孩子给饿着,于是渐渐的想把好吃的带给或者留给孩子吃,自己舍不得吃。

在这代家长眼中,凡事以别人为重,自己放在最后,一生都在为了别人而奉献,孩子没长大的时候,为了孩子而考虑,孩子长大了,为了孙子辈考虑。

70后的家长:

这个年代的家长,在生活水平上已经大大的提高了,解决了基本的吃穿问题,所以他们对于生活的苛刻,已经不像上一代人,这个年代的人遇到了好吃好喝好玩的,会愿意先给孩子。

但是如果遇到孩子不愿意接受,孩子不吃,他们不会将物品放到过期,这代人对于子女们的爱,已经不像50后那样,凡事舍不得,开始懂得享受,而不是一味为子女付出。

因为生活水平会越来越好,当时爸爸就说不会的,因为我们这一代都被家长宠坏了,很自私,对孩子也不会像他们一样全部付出,我当时心里还不服气,现在当了妈妈,再回想爸爸的话,说得真的很对很对。”

90后家长:

90后是在网络上长大的一代,他们因为计划生育,从而大部分人都是独生子女,集着万千宠爱,这代人更有自己的想法,更愿意为了自己的个人意愿去行事,做事更加的不考虑后果,比较有自我意识,如果说70、80后辞职也许是为了更好的工作机会、薪资等,而90后辞职可能只是因为心情,是为了自己的理想还有兴趣点,

因此这代人虽然也会疼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已经不像之前几代的人,不会为了孩子而去对自己进行苛待。更不会为了孩子而舍不得让自己吃吃喝喝,他们会认为大家都是第一次做人,第一次做家长,为何要相让。

90后父母心态上好很多,有个宝宝后,逛街的时候还是会想给宝宝买什么东西的,但是不会委屈自己。他们觉得爱自己才是终生浪漫的开始,只有好好的爱自己了,才能去爱别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7-23
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两代人所经历的时代文化、教育观念差异太大了,这导致了育儿方法上的差异,有了差异就会产生矛盾,如果矛盾处理不当,甚至会将简单的小差异升级为家庭矛盾。

这里我想告诉大家,我们与老人相处,需要相互理解,年轻人更应该多一些地去理解老人,就像你现在更多的在体谅自己的孩子一样,因为你知道孩子这些都不懂需要耐心教导,老人其实也是一样的,需要我们耐心的去沟通。

提到跟老人沟通,我朋友又说了,老人很难沟通,你想改变他们的想法真的很难。我想说的是,我也知道很难。就像老人嘴对嘴把食物嚼碎了喂给孩子,老人们会说:“孩子他爹小时候就是这样让我喂大的”,意思就是他已经证实了这样是没有问题的!

说到底,在儿童教育方面没有对与错。父母应该清楚:老人实际上跟自己一样爱孩子。要抱着这种认同感,去跟老人沟通。不要忘记最为关键的一点,家和万事兴,家庭和睦的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教育同样重要,试想一下,孩子在建立自我意识的阶段,受父母与老人的不和睦造成争端的影响,危害更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