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有哪些?

如题所述

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有以下四方面:

1、 孔子首开私人讲学之风,广招学生。整理并以《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为教材,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教育内容。

2、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打破了教育上贵贱贫富的等级,提纲“有教无类”,使人人享有教育的平等权利。

3、孔子在教学方法上要求老师“有教无类”、“经邦济世”的教育观,“因材施教”、“启发式”的方法论、注重童蒙、启蒙教育。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新知识引申拓宽、深入,“举一而反三”。

4、孔子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谓教师应该在学生认真思考,并已达到一定程度时恰到好处地进行启发和开导,他又是在教学实践中最早采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

扩展资料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孔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11

孔子篇: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对中国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10
第一、首创私学,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文化学术的下移;

第二、他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重视教育;

第三、他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的政治体制准备了条件;

第四、他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进行了教材建设,奠定了后世儒家经典教育体系的基础;

第五、他总结了教育实践经验,提出了许多教育教学原则方法,揭示了许多教育教学规律。

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影响,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教育遗产。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11-26
孔子是儒家的创始者
第4个回答  2020-04-29
孔子的四书五经吗不是!为啥是六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