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哪些影响

如题所述

1、人的心理也是具有可塑性的。

如果每天重复想一件事,一周之后它就成了习惯。所以,如果每天都处于负面情绪之中,一周之后,这种负面情绪就会变成习惯。那么,与它相关的生理和心理过程也就变成了常态。如果把负面情绪的生理和心理过程叫做不健康,那么,持久的负面情绪就会产生这种效果。

2、情绪对疾病影响的例子也有大量的反映。

如疲劳,人们普遍认为疲劳是由于超负荷的体力或脑力劳动引起的,但是心理学研究发现,辛勤的工作并不会导致经过休息之后仍不能解除的疲劳,疲劳与人的心理状态有关,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尤其是忧虑、紧张、烦恼等才是导致疲劳的真正原因。

扩展资料:

努力培养积极情绪

1、停下来。

当有情绪时,找个没人打扰的地方,安静地和自己待在一起。

2、听从身体的指引,感受自己的身体。

跟随身体的指引,可能想哭,可能想说,可能想喊,可能想打,也可能想抱抱自己。总之,在不伤害自己和他人的前提下,身体想怎么动就怎么动,直到身体感到舒服一些。要明白,身体在很多时候都比我们的大脑有智慧。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掌控了情绪,就把握了命运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情绪对健康会有怎样的影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7-04

1、情绪对智力的影响;积极的情绪有助于智力的发展,消极的情绪会抑制智力水平的提高。科学研究表明,情绪积极、乐观的儿童的智力水平要比情绪悲观、忧郁的儿童的智力水平高。智力水平不只体现在智商(iq)上,而且体现在记忆、思维、创造、想象等众多方面。

在学习中,应该保持一种积极的情绪,做到“乐学”,这样会提高学习效果。因为,消极的情绪不仅对提高学习成绩没帮助,而且会影响学习的效果。积极良好的情绪有利于人的智力的发展,有助于人取得好成绩。

2、情绪对健康的影响;会因为某发面导致你的潜意识觉的自己哪方面会生病,从而,很有可能的癔病。所以还是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开心的面对生活,你对生活微笑,它也会的你微笑。

3、情绪对理智和正常水平的影响,情绪犹如双刃剑一方面,情绪可以充实人的体力和精力,提高个人的活动效率和能力,促使我们健康成长。

情绪的本质

情绪是以主体的需要、愿望等倾向为中介的一种心理现象。情绪具有独特的生理唤醒、主观体验和外部表现三种成分。符合主体的需要和愿望,会引起积极的、肯定的情绪,相反就会引起消极的、否定的情绪。

主观体验是个体对不同情绪状态的自我感受。每种情绪有不同的主观体验,它们代表了人的不同感受,如快乐还是痛苦等,构成了情绪的心理内容。情绪体验是一种主观感受,很难确定产生情绪体验的客观刺激是什么,而且不同人对同一刺激也可能产生不同的情绪。因此,情绪体验的研究一般采用自我报告的方法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12-30
情绪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大量研究表明,良好的情绪如快乐、满意等,既是维护心理健康的保证,也是促进生理健康的有效途径。它不仅能保持身心平衡,使人精神振奋,激活神经系统,使之兴奋和协调,调节内分泌系统的平衡,还能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反之,不良的情绪如恐惧、忧郁、过度兴奋等,若得不到及时调适或宣泄,就会削弱人的生理抵抗力,引起生理疾病。《黄帝内经》中对于这一点有过详细的论述:“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 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又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总的说来是紧张的。如果大学生不能适应这种竞争性的环境,或对自己期望和要求过高,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十有八九会导致各种身心疾病。大学生中常见的一些疾病,如紧张性头痛、神经衰弱、心律不齐、哮喘、神经性皮炎、十二指肠溃疡、月经不调等,都与情绪变化有关。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10-17
(1).积极的情绪可以提高人体的机能,能够促进人的活动,能够形成一种动力,激励人去努力,而且,在活动中能够起到促进的作用。
(2).消极情绪会使人感到难受,会抑制人的活动能力,活动起来动作缓慢、反应迟纯、效率低下;消极的情绪会减弱人的体力与精力,活动中易感到劳累、精力不足、没兴趣。
第4个回答  2014-12-30
特别有影响,希望保持愉快的心情过好每一天哦!如果是女生甚至还会影响内分泌之类的,所以要注意调节心情,不容小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