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14-10-04
像自己一样活着
南方人物周刊这样说,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应该有更多的“韩寒”,活得和谐、从容和骄傲,不一定要用眼泪和暴力来对抗威权,也可以用风趣和迂回,来消解压迫。
当韩寒第一次进入大家视线的时候,所有人都被他洋溢的才华和犀利的文字所折服。可惜,我自己并没有在第一时间认识他,当韩寒高谈阔论教育体制的弊端时,我仍旧无所事事,整日在学校、家,老师、伙伴中无忧无虑的嬉戏。
与成人世界脱离的日子是轻松愉悦的,但是人总是要面对长大,面对未来,面对自己,所以我们必须面对现实的冰冷、前途的未知。这是一种挑战,更是一场赌博。有的人在人生的赌局中迷失了自我,渐渐沉迷于声色犬马、灯红酒绿;有的人及时的逃出了赌局,打开了另一片天空;有的人输了,输掉了自己的人生,换来了子女的出世;有的人赢了,赢得了自己的精彩,留给了家人一片寂寞。人生就是拼图,永远不能十全十美,即使拼成了,画面却早已支离破碎。
平凡人的人生不过如此:接受命运,臣服于生活的重压,日复一日,庸庸碌碌。当韩寒这个敢作敢为、创造了多数人不敢做的事情之后,沉寂在人们心底的激情开始逐渐升温、沸腾。越来越多的人关注韩寒,越来越多的家长也希望自己的子女像韩寒一样,越来越多的少年都在做着一个被复制的韩寒梦。“韩寒热”冲破了“日韩流”,成为了文化界的热潮。一时之间,《三重门》《零下一度》销量暴涨,只要是书店,不论大小,都会有韩寒的影子,越来越多的学子,为了实现韩寒梦而开始了自己的文学生涯,《新概念作文》也一年比一年火!
但是事物都是存在一个盛衰更迭的,这是一切事物存在的规律,不可改变。我们可以看到,前四届新概念是充满新意的,但是之后的比赛,却让人出现了审美疲劳,因为很多文章都在模仿如安妮宝贝、韩寒、村上春树等的文风,越来越多的文章都充满了颓靡的色调,这令我不禁想起苏东坡和佛印的故事。难道我们在感知生活的时候只能从阴暗面来表明我们的认知深刻吗?难道我们不能在阳光下行走吗?
像名人学习,很好。我们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他们的处世哲学,他们富足的精神世界。但是我们是否一定要像他们一样活着呢?在我看来,不必如此。每个人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都会自发的生成一套自己的人生哲学,我们不能说每个人的价值观都是科学、正确的,但是这套哲学确是经过了实践的考验,是可行的。我们可以通过学习不断的修正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以适应我们所处的环境和社会。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像韩寒那样的魄力,也不是每一个人都得像他一样自由潇洒、随心所欲。世界是靠平凡人支撑起来的,所以我们需要平凡。但是在平凡中活出自己的精彩,活出自己的风格,这才是我们必须要做的。
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根据人们自身的个性环境活出自己的一条路子这才是社会文化开放、前进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