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各个历史故事评析诸葛亮的性格品质等~~

越详细越好~越多越好~高分感谢~~~

诸葛亮热情地倡导“立大志”、“修人品”,强调“志当存高远”、“恢弘志士之气”,告诫青年要力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玩物丧志,无所作为。他自己正是实践这样的人生要求。他忠于他的事业,没有个人权力野心,为实现统一大业,他呕尽心血,兢兢业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遗憾的是,他死后并未后已
对于历史人物,由于立场和角度的不同,后代的评价带有高有低、有好有坏、有正有邪,但数千年来,人们对诸葛亮的评价却都是正面的,或许有程度的高低,但基本立场则是清一色的赞扬、钦敬及仟念。

但是20世纪以来,这种现象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尤其是近年来,一种随着后现代解构主义而引发的历史翻案风的影响,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日趋多元化,并且带有一种将历史改写的倾向。对于诸葛亮的评价也开始多有微词,开始对他最后没有完成统一大业的原因、经过进行重新评价,在将他从神坛上拉下来的同时,也有了一些并不是那么公正的评价所谓矫枉过正也。这种现象的出现,当然对于历史文化的多元是有好处的,但是,对于传统观念的背离,却使很多人开始以一种怀疑的态度来看待历史,人们开始对于自己所接受的长期的历史教育发生了动摇,对史官的春秋笔法进行怀疑,从而产生了另一个极端,就是对历史事物的完全不信任,这种倾向对于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也是有害处的。我想说这样一句话:我们现在所需要的真实或许应该是一种历史的真实,而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的真实。历史的真实是一种理性分析而不是感情引发的真实,我们可以凭着自己的个人好恶来评价一件事情,一个人物。也可以笑谈、戏说和大话历史,但是这仅仅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不是真正的历史。
我不喜欢咬文嚼字去考证历史典籍。但现在有某些人,引用只言片语。例如,看到“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就妄言他独揽大权,有狼子野心,进而怀疑他的鞠躬尽瘁(历史典籍的一句话就引出了长篇大论的主观臆断)。诸葛有隆中对,就创造一个鲁肃的吴中对,来弱化隆中对。三国中,像这样对当时局势的分析何止于十,但是又有哪个能企及隆中对,包括什么吴中对!
晋臣陈寿(其父因罪为诸葛所杀)的《诸葛亮传》对诸葛也是肯定的称颂的,可又为何那些自称学究古今一切从历史出发的人一而再再而三的贬低人们心目中的偶像。
当然,历史是苍白的。如果只看历史,轰轰烈烈的三国时代也许和五代十国一样不被人熟悉。幸亏一部三国演义,结合断代史《三国志》和 评书和传说,再艺术加工。要不然我不会喜欢三国,更不会敲这么些字来写这篇文章。

实际上,易中天对诸葛亮的评价,主要还是沿袭许多史学家的“定论”,即,诸葛亮是个伟大的政治家,而非杰出的军事家,当然对三国演义、民间流传的诸葛亮的神话用兵全盘否定,甚至将“锦囊妙计”看成笑话,否定诸葛亮之智,认为是民间的胡编乱造。

诸葛亮究竟是军事家,还是政治家?这确实是个值得商榷的话题,个人以为,诸葛亮首先是个伟大的战略家、军事家,其次才是杰出的政治家,理由如下:首先,身为乱世的谋士,而且是取得丰硕成果的“军师”,必须要有独特、敏锐、反常的战略眼光,这一点,我们从《隆中对》就足以领略到诸葛亮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战略眼光;其次,刘备本来是屡败屡战的人物,虽然有刘、关、张、赵,仍然无济于事,直到诸葛亮出山,才扭转乾坤,成为一方霸主,然后三分天下,其中,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是其成功的最主要因素;最后,诸葛亮的政治才华其实远不及军事才能,在后来的治蜀中,如果诸葛亮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不要战争不断,而是与民休养生息、使民以时,那么,蜀国是不可能总在战争中不断消耗实力,最后败亡的,“自古兵者非好战,后人治蜀要深思”确实是有道理的。

因此,诸葛亮首先是伟大的军事家、战略家,其次才是较为优秀的政治家。

那么,历来中国的知识分子为什么要贬低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呢?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历史以来,无论演义、民间对诸葛亮赞扬太高了,甚至到了神化的地步,这是中国知识分子,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都是绝对不允许的,因为中国知识分子最自负,通常有舍我其谁的毛病,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别人就更不可能办到,而诸葛亮能做到的事情,简直是神话的奇迹,那些所谓的“知识分子”是根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因此,他们是绝对不允许神化的“诸葛亮”存在的;那么,世界上有没有超智慧的人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实际上,今天我们按美国成功学拿破仑希尔的“二八定律”来看,很多所谓的优秀的“知识分子”,确实属于第一层的百分之二十之列,但二八定律再二八分,二八的二八的再二八,再继续,再继续,那么真正杰出、优秀的人就寥寥无几了,历史上真正超凡入神的又有几人?又何必去妒嫉那样伟人呢?否定那些伟大的人能够提高自身的价值吗?

二、历史以来,中国的知识分子最喜欢随波逐流,都爱凑热闹,喜欢名利,能够真正维持知识分子本色的人是相当少的,很少有人能够真正耐得住寂寞,真正为求学、求知而孜孜不倦,因此,中国知识分子真正有大成就的很少,而停留于表面的很多,按爱因斯坦的话说,“他们都喜欢在木板上最薄的地方钻个洞”,然而就沉迷于所谓的“成就”,享受所谓的“应该有的待遇”,最后从此不前,暴殄天物,这确实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哀,现实中的知识分子,大都属于此类,当然,也有真正的学问家,但实在太少,而诸葛亮高卧隆中博览群书、云游四方了解世情的作风,更刺痛了那些知识分子;

三、诸葛亮的“不识时务”:在很多知识分子看来,在当时的时代中,曹操既然已经扫平北方,就应该由曹操来统一天下、改造换代,诸葛亮简直太多事,何必为一个四处流窜的刘备卖命?而在今天的许多知识分子来看,美国既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既民主又自由,由美国统一地球,多好?因此,在美国一次又一次在“自由、民主”的外衣下发动侵略战争的过程中,有那么多中国的所谓精英们的“喝彩”,反而认为那些抵抗侵略者的民族太“愚蠢”;因此,他们喜欢做随波逐流的蠕虫;

四、按生物进化论思想,后人应该比前人聪明,因此,在很多知识分子看来,诸葛亮应该不如他们聪明,应该比他们愚蠢才对,但是,很多人永远也不会明白,生物进化论固然是没错的,但是,聪明并不意味中智慧,而真正的大智慧,更是很难做到的,首先要有不断求知的欲望,其次要真正博览群书、了解世界各种思想,然后才谈得上创造新的、正确的思想思维,引领世界、时代潮流,而这样的人,对于浮华、浮肿、浮夸的知识分子来说,又真正有几人做得到呢?

坦率说,我并非认为诸葛亮是神化、完美的人,正如前言,其也有失误、失策的地方,这也是后人应该借鉴的地方,但总的来说,诸葛亮确实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政治家之一,这一点是无庸置疑的,后人可以评说诸葛亮,但应该客观公正,学其成功之道(博学之、审问之、明辨之、笃行之、慎思之),借鉴其不足的地方,这样,才可能真正地达到真正的中国知识分子的最高境界。
参考资料:www.google.com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2-09
哈哈,楼主这个问题简直就是要求写一篇原创的历史系学期论文了,劳累了,小小要求一下楼主给我加加分。OK,正文开始:

1.躬耕南阳,平日好为“梁父吟”,常“自比管仲、乐毅”。

这说明诸葛亮首先是一典型的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其实心里有着极大的抱负,学成一身文武艺,一心贷于帝王家,他盼望的是像管仲、乐毅一样,治国平天下,建立万世流传的功勋,但他也像所有酸腐的知识分子一样,保持着清高的外部形象,不敢轻易投身仕途官场,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躬耕于南阳,不求闻达于诸侯”。但从他常自比“管仲、乐毅”来看,他是渴望闻达于诸侯的。

一方面自矜身份,要作出淡薄名利的样子,另一方面却渴望建功立业,留名青史。

2.伟大的战略规划
27岁的诸葛亮等来了47岁的刘备。我们很难说是诸葛亮帮助刘备建立了天下,还是刘备给了诸葛亮发挥才华的舞台和机会,但毫无疑问,从他们两人在隆中的草庐中见面论天下事开始,三国历史的天下,就注定要被诸葛亮的光芒所笼罩了。

后人评价隆中对,说诸葛亮是未出茅庐而知三分天下。从后来的历史走向来看,天下的大势基本上都是沿着诸葛亮为刘备做出的战略规划在进行,我想从这时候起诸葛亮军事大家的地位就已经确定了,没必要再去因为一次几次战役的得失去怀疑诸葛亮的军事才能。

隆中对,充分展示了诸葛亮三国时代无人能出其右的战略军事才能。

3.忽悠孙权
一边是新遭失败,真正的荆州牧刘琮投降,已无立锥之地的刘备,2万残兵败将。
一边是坐拥江东六郡,兵多将广,未经任何大难的孙权。
最后的结果不是投靠,而是联盟,这样的结果已经充分说明了诸葛亮的外交才能。
孙刘联盟的建立,成分表现了诸葛亮的口才、机敏、善于揣度人心,奠定了诸葛亮外交家的地位。

4.蜀汉的萧何
赤壁之战之后,诸葛亮并不像演义中那样多谋善策,而是像汉初的丞相萧何一样,做起了总装备部部长兼总后勤部部长,负责“调整赋税,充实军资”,刘备的军队则在前线完成了平定荆南四郡、占据益州、夺取汉中的战绩。

刘备将萧何的职能赋予诸葛亮,说明诸葛亮有和萧何一样的品质与性格,即成熟、稳健、细心、干练。

同时诸葛亮留守后方,也开始了对益州吏治、经济、工农商业等的改革。从公元214年诸葛亮进入成都直至公元225年诸葛亮统军南征,十余年的时间里诸葛亮一直致力于治理蜀地,最后取得的成效是无比显著的,蜀地成为天府之国,后来北伐虽然动则倾全国之兵,可是老百姓的物质生活却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对诸葛亮无比尊崇,这种治国的能力,不仅仅是三国时代,就算放眼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恐怕也是空前绝后。

5.有废立之权的顾命大臣

白帝城托孤。刘备对诸葛亮说:“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被罗贯中评价为“千古第一君臣际遇”,没想到到了近代,居然渐渐有人开始怀疑托孤之话是刘备“作伪之词”,在现在影响巨大的易中天先生《品三国》中,易先生也说:“我们有理由相信,刘备在说出这番话的同时,在房外已经埋伏下了刀斧手。”

在这里我要说,持这种观点的人是从常人的思维角度去考虑问题,认为人绝不可能让出已得的权力。但却忽略了刘备皇帝的身份,古时皇帝说的话,叫做金科玉律,也说君无戏言,刘备当时说出来的话,还是当着李严、刘禅等人的面说出来的话,哪怕他的本意是试探,那也成了圣旨,想改都改不了的了。

那么为什么刘备要让出自己的权力呢?

在这里我则认为易中天先生的解释非常可取,他认为在那个时代,人们根本没有把天下让给别人的思想,哪怕是陈寿在写《三国志》时写出这句话时,自己也不会理解成是刘备要把天下让给诸葛亮的意思,刘备托孤之词的意思不是说“如果刘禅不才,您可以取而代之”,而是“如果刘禅不才,您可以从其他皇室子孙中任选一人,立为皇帝”。这样就很容易说通了,不过就是让诸葛亮做有废立之权的顾命大臣,之前也有东汉大将军霍光的先例。

6.平定南中

诸葛亮第一次展示出出色的军事才能,大军深入不毛之地,七擒七纵南蛮领袖孟获,让南中心悦诚服,整个蜀汉期间,再没有反叛过。

平定南中,不仅展示出诸葛亮军事上的卓越能力,也再次表现了诸葛亮超人的战略意识和个人人格魅力。

7.北伐中原

建兴六年春第一次北伐,马谡街亭军队近万人全军覆没,但撤退及时,得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户口,走前还顺便“拔西县千余家以还”。这是武侯第一次北伐,也是唯一一次有损失的战役,此后武侯拿着蜀汉一点点微弱的家底,更是小心翼翼,一步也不敢走错。

建兴六年冬第二次北伐,出散关围陈仓,也是只敢围困不敢强攻,让郝昭五千人留名青史,得了个防守名将的名头,其实根本没有血战。值得一提的是武侯粮尽撤退的时候用计斩了魏将王双。

建兴七年春第三次北伐,陈式率兵取武都、阴平两郡,魏雍州刺史郭淮引兵救援,诸葛亮布兵建威,郭淮见到诸葛亮的大旗根本不敢进军。这一仗连交锋都没有蜀汉就得了两郡。

建兴八年秋,魏军三路南征,诸葛亮布兵城固、赤坂一线固守,不想天降大雨,绵延三十余日,魏军被迫撤退。这一仗同样没交兵。

建兴八年秋,水势一退,诸葛亮不追魏军主力,却命魏延、吴懿兵分两路奇袭羌中,全歼魏后将军费曜、雍州刺史郭淮两路魏军。

建兴九年春第四次北伐,首次用木牛流马运粮,蜀军第一次有了比较充足的兵粮,武侯兵出祁山,割麦于上邽,曹真忧惧而亡,司马懿都督关中诸军于卤城掘营自守,“畏蜀如畏虎”不敢出战。相持至五月,司马懿凭经验以为蜀军粮已尽即将退兵头脑发热出营进攻,不想蜀军接战,魏军一触即溃,蜀先锋魏延部“斩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司马懿大败而逃,蜀军迫魏军直抵渭水,魏军坠水而亡者不计其数,司马懿退守长安,兵马不齐,将领凋敝,快马向洛阳告急。六月,李严误事,运粮不济,却伪言东吴有变,诸葛亮大惊急忙退兵,同样设计射死了魏名将张郃。这一次要不是李严坏事,大汉帝国说不定就能复兴了。

建兴十二年春第五次北伐,蜀军出斜谷,扎营五丈原,屯田于渭水之滨,被打怕了的司马懿再也不敢出战,双方相持半年,诸葛亮求一战而不可得,最终病死五丈原。

纵观武侯一生用兵,于战场战机洞悉分明,有险即退,逢战必胜,只有大利,从无大损,不能不承认他是优秀的军事家。
第2个回答  2015-12-03

    博学多思。当年躬耕南阳,闭门十年精读经典,因而成为饱学之士。

    找老婆不以外貌为依据。年轻潇洒的诸葛亮,偏找了个其丑无比的黄阿丑。认才学不认相貌,天下男子有几人做得到?

    一个战略理论家,一篇《隆中对》,分析天下大势,非常透彻。

    勇于承担责任,如失街亭后,自贬三级。

    重视科学,,亲自发明木牛流马。

    正确确定和执行少数民族政策,如七擒七纵。

第3个回答  2015-11-18
  一、博学多思。当年躬耕南阳,闭门十年精读经典,因而成为饱学之士;

  二、找老婆不以外貌为依据。年轻潇洒的诸葛亮,偏找了个其丑无比的黄阿丑。认才学不认相貌,天下男子有几人做得到?
  三、一个战略理论家,一篇《隆中对》,分析天下大势,非常透彻。
  四、勇于承担责任,如失街亭后,自贬三级。
  五、重视科学,亲自发明木牛流马。
  六、正确确定和执行少数民族政策,如七擒七纵。
第4个回答  2015-11-26
严谨 从跟刘备出山 到最后 处处体现了 诸葛哥的严谨 三顾茅庐的时候 他就是很严谨地给自己选了一个有前途的老板

重义 斩马谡 和托孤等等都有体现

冷静 空城计时体现最明显

担当 那么大岁数 从内政 外交到练兵出征 最后累死了 他最后所作的一切 只是为了兑现对刘备的承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