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救我家吉娃娃吧,求求大家了

我家的吉娃娃刚买来3天,2个月吧,本来看着挺精神的,但就是拉稀了,后来这几天就一直拉稀,买来那天我去宠物医院查过,没有细小和犬瘟,但有一点点冠状病毒,但试纸颜色很浅,医生只让过1个星期再来看看,可昨天我发现她的便便里有点红色,今天看发现有一点点粉色的跟果冻似的便便,早上还有一次便便是白色的油一样的便便,昨天晚上可能吃多了,夜里拉了4次,每次最后都有一点点血,很少,但都拉稀,还有像粘膜一样的东西。我怀疑是有虫子,但没发现便便里有虫子,她很瘦,可从昨天晚上到现在,不吃东西,我中午给她吃了点诺氟沙星和小儿治拉肚子的药,晚上也是,每次吃完药都给点葡萄糖水喝,她一直都睡觉,很没精神,我还应该怎么办啊?
买来的时候狗贩子说打了国产疫苗,但我不相信,还有他鼻子很干的,不知道是因为睡觉还是因为病了,但昨天还不干呢,要是细小或犬瘟,那3天前给测就应该能查出来吧。。他不吐,就是拉稀。。今天才没食欲的,昨天还吃的很香。。

看你说的挺可怜的,我实在是不懂,帮不上什么大忙,在网上找到一些关于常见病及处理方法,希望可以帮到你
寄生虫性传染病

一.蛔虫病

犬蛔虫病是幼犬最常见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危害3周-5月龄的幼犬,重者可导致死亡。蛔虫病是幼犬肠套迭的主要因素之一。
〔病原〕犬的蛔虫主要有两种:一是犬弓首蛔虫,该蛔虫是幼小犬寄生的主要蛔虫;二是狮弓首蛔虫,常发生于成年犬。但成年犬两种蛔虫均为终末宿主。另外一种在犬中很少寄生的蛔虫是猫弓首蛔虫。
犬弓首蛔虫,雄虫长50-110毫米,雌虫长90-180毫米。虫卵圆形,大小为68X74微米。狮弓首蛔虫,雄虫长35-70毫米,雌虫长30-100毫米。虫卵似圆形,大小为49X86微米。
〔生活史〕犬弓首蛔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的条件下,经10-15天发育为感染性虫卵,当感染性虫卵被成年母犬吞食后,幼虫随血液到达体内各组织器官中,形成包囊、幼虫保持活力,当母犬怀孕后,幼虫随血液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所以胎儿在母体子宫内已经感染了。当幼虫在胎儿体内随血液循环到达肝脏时)变为第三期幼虫,当胎儿出生后,第三期幼虫已移行到肺脏,在肺中停留一周后,变为第四期幼虫,随呼吸进入气管至咽部。当幼犬吞咽时被咽入胃中然后进入小肠中。幼犬出生3周后小肠内的蛔虫已发育为成虫。所以幼犬在一个月左右最易发生蛔虫性胃肠炎。上述生活史是幼犬感染蛔虫的一种方式。
另一种感染方式是,当2-3个月龄幼犬直接由外界吞食感染性虫卵;在犬的小肠内孵化成幼虫,幼虫钻入肠壁、经淋巴系统到肠系膜淋巴结,然后经血液到达肝脏,再随血液到肺脏,感染后的第5天,肺中的幼虫到达高峰,幼虫经肺泡、细支气管、支气管、气管到达咽部,再被咽入胃,到小肠后进一步发育为成虫。幼犬从吞食感染性虫卵到幼虫发育为成虫,大约需4-5周的时间狮弓首蛔虫生活史较简单。感染性虫卵被犬吞食后,幼虫在小肠中逸出,进入肠壁发育,发育的幼虫又重返回肠腔内,经3~4周发育为成虫,没有体内移行过程,狮弓首蛔虫一般多感染于成年犬。
猫弓首蛔虫很少发生于犬。
〔症状及致病作用〕蛔虫在小肠内造成机械性刺激,夺取机体营养并分泌毒素。
蛔虫在犬肠道内是比较粗大的寄生虫,寄生的数量不等。笔者在一两个月的幼犬蛔虫性梗阻手术中一次由肠腔中取出83条蛔虫。蛔虫在狭窄的小肠中,对肠道机械性刺激最为严重,可引起卡他性肠炎、肠粘膜损伤、出血。特别是在饥饿、发热、饲喂食物改变及环境因素改变的情况下,虫体活动更为频繁,可窜入胃中、胆管或胰管内,引起呕吐、腹痛、黄疸等症状。当虫体大量集结成团时可造成肠管阻塞,更易引起肠套迭,以致肠坏死及穿孔。
蛔虫幼虫在犬体内移行过程中,损伤肠壁、肺毛细血管及肺泡壁,可见有血便、咳嗽、气喘及肺炎症状。
虫体在小肠内寄生时向机体掠夺了大量的营养,可导致机体消瘦、贫血、营养不良症状。虫体在体内发育过程中,不断分泌毒素损害机体,可使造血器官和神经系统中毒,出现贫血及神经症状及过敏反应。
主要症状大致为渐进性消瘦、可视粘膜发白、营养不良、被毛粗乱无光、食欲不振、呕吐,偶见呕吐物中有虫体;异嗜,消化功能障碍、触诊、隔腹触压肠管,大量虫体寄生时可感到肠管套迭界线。有腹痛症状,患犬不时的叫唤。出现套迭或梗阻时,患犬全身情况恶化、不排便。
另外,虫体在肺移行中,出现咳嗽,重者可造成肺炎症状,体温升高。
〔诊断〕根据呕吐物及粪便中见到虫体可以确诊;用粪便检查,发现蛔虫卵也可确诊。
〔治疗〕
(1)左旋咪唑,8-10毫克/千克体重,口服1次/日,连服3日。
(2)丙硫苯咪唑,50毫克/千克体重,口服1次/日,连服3日。
(3)硫苯咪唑, 20毫克/千克体重,口服1次/日、连服2-3日。
〔预防〕
注意环境卫生,及时清除粪便,幼犬在两个月左右一定要进行驱虫。

二.钩虫病

本病是由钩口科钩口属、弯口属的线虫寄生于犬的小肠、尤其是十二指肠中引起犬贫血、胃肠功能紊乱及营养不良的一种寄生虫病。本病主要发生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但我国大部分地区包括北方地区均有本病流行。
〔病原〕犬钩虫,其虫体刚硬呈淡黄色,口囊发达,口囊前腹面两侧有3个大牙齿,且呈钩状向内弯曲;雄虫长10-12毫米,雌虫长14-16毫米。虫卵钝椭圆形、浅褐色,内含8个卵细胞,大小为56-75×34-47微米。
狭头钩虫,其虫体较大钩虫小,雄虫长5-8毫米,雌虫长7-10毫米。虫卵大小为70×45微米左右。
〔生活史〕犬钩虫成熟的雌虫一天可产卵1.6万个,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的条件下(20-30℃)经12-30小时孵化出幼虫;幼虫再经一周时间蜕化为感染性幼虫。感染性幼虫被犬吞食后,幼虫钻入食道粘膜,进入血液循环,最后经呼吸道、喉头、咽部被咽入胃中,到达小肠发育为成虫。第二种感染的途径是:感染性幼虫进入皮肤,钻入毛细血管,随血液进入心脏,经血液循环到达肺中,穿破毛细血管和肺组织,移行到肺泡和细支气管,再经支气管、气管,随痰液到达咽部,最后随痰被咽到胃中,进入小肠内发育为成虫。怀孕的母犬,幼虫在体内移行过程中,通过胎盘到达胎儿体内,使胎儿造成感染。幼虫在母犬体内移行过程中,可进入乳汁,当幼犬吸吮乳汁时,可使幼犬造成感染。
狭头钩虫的生活史和犬钩虫生活史大致相同。但大多以口感染的途径多见。胎盘感染和乳汁感染的途径很少见。
〔症状〕犬钩虫和狭头钩虫病多发生于夏季,严重感染时,病犬出现食欲减退或不食、呕吐、下痢,典型症状排出的粪便带血,色呈黑色、咖啡色或柏油色。可视粘膜苍白、消瘦、脱水。红细胞数下降到400万/立方毫米以下,比容下降至20%以下。患犬可极度衰竭死亡。
由胎盘感染的仔犬,出生3周左右,食乳量减少或不食,精神沉郁,不时叫唤,严重贫血,昏迷死亡。
钩虫性皮炎:躯干皮肤过度角化、瘙痒,破后可造成皮肤继发感染性皮炎。
〔诊断〕
(1)根据临床症状:贫血、血便、消瘦、营养不良等均可考虑本病。
(2)取粪便进行饱和盐水浮集法,在显微镜下镜检,发现钩虫卵可确诊。
〔治疗〕
(1)丙硫苯咪唑20-25毫克/千克体重。1次/日,连服3天。
(2)甲苯咪唑,20毫克/千克体重,1次/日,连服3日。
(3)左旋咪唑,10毫克/千克体重,1次/日,连服3日。
(3)对症疗法,补液、补碱、强心、止血、消炎等对症治疗。
〔预防〕注意环境卫生,及时清理粪便,发现或怀疑本症的犬及时进行隔离饲养。对幼犬及健康成犬要定期进行驱虫。

三.犬绦虫病

绦虫在犬的肠道寄生虫中,是最长的一种寄生虫,种类很多,对犬的健康危害很大。可造成犬营养不良、消瘦、贫血、胃肠道症状及神经症状,重者可导致全身衰弱死亡。能在犬体内寄生的绦虫,目前大约有13种左右,现将主要绦虫叙述如下:
(1)犬腹孔绦虫:寄生于犬的小肠中,虫体长15-70厘米,宽3毫米。雌雄同体。中间宿主是蚤类。
(2)豆状带绦虫:虫体长60-100厘米,宽5毫米,雌雄同体,中间宿主是野兔,为多种啮齿类动物。
(3)泡状带绦虫:虫体长75-500厘米,宽最大7厘米,雌雄同体。中间宿主是偶蹄动物,牛、羊、鹿、猪等。
(4)裂头绦虫:体长可达10米,最大宽度2厘米,但一般较小,中间宿主是各种鱼类。
(5)细粒棘球绦虫:体长2-6毫米,只有3-5个节片,中间宿主是羊、牛、猪、鹿及鼠类。
(6)多头带绦虫:体长40-100厘米,最大宽度5毫米,中间宿主是牛、羊等反刍动物。
(7)连续带绦虫:体长20-70厘米,宽3-5毫米,中间宿主是兔、松鼠、野兔等啮齿动物。
〔致病作用〕当虫体在体内大量寄生时,虫体头部的小钩和吸盘叮附在小肠粘膜上,引起肠粘膜损伤和肠炎,虫体吸取机体大量的营养,给犬生长发育造成障碍;使机体营养不良、消瘦、贫血。虫体在代射过程中,不断分泌毒素,刺激机体,可出现神经症状分虫体在肠道中聚集成团,可造成肠阻塞、肠扭转、肠套迭及肠穿孔等症状。
〔症状〕绦虫感染时,犬大多不显症状。重度感染时,可出现肠卡他、肠炎、出血性肠炎症状、呕吐。当肠管逆蠕动虫体可进入胃中,呕吐时虫体可随胃内容物一同呕出。粪便可见到大量脱落的节片。患犬可见有异嗜、进行性消瘦、营养不良、贫血、精神沉郁。有的可见有神经症状、抽搐、痉挛等症状。
〔诊断〕根据肛门周围粘有脱落的节片或粪便中有脱落的虫体节片可以确诊。实验室粪便检查,可在显微镜下看到绦虫卵加以判定。
〔治疗〕
(1)吡喹酮, 20毫克/千克体重,1次口服,隔5日再服1次。
(2)丙硫苯咪唑,10-15毫克/千克体重,1次/日,连服3日。
(3)灭绦灵,100毫克/千克体重,1次口服、
(4)甲苯咪唑,20毫克/千克体重,1次口服。
〔预防〕
(1)防止犬和中间宿主接触,不要让犬吃未煮熟的动物肉类和内脏。
(2)消灭跳蚤和虱子。
(3)防止犬吃生的淡水鱼及鼠类。
(4)每年春秋定期驱虫。

四.弓形体病

弓形体病(Toxoplasmosis)又称弓形虫病,是由龚地弓形体Toxoplasma gondii 引起的人和动物共患的寄生在细胞内的一种原虫病。到目前为止,已证实有45种哺乳动物、70种鸟类和5种冷血动物在自然条件下均可感染本病,其感染率、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对人和动物的健康危害性严重。
犬和其他动物除消化道感染途径外,还可以通过受损的皮肤,呼吸道、眼以及胎盘等途径感染。此外,输血也可传播弓形体病。

(临床症状)

1.急性型 多见于幼龄犬。体温升高到40-42℃,稽留3-4天;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可视粘膜苍白或黄染,眼角附有脓性分泌物;鼻腔流出浆液性分泌物,有咳嗽,呼吸浅而快。常呈腹式呼吸,听诊有湿罗音。患犬呕吐。便秘或下痢,严重者呈现出血性腹泻,精神高度沉郁,呼吸极度困难,呈现痉挛或麻痹,卧地不起等症状。病7-10天后,有的病例视网膜、脉络膜发炎或耳翼、颈、背、腹下等处皮肤可见见紫红色斑区或出血点,有的病例体温开始下降并伴有死亡发生,幼龄患犬死亡率可达35-40%,妊娠母犬可发生早产或流产。
2.慢性型 发病后10-14天,由于弓形体剧烈增殖期已过,病犬机体内产生抗体,可阻止弓形体在各器官组织中生长发育,甚至将弓形体杀灭,体温恢复正常,食欲逐渐恢复,但生长发育缓慢,有的可成为发育不良,体质瘦弱的个体。由于肌肉、脑、眼球内抗体含量少,不足以杀灭虫体,所以弓形体可在上述器官内长期存在,从而可导致患犬呈现运动障碍。后躯麻痹、癫痫样痉挛、斜颈和视力障碍等不同症状。
3.隐性型或无症状型 多见于成年犬。见不到明显的症状。有的病例只是在慢性期遗留的一些症状不易消失。
隐性型病例,一旦重复感染或并发其他疫病,也可转为急性型经过,呈现明显的症状或有致死性的可能。

在预防犬弓形体病方面,应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
(1)定期对犬和其他饲养的动物进行血液检查,凡查出隐性型感染的动物,进行隔离观察或治疗,并有计划地淘汰,以消灭传染源。
(2)保持环境(栏舍、运动场等)清洁卫生,定期用氨水等消毒,粪便必须经发酵处理后使用。
(3)人和动物感染弓形体病后,只有猫科动物才能从粪便中排出卵囊污染环境,犬场禁止养猫或防止猫、犬接触,处理好猫粪,可疑污染的环境用氨水等消毒。
(4)禁止给犬喂食生肉、生乳、生蛋或含有弓形体包囊的动物脏器组织,弓形体病的动物或可疑动物尸体,必须销毁或无害处理。
(5)必要时采取药物预防,即定期给犬或其他动物服用磺胺类药物,根据犬群或养殖场的情况而定,如用药一周、停药一周、再用一周。
关于“弓形体病与人”的问题
弓形体病是人畜共患病,感染此病的人有可能死亡,也有可能使孕妇的胎儿死亡,但并不是只要感染上就一定会死亡。要树立防治的观念。尤其做到与宠物接触后洗干净手再吃食物
你仔细对比一下看看,如果确定没虫的话应该是肠胃食道之类的疾病,建议给他吃小儿量的思密达(前提是确定没虫)
希望你的狗狗早日康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1
要给狗狗喝点糖水或者盐水
狗狗拉稀已经两天的话还是带去看医生吧~
如果实在没有时间的话就吃点抗菌素~土霉素之类的啊
你家的狗狗打没打疫苗了,如果没打,拉那种特臭的就有可能是细小病毒病,如果打了,有可能就是普通胃肠炎,再观察观察吧
首先看看是不是你给狗喂多了,特别是喂了骨头!!狗吃多了首先反映就是呕吐和拉稀!其次你是不是给狗吃了海鲜?狗吃海鲜也极容易引起肠胃反映。我判断你的狗没病就是撑的!还有不想让他死的话就先别喂他,饿一整天。狗偶尔饿一天对他健康有好处,关键是让他肠胃得到充分的休息,水要给让他喝到不喝为止。然后你要做的就是仔细观察他的排便情况,如果成块状表面不湿就可以继续给狗喂食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01-23
犬细小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吐,吐得很厉害.但是即使是一般的肠胃炎时间长了都有可能诱发成细小的.冠状病毒也不是很难治疗,但是他拉的厉害你最好还是去医院输液治疗,因为拉的多了会脱水的,而且注射的效果比吃药要好. 还有,等你的狗狗康复后记得一定要去打预防针哦
第3个回答  2009-01-15
是你喂食物的问题,只吃狗粮吧.
拉稀的问题灌霍香正气水试试,治猫的拉和吐有奇效.
第4个回答  2009-01-17
对,你要每天三次给娃娃量体温,要多给他和葡萄糖.
或者自己在水里放些盐和糖
这样不仅可以解毒还可以补充娃娃体能.
娃娃本来就娇气,体能一定要跟得上,不然娃娃会吃不消的

确定没有细小和狗瘟嘛?
娃娃病了几天了?如果2天以上了.一定要送医院啊.
别省那几个钱.自己看不好的.真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