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雹的形成经历了哪几种物态变化?

麻烦详细解释一下,谢谢!

冰雹的形成经历了凝华、熔化、凝固等物态变化。小水滴和小冰晶组成的云,遇到上升气流,在上升过程中水滴凝固在冰晶上变大,而后下落,经历上升和下落反复几次越来越大,最后当上升气流支撑不住冰雹时,它就从云中落了下来,成为我们所看到的冰雹了。冰雹涉及的物态变化是凝固。

冰雹是体积较大的冰球,云中的水珠被上升气流带到气温低于0℃的高空,凝结为小冰珠。

小冰珠在下落时,其外层受热融化成水,并彼此结合,使冰珠越来越大。如果上升气流很强,就会再升入高空,在其表面形成一层冰壳,经过多次上下翻腾,结合成较大的冰珠。当上升气流托不住它时,冰珠就落到地面上,形成冰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1
首先,冰雹必须在对流云中形成,当空气中
的水汽随着气流上升,高度愈高,温度愈低,水汽就会凝结成 液体状的水滴;如果高度不断增高,温度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时,水滴就会凝结成固体状的冰粒。
在随着气流上升运动的过程中,冰粒会吸附附近的小冰粒或水滴,而逐渐变大、变重, 等到上升气流无法负荷它的重量时,冰粒便会往下掉,但这时的冰粒还不够大颗,如果这时能再遇到一波更强大的上升气流,把向下掉的冰粒再往上推,冰粒就能继续吸收小水滴凝结成冰。
在反覆上升下降吸附凝结下,冰粒就会愈来愈大颗,等到冰粒长得够大够重,又没有足够的上升气流能够再将它往上推时,就会往地面掉落。如果到达地面时,还是呈现固体状的冰粒,就称之为冰雹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01-17
雾是水蒸汽液化放热形成的
、雨、水蒸汽液化放热形成的
雪、水蒸汽凝华放热形成的
霜、水蒸汽凝华放热形成的
露水蒸汽液化放热形成的
冰雹水蒸汽凝华放热成的
雾: 空气中的粉尘物过过形成.大雾的时候记得戴口罩,吸入过多对身体有害
雨:空气中的水蒸气飘到云层汇集到一定量时液化为水滴
雪:空气中的水蒸气飘到云层汇集到一定量时由于气压和低温直接凝华为冰晶.
霜:跟雪的形成相似.不同的是一个是从空中飘落.一个是地面的水蒸气
露:地面的水蒸气如果没到0度.不会形成凝华成霜.而是液化成水滴
冰雹:到底冰雹是如何形成的呢?首先,冰雹必须在对流云中形成,当空气中
的水汽随着气流上升,高度愈高,温度愈低,水汽就会凝结成 液体状的水滴;如果高度不断增高,温度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时,水滴就会凝结成固体状的冰粒。
在随着气流上升运动的过程中,冰粒会吸附附近的小冰粒或水滴,而逐渐变大、变重, 等到上升气流无法负荷它的重量时,冰粒便会往下掉,但这时的冰粒还不够大颗,如果这时能再遇到一波更强大的上升气流,把向下掉的冰粒再往上推,冰粒就能继续吸收小水滴凝结成冰。
在反覆上升下降吸附凝结下,冰粒就会愈来愈大颗,等到冰粒长得够大够重,又没有足够的上升气流能够再将它往上推时,就会往地面掉落。如果到达地面时,还是呈现固体状的冰粒,就称之为冰雹,如果融化成水掉下,那就变成雨了。由此可知,如果空气又暖又湿, 有足够的水分,加上旺盛的对流状态,就有可能产生冰雹。
第3个回答  2009-01-17
首先陆地的水变成水蒸气汽化,上升到空中,一般液化成小水滴,小水滴遇冷凝固成冰雹 ,还有一种就是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变成冰雹
第4个回答  2020-12-11

冰雹又叫雹,在夏季或春夏之交最为常见。冰雹的形成过程和雨相似。夏天,大量的水蒸气升到高空中温度在-20摄氏度以下的地方时,就会变成小冰珠,当空气无法托住小冰球时,它便会从高空落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