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的专有性是指什么?

知识产权的专有性是指什么?什么是知识产权专有性?急求

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就其智力劳动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通常是国家赋予创造者对其智力成果在一定时期内享有的专有权或禁止权。知识产权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无形财产权,他的客体是智力成果或是知识产品,是一种无形财产或者一种没有形体的精神财富,是创造性的智力劳动所创造的劳动成果。这种权利被称为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也称之为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所谓人身权利,是指权利同取得智力成果的人的人身不可分离,是人身关系在法律上的反映。例如,作者在其作品上署名的权利,或对其作品的发表权、修改权等等,即为精神权利;所谓财产权是指智力成果被法律承认以后,权利人可利用这些智力成果取得报酬或者得到奖励的权利,这种权利也称之为经济权利。 知识产权主要特点如下:⑴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财产。⑵知识产权具备专有性的特点。⑶知识产权具备时间性的特点。⑷知识产权具备地域性的特点。⑸大部分知识产权的获得需要法定的程序,比如,商标权的获得需要经过登记注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2-13
据索邦知识产权了解,简单来讲,是指知识产权所有人对其知识产权具有独占性。
【索邦】知识产权的专有性与私权性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离开私权性,知识产权的专有性没有存在的理由;而离开专有性,知识产权的私权性也将无法得到保障。本文将在阐述知识产权专有性基本内涵的基础之上,主要从“垄断”层面探讨知识产权的专有性问题,希望对知识产权之基本理论研究有所增益。

知识产权专有性的内涵
知识产权是知识产权人对知识产品特别是智力成果享有的专有权利。知识产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后,在法律上作为一种财产权出现的,是人类文明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知识产权作为一种私权,除了具有时间性、地域性的特征外,还具有专有性的特征。知识产权的专有性是由知识产权的私权性质所决定的。它有时也被称为知识产权的独占性、排它性或垄断性,是指知识产权专为权利人所享有,非经法律特别规定或者权利人同意,任何人不得占有、使用和处分。知识产品的商品属性和社会属性决定了它总是要进入市场流通的,而知识产品本身没有形体,占有它不是具体的控制,而是认识和利用,故而容易脱离所有人的占有而被不同的主体同时占有和利用;加之知识产品的传播又十分容易,知识产品所有人很难进行直接控制,因而不能用传统有形财产保护制度保护,而必须采取特殊的法律制度。

这种特殊的法律制度表现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知识产权的专有性具体表现为:第一,权利人依法可以独占其知识产权。这体现了知识产权分享的专有性,即知识产权人对其知识产权享有独占权利。第二,知识产权的使用必须置于知识产权人的控制之下,任何人未经其许可或者法律特别规定不得行使其知识产权,否则将构成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第三,每一项知识产品只能授予一项所有权,对同一项知识产品不能允许同时存在两项以上的不相容的权利,以确保知识产权的权利主体具有惟一性。这体现了知识产权授予的专有性。不过,知识产权的专有性并不排除知识产权共有的存在。

知识产权的专有性直接来自于法律的规定或国家的授予,这是知识产权人利用知识产品的法律前提。专有的重心来自于对知识产品利用的控制。这种对知识产权的控制与有形财产完全不同。在有形财产制度中,财产所有人遵循的原则是“得物获权,物去权失”,财产所有人可以凭借对有形财产的占有而实际控制和利用,法律没有必要加以专门授予。对有形财产的利用在很大程度上也遵循了意思自治原则。知识产权则不同,由于知识产权的无形性,对知识产权的客体知识产品的利用需要借助于知识产权法律明确地界定知识产权人行使权利的特定范围。这种行使权利的特定范围就是知识产权的“专有领域”。通过界定和确保知识产权人的“势力范围”,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激励了知识产权人从事知识创造的积极性,丰富了人类的知识宝藏,促进了社会进步。

“垄断”层面上知识产权的专有性
关于知识产权的专有性,我们还可以从“垄断”的角度加以分析——对知识产权的专有控制是垄断的另一种表达。法定垄断原则可以看成是知识产权法的一个重要原则,即知识产权是法定垄断的手段。但首先需要指出的是,知识产权专有性意义上的“垄断”不同于反垄断法中的“垄断”。反垄断法中的垄断是指,“企业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以排挤竞争对手,限制竞争者生产同种产品或者提供同种服务”。

著作权的专有性
从垄断的意义上考察著作权的性质,需要明确的问题是,作为垄断权意义上的著作权,它在适用到作品新的使用形式中,应注意不能不适当地增加公共领域的负担,否则正在改变的作品流转市场在被作者的专有权所重新定义之前,作为自由表达“引擎”的著作权将会因为缺乏足够的“燃料”而窒息。需要明确的另一个问题是,在什么程度上对作者赋予的专有权利构成了市场意义上的经济垄断,从而需要政府予以规制。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来对著作权法经济学上的批评经常建立在著作权人的经济垄断基础之上。这些批评将著作权专有意义上的垄断看成是经济垄断,认为著作权垄断会对一个特定的著作权作品导致更少的数量和更高的价格(产生了社会利益的损失)。

另外,在从垄断层面看待著作权的专有性问题时,一种解释认为著作作品实行“垄断价格”具有其特有的合理性:创作作品的最初成本相对来很高,而复制的成本相对很低。这样,原创作品在市场中就没有任何优势,从而会影响这种作品的创作,除非对这种原创的作品授予著作权保护。在有些情况下这种负面效用大到足以阻止这种作品根本就不会被创作出来的地步。 当然,这一观点也不是没有问题。另一方面,如果原创作品的产出将会因为著作权的终止或者减少而减少,那么很明显地废弃著作权是不合乎需要的。笔者则认为,著作权作品的“垄断价格”没有现实基础,因为在市场经济中,作品和其他商品一样其价格的确定与市场供求规律具有相关性。为了实现对作者创作作品的激励和传播者传播作品的激励,试图通过建立垄断价格机制是不现实的。

商标权的专有性
商标权作为一种“专用权”,也具有垄断特色,但也不是经济性垄断意义上的垄断。将经济性垄断意义适用到商标制度中是有问题的。美国最高法院曾经指出,商标法没有赋予垄断,无论在什么适当的意义上看。如果在某种层面上商标权是垄断权,那么这种垄断只是一定程度,即商标权人能够阻止在混淆、误解或者是欺骗可能发生的场景下禁止对相同或近似商标的使用。这种垄断实际上是我们这里探讨的“专有”的同义词。
作为私权的知识产权的专有性与有形财产的专有性,也是有区别的。财产权也是一种专有权,因为其他人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被禁止使用或者利用该财产。在动产和不动产的场合,财产的所有人有被自然赋予的垄断权,这是法律缺乏对时间限制的结果。垄断特征从它的标的的自然性质中产生而来。作为有限资源特定的体现,财产的物理性质导致了特定的竞争性专有的效果。知识产权作为专有性的权利,则是人为地通过私法选择和创造的。

索邦知识产权代理机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4-26
知识产权的专有性,是指知识产权所有人对其知识产权具有独占性。知识产权的专有性主要表现在:知识产权所有人独占地享有其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五十九条
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表示在图片或者照片中的该产品的外观设计为准,简要说明可以用于解释图片或者照片所表示的该产品的外观设计
    官方电话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
第3个回答  2014-02-13
你好,知识产权的专有性,是指知识产权所有人对其知识产权具有独占性。
知识产权的专有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知识产权所有人独占地享有其权利,这种权利受到法律保护。(2) 同样的智力成果只能有一个成为知识产权保护的对象,而不允许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一属性的知识产权 同时并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