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重叠问题公式,让小学生通俗易懂的。

如题所述

1、如果被计数的对象,被分为A、B两大类,则: 被计数对象的总个数=A类元素个数+B类元素个数,即同时属于A类和B类的元素个数。


2、如果被计数的对象,被分为A、B、C三大类,则: 被计数对象的总个数=A类元素+B类元素个数+C类元素个数,即同时属于A类和B类的元素个数、同时属于A类和C类的元素个数以及同时属于B类和C类的元素个数+同时属于A、B、C三类的元素个数。

扩展资料:

举例:

三(1)班有48人,其中订《少年报》的有32人,订《数学报》的有38人,有25人两份报都订,那么: 只订《少年报》而没有订《数学报》的有多少人?

解答:

先画出订报情况示意图,如下图:用长方形的面积表示全班人数;字母A所在的椭圆表示订《少年报》的人数32人;字母B所在的椭圆表示订《数学报》的人数38人;字母C所在区域即两个椭圆的重叠部分表示同时订了两份报的人数25人;字母D所在的空白部分表示两种报都没有的订的人数。

可以得到,用订《少年报》的总人数A,减去重叠部分C,剩下来的就是只订《少年报》而没有订《数学报》的人数:32-25=7(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1-15
 解答重叠问题时要用到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原理——包含与排除原理,即当两个计数部分有重复包含时,为了不重复的计数,应从它们的和中排除重复部分。
  例1:小朋友排队做操,小明从前数起排在第4个,从后数起排在第7个。这队小朋友共有多少人?
  【思路点拨】
  ○○○●○○○○○○
  如图:4+7-1 = 10(人)
  例2:同学们排队跳舞,每行、每列人数同样多。小红的位置无论从前数从后数,从左数还是从右数起都是第4个。跳舞的共有多少人?
  【思路点拨】
  每排(列)有:4+4-1 = 7(人)
  共有:7×7 =49(人)
  例3:把两段一样长的纸条粘合在一起,形成一段更长的纸条。这段更长的纸条长30厘米,中间重叠部分是6厘米,原来两段纸条各长多少厘米?
  【思路点拨】 (30+6)÷2 = 18(厘米)
  答:原来两段纸条各长18厘米。
  拓展训练:
  1、学校组织看文艺演出,冬冬的座位从左数起是第12个,从右数起是第21个。这一行座位有多少个?
  2、把两块一样长的木板钉在一起,钉成一块长35厘米的木板。中间重合部分长11厘米,这两块木板各长多少厘米?
  3、两根木棍放在一起(如图),从头到尾共长66厘米,其中一根木棍长48厘米,中间重叠 部分长12厘米。另一根木棍长多少厘米?
  4、两块木板各长75厘米,像下图这样钉成一块长130厘米的木板,中间重合部分是多少厘米?
  5、三(5)班有42名同学,会下象棋的有21名同学,会下围棋的有17名,两种棋都不会的有10名。两种棋都会下的有多少名?
  6、(1)三(4)班做完语文作业的有37人,做完数学作业的有42人,两种作业都完成的有31人,每人至少完成一种作业。三(4)班共有学生多少人?
  (2)两块木板各长90厘米,像下图这样钉成一块木板,中间重合部分是15厘米,这块钉在一起的木板总长多少厘米?
希望可以帮到你追问

能套用公式么

追答

可以啊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11-15
三年级的内容是什么?追答

我都忘记了

追问

数学广角

追答

大概是讲什么的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