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退出中导条约就是为了能够在中国周边部署中程导弹吗?

难道是古巴导弹危机针对中国的逆向重演吗?那么中国也可以考虑把导弹部署到美国周边地区或国家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美国人不懂吗?毕竟中国没有一枚中程导弹部署到美国家门口。

在冷战的背景下签订的《中导条约》,是历史上第一份减少核武器的条约,能够从根本上缓和东西方对峙,将欧洲从苏联的中程弹道导弹的威胁下解脱出来,所以最大的受益者是欧洲各国,美国此时宣布退出《中导条约》,就是抱着挑拨俄罗斯与欧洲之间对峙的目的,使得欧洲更加坚定地依靠自己,对俄罗斯施压。

但美国没有意识到的是,俄罗斯在中程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上早就有所发展,在2014年就有过退出《中导条约》的意向,只不过为了不引起世界的反感没有真正实行。但是一旦美国退出,《中导条约》对俄罗斯也就再没有任何约束,俄罗斯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将这些武器拿出来使用,前几天美国坚定要求俄罗斯销毁的"伊斯坎德尔-K"就是其中的代表。而且《中导条约》限制的只是陆基中程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对空中和海上、潜艇发射的则没有任何约束,而陆基的中程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恰好是俄罗斯的优势,并且由于俄罗斯巨大的国土面积,其路基导弹的机动性能更加容易体现,这样反而对消了美国的空中及海上优势。所以,美国退出《中导条约》只会帮助俄罗斯解开束缚,拥有更多更先进的常规武器系统。

美国认为退出《中导条约》会给俄罗斯施加巨大的压力,实际上最害怕的不是俄罗斯,而是处于俄罗斯中程弹道导弹打击范围内的欧洲国家,这将刺激欧洲国家像日本韩国一样建设反导拦截系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28
特朗普政府此次宣布将退出《中导条约》,究其原因:
一是美国希望为自己发展一系列中短程核导力量松绑。为丰富美国的核力量,美国希望拥有各种射程的弹道导弹,这显然与美俄签署的《中导条约》相悖。但由于美国政府奉行功利主义原则,对国际条约的基本态度是合则利用,不合则去。因此,其宣布将退约就显得“顺理成章”了。事实上,这已不是美国第一次这么做。早在2002年,美国就单方面退出美苏于1972年签署的《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简称《反导条约》),此后,美国加速发展和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美国这次可以说是如法炮制。
二是特朗普政府为重振军力对核力量极为重视。与前任奥巴马政府大力倡导构建“无核世界”相比,特朗普政府不仅增加国防开支,对核力量也更加重视。2018年2月,美国防部在新版《核态势评估》报告中称,美国应研发更多种类的核武器,丰富核打击手段,提升核威慑。这实际上降低了核门槛,也表明了美国对发展核力量的积极态度。
三是美国对自身核力量的自信。冷战期间,美苏之所以能够在军控与裁军问题上取得不少进展,是因为双方都认识到自己核力量的限度,彼此对核力量有所忌惮而促使双方愿意做出限制。如今,美国自信地认为在美俄核力量对比中处于优势,而《中导条约》更多的是限制美国而非俄罗斯,更符合俄罗斯而非美国的利益,这促使美国不愿再履行《中导条约》。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8-28
有这方面原因,美国退出中导条约后,会将中程导弹主要部署在两个方向。一是欧洲,针对俄罗斯,另一个在亚洲,针对我国。
第3个回答  2019-08-28
并不是在中国周边,而是主要在欧洲,针对的是俄罗斯追问

埃斯珀不是要考虑在日韩或新加坡之类的国家部署中程导弹吗?

第4个回答  2019-08-28
中导条约全称《美苏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条约规定两国不再保有、生产或试验射程在500公里至5500公里的陆基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 规定美俄销毁射程介乎500至1000公里的短程导弹,以及射程介乎1000至5500公里的中程导弹,包括搭载常规与核子弹头的导弹、导弹的陆基发射器,双方至今销毁2692枚导弹
是美苏之间签订的 和中国没关系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