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怎样的?

如题所述

溺爱式教育,成因:溺爱成为主流,是因为中国整体家庭收入水平的提升,以及80年代以来执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包括父母、爷奶、姥姥姥爷甚至姑、舅等整个家族成员,对孩子的过度关注。这是时代原因,不是哪个父母或家庭的个例。结果:溺爱式教育,会让孩子缺乏感恩心,没有界限概念。在学校和社会生活中,容易被孤立,非常不利于学习、工作的发展,严重者会产生迫害妄想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25

我的父母就是一个比较传统的人,所以从小就要求我好好读书,并且经常会给我买很多的课外读物,希望我可以了解更多的知识,并且希望自己可以从书中得到更多的感悟,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第2个回答  2019-05-25
强权式教育,成因:这类教育方式,主要发生在两种极端家庭,即贫困家庭或富贵家庭。贫困家庭的父母,社会地位较低,家庭就无形中成为体现自己权威和成就感的主要阵地,因此再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比较强硬,也把自己未来生活的希望压在孩子身上,期待过高,所以要求过于苛刻。富贵家庭的父母,由于自己成功的人生经历,对自己的各方面都非常自信,包括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上,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来,难以接受外界或孩子的不同意见。结果:强权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一般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无法承担事务中比较核心的领导职能。
第3个回答  2019-05-25
探索式教育,成因:探索式教育,这是中国家庭教育专业机构和润万青提出的概念,是指互联网背景下,受过高等教育的新中产家庭的父母所普遍采用的教育方式。因为我们有传统儒家文化下的教育孩子的经验,却没有多元城市文化下教育孩子的经验,所以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在传统教育方式与西方现代教育方式之间,进行无意识的自我探索实践。通过互联网工具,碎片化地学习教子知识,结果:探索式教育,是中国根源教育,即家庭教育进步发展的可喜现象。但是,探索式教育会因为各种教育理念的混杂,导致教育结果的不可控、不确定,对孩子的未来其实是不负责任的。
第4个回答  2019-05-25
成长式教育,成因:同样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中产家庭,有一部分有格局的父母,把家庭长远发展和教育孩子,作为人生规划中一件大事,把和孩子共同成长,作为自我提升的重要机遇。他们参加专业家庭教育机构的父母培训课,进行系统学习。结果:成长式教育,亲子关系健康和谐,亲子相互尊重,孩子独立自主能力较强,也往往会体现出自信阳光、与人为善的可贵品质,父母的人生状态也很积极向上,对未来充满希望。在中国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贾容韬老师授课的现场,中国教育报的记者就感受到父母们所散发出来的一种很温馨、积极的状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