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处,是一种修行。或独居一室,或把盏浅饮,或走进诗词,或欣赏美文,或融与音乐,或静思片刻,或书写感

独处,是一种修行。或独居一室,或把盏浅饮,或走进诗词,或欣赏美文,或融与音乐,或静思片刻,或书写感悟……因为独处,你离自己很近,离喧嚣很远。心因此而宁静澄明,悠然安怡,忘却尘世烟云…… 有没有对应句可以回 ?

独处有两种,一种是避世而活,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这是一种修身以静心的独处。另一种是静坐,乾坤我心在,吾道世间存,这是一种修心以悟的独处。这两种独处,更多的成分是修,而非行。

如果不能够发现外间的一切皆内心之照见,如果不能够领悟整个宇宙的本质与自己全息对应,那么显然地给了自己某种局限的条件来定义自己的大小、位置、性质。那么相应地便会觉得喧嚣并不属于自己,集处有碍修行。实则非也。

我们需要把修与行作些不同的态度,修就是从外间的一切虚幻之象中寻求内心的真正本质的过程,行是用内心的领悟指引自己外间的一切行事决择。不是境清才心静,而是心静自然凉。

当年六祖慧能与大师兄之间的对诗是一个经典,它显现了不同的”心观“对领悟的重要性。大师兄一首”好诗“:”身坐菩提树,心如明镜台,处处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虽然这首诗已经宛如仙境一样,但始终不是”金刚不坏之心“,明显地如果把菩提树搬走,纠集纷喧的人事于他周围,把他摆在了WC旁,”他便没戏了“。也就是说,大师兄的领悟假手于”外界的静“这个条件,这是一种假悟。所以慧能为了点醒大师兄,以另一首”好诗“回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真正的金刚不坏之心,对世间一切的事物不作心动,显现的是在任何环境之下,其心皆能如如不动地行处,其静在内而非在外。

修,是我们探索澄明和宁静,领悟超越分辨的寂静,感受自己的真正本质与这种囊括整个宇宙的静的合一关系,这是宁静致远的冥想领悟和收获。

行,是我们创造人生奇迹,体验源自内心的创造,自信自己的领悟能够主导和把握自己的人生和自己内心的对应关系,这是用静的领悟活于分辨的世界时所能产生的巨大智慧与能量。

当然,外静的确能让人更容易接近自己,但始终仍然只是接近,不是真正地找到,当我们已经有了进一步的领悟的时候,应该开始把外静转换为内静,这样才能有更真正的机会”看见“真正的自己。我认为闭目冥想就是我们人类一个很好的摄心观静发现自己的方法之一,这个自己可不是简单的和我们的身体边界对应,那个真正的自己是没有界限与定义的,它与整个宇宙都有关系。领悟之后,我们便会发现自己所到之处,尽皆奇迹与生命的完美。所以其实我们真正的自己是那么完美地体验着自己的人生创造与奇迹,只是我们的心是否能够发现这种极度神秘而隐藏着的完美与能量,我们又是否能够充分地相信自己、欣赏自己和享受自己。一念之下,宇宙间一切因”阔然消失“而”无限精彩“。同样地,也只是一念之下,自己便成为了这宇宙中的一种从属,为求独善,不惜弃世于心。
我认为你的内心还是会受到我的回答内容而影响的,虽然我不确定你是欣喜若狂还是嗤之以鼻(对于我来说什么都有可能)。但我自信很快你便开始进入你真正的世界,正如你所说的,外静给了你一个更接近自己的机会。

因为您喜欢诗文,在下特意留下自己写的一首陋诗,希望能适度地缓解有可能发生的各种内心磨擦,哈哈:

桃李满地天霞醉,
春暖花开几度回,
风花雪月如真数,
万法由心空无类。追问

谢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4-05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空无物 何处惹尘埃
第2个回答  2014-04-06
因为独处,使你屏蔽是非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