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给我的启示。

如题所述

生活闲隙,品读国粹《三国演义》,思绪跟随它逆溯时间洪流,游历在那个风云际会的时代,不禁被它的波澜壮阔深深吸引,神为之夺。搁卷感叹的同时又觉感悟良多,反复品嚼,受益匪浅。-
翻开扉页,伴随一首低吟的挽词,顺着滚滚东逝的长江水溯流而上,金戈铁马的气息扑面而来,世界瞬间便纷乱了。-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黄巾之乱暴发了。-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刘、关、张桃园结义了。-
“宁可我负天下人,莫叫天下人负我!”曹操擎着犹自滴血的长剑,冷漠的面庞令空气也为之冻结。-
群雄并起,成王败寇!-
一场生与死的角逐在利与欲的驱使下上演了。-
战火开始在每一寸土地上肆虐,犹如蝗灾过境,啃噬成一幕幕残垣断壁,遗留下一片片惨雾愁云。-
饿殍遍野,血流成河。
到处是流离失所的惊慌,到处是妻离子散的哭喊,到处是病痛折磨的呻吟。-
一曲催泪断肠之殇在天地间游荡,无情地回旋。-
三国,这个时代无时不刻不在诉说着它的残酷和哀伤。-
审视历史车轮的辙痕,不难想见,战火烧过的地方,祸害最深的永远都只是平民百姓。
然而,他们的生命并没有书写着“卑贱”二字,甘心任由宰杀?只能听天由命?不!他们没有自甘堕落,他们也有思想,他们也会愤怒和反抗。-
男儿何不带吴钩?-
是谁的召唤萦绕在耳畔低声呢喃?-
是不屈服的灵魂,是骨子里的血性! -
胸膛里的血液开始沸腾燃烧,男儿们穿上戎装,跨上战马,纷纷奔赴沙场投访明主,用血和泪坚守着心中执著的那一道光明。-
于是,一幅幅震憾人心的画面悲壮放映,让我们心潮澎湃,让我们扼腕叹息,让我们感动流泪。心绪随之跌宕起伏,久久不能平静。-
空城拂琴,单刀赴会。他们的从容不迫。曾让多少人拍案叫好?
温酒斩华雄,杀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关公偃月刀挥落的地方曾令多少豪情男儿为之热血沸腾?
落日余晖中的长板桥,张飞那一声炸雷似的虎吼震碎了曹营多少士卒的胆?百万甲士在单人单骑面前踟躇不前。那人横戈立马的影子此刻竟是魔神般高大!这份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大无畏、大勇气,俯视古今,谁堪比拟?-
羽扇纶巾,登临绝顶的才智,感念临终托孤他六出祁山。出师未捷身先死,五丈原上他流下了泪水,这个风华绝代的男子用一生诠释了那一份至死不泯的忠诚!
围城上燃起的烽火,北海岌岌可危,那于兵戈铁戟中冲杀而来的一骑,只因母命难为,身为子女的孝义使人淡忘了生死!它让我们记住了一个名字--东莱太史慈。
《三国演义》,它教予我们的不仅仅只是魄力、勇气、忠诚和孝道。
刘备的仁德,关公的重义,孔明的智谋,三顾茅庐之礼,桃园结义,同生共死之信。仁、义、礼、智、信这些崇高的品质都在《三国演义》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演绎。在-它曲折迂回的情节中,无不蕴藏着对人生的启迪。
官渡之战,袁绍大败郁郁而终,天之骄子的陨落使人明白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道理。他的事迹提醒人们要明辩忠奸,勿信谗言。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虽是乱世奸雄,为了充盈军资甚至不顾道德谴责盗坟撅墓,无所不用其极。但是,他的成功有目共睹,它告诉我们“欲成大事,须不拘小节!”
乐不思蜀告诫世人不可玩物丧志,大意失街亭警醒世人不可骄狂自大,应谨小慎微。三顾茅庐教予人们礼贤下士。越是细心阅读,感悟收获便越多。-如果我们把从它字里行间学习到的人生道理都运用到生活中,又何愁事业不成功?何愁家庭不美满?何愁国家不富强?
政治外交,我们需要从容不迫的冷静,保家卫国,那份一往无前的勇气不可或缺。侨居四海,当不泯赤子情怀。子女孝顺才能使家庭和睦,谨小慎微才不致于铸成大错。一个团体若能有一个礼贤下士的领导者,它的向心力将更加凝聚牢固,这样上下一心,兢业奋斗,事业才能蓬勃发展,蒸蒸日上。 -
《三国演义》能教予我们的还有很多很多,其中蕴藏的道理,值得我们用一生去研习。请不要用单一看待小说的眼光去看待它。它不仅仅只是一部小说名著,它更是一本沉重的历史教科书,这是前人血和泪的凝结。阅读它,是一种亲切和蔼的感觉,犹如与历经沧桑的老祖父贴心地交谈,他会把他用一生归结出的人生道理向你娓娓叙说,帮助你矫正身姿,让你行得更正,走的更直。
如今,三国这个磅礴大气的时代-已经从岁月中匆匆走过,漫随着浩淼的江水远远离去,只留下一道道高大伟岸的身影供后世仰望,但他们的气节、他们人生领悟的精髓都已经凝注成了一本书,一本名叫《三国演义》的书。这是他们留予后人的一笔弥足珍贵的财富,是艺术也是教育在历史衍变熏陶下长久积淀得来的瑰宝。它将随同着亘古流淌的两河流域一齐哺育整个中华儿女,它会用它慈柔的光芒洗涤一个民族的心灵。这样的文化将注定要被人们世代延习,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它将注定要在时间的河流里熠熠生辉,源远流长

-- 紫霞游戏平台为您解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7-09
《三国演义》,我爱你!“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是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的开篇词,我喜欢这首词,更喜欢《三国演义》。在所有看过的课外书中,我的最爱就是《三国演义》了。我爱你,《三国演义》!你给予我力量,让我获得无限的精神食粮!有一次中午放学回家后,我很饿,而饭还没做好,于是我就先去看自己心爱的《三国演义》了。谁知,这一看不要紧,我竟然忘记饥饿了,连妈妈喊我吃饭都没听见。妈妈见我没动静,走到我身边来,我才恍然大悟,喔,该吃饭了!这以后,只要饥肠辘辘,我就会用《三国演义》来“充饥”。我爱你,《三国演义》!你有无穷的魅力,让我对你割舍不下!每次去书柜拿书看,妈妈都提醒我尽量看原来没读过的书,但是每每朝书柜中一看,我都会不由自主得向左边转头,伸出手,小心翼翼地捧出那本已看了无数次的《三国演义》原著。妈妈说:“玥玥,这本书你不是已经看了多次了吗,还要看?过一段时间再看,你会有新的、更深的见解!”我这才恋恋不舍地放下它,去拿别的书了。《三国演义》,我爱你!你对我的吸引力太大了!足智多谋的庞统、孔明,雄才大略的曹操、刘备,英才少年孙权、曹冲……许许多多的人物让我赞叹不已,敬佩不已!我要向他们学习,长大干一番大事业!桃园结义,火烧赤壁,七擒孟获……一个个生动、流传至今的故事让我大开眼界,受益匪浅。啊!《三国演义》,我爱你!

摘自百度网友,谢谢。
第2个回答  2014-07-09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小说,演述了汉灵帝中平元年黄巾贼起,至晋武帝太康元年王浚灭吴为止之九十七年间史事。全书一百二十回,中心故事是魏、蜀、吴三国的纷争;所谓「演义」,是将历史事迹演成小说。既然是小说,那么就有作者的渲染与穿插,像空城计在正史「三国志」〈晋陈寿撰〉中并未记载,与历史不符,不能将它视为真实的事情。

罗贯中是流落江湖的文士,天下大乱,他怀才不遇而专心著述历史故事,藉以抒发胸中不快。东汉末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军阀割据、盗匪蜂起,三国鼎立时,争战连年,那时藏龙卧虎、人才辈出、佳话频传,有许多壮丽雄奇、可歌可泣的故事流传后世、活跃于民间。

三国演义小说的主旨,不外乎「忠孝节义」的文化传统,尤其是义方面特别力宣扬。自王莽篡汉,经东汉刘秀到三国,忠的道德挫折而义抬头、被标榜,作行为标准。刘备欲伸大义于天下,孙权表现仗义江湖的本色,三国的人物故事显出浓厚的义的色彩,是真正的在演「义」了。满清入主中国,自命为大义之举,开国的几个皇帝都很欣赏「三国演义」这部奇书,目的是要牢笼汉人,基于大义而效忠清朝皇室。于是风行草偃,三国演义成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读物了。

三国演义是一部文学作品,其文言跟白话相差无几,文字简洁流畅,章法严密紧凑;虽然有些杜撰了「迷信」,如借东风、诸葛装神、木牛流马,但仍对一般群众很有感染力。过去有很多国文教师主张学生熟读三国演义,来打好作文的根基,乃因为三国的文字功力、魅力是不容低估之故。它又「叙事说理委婉动听,描绘人物栩栩如生,资料取舍精微切当,情节发展高潮叠起」,颇有文学价值。

三国演义有戏剧性、智能性,有政治观、军事观、伦理观等。有人把它当作「说话模板」;有人把它看作「兵书战策」;也有人把其中人物当作偶像来学习。引伸的用法,如善用兵是「小诸葛」,勇战者称「常山赵子龙」,结拜兄弟是「桃园结义」,卜卦看相以「赛诸葛」为招牌,宗亲会把「刘关张赵」认同一家。饿了说「肚子在唱空城计」,办事缺钱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更有一些谚语,如「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等不计其数,这无非证明三国演义对华人社会有普遍而深远的影响。

最近几年,台湾的出版界更出版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抽丝剥茧、引人入胜的焦点另类读物,诸如「画说三国」、「三国韬略学」、「三国韬略大智典」、「曹操争霸经营史」、「诸葛孔明」、「三国谋略学」、「三国乱世经营学」、「36计说三国」、「三国人才学」等等。这些书有的以现代经营学的观点着笔,写在商场求才;或领袖人物驾驭之术、说服术、情报搜集、化危机为转机;或写处世智能、谋士斗智斗力的劲道;或阐释「兵者,诡道也」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充满振聋发瞶,耐人寻味的启发和提示。总之,以上都是阐述古人的精髓,俨然成了现代的「三国学」精华,开启一个新的思索空间与方向。从古书三国故事挖掘宝矿、智能,应用于今日国际诡谲局势及社会的竞争角逐,足见老书「三国演义」的后续吸引力与价值,到二十世纪末仍未衰减,且已登上商场经营的舞台了。

《三国演义》读后感

在这个假期里我读了《三国演义》一书,我受益匪浅。 《三国演义》是一部断代体古典名著小说,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首先我看到的是像“滚滚长江东逝水……”这一类脍炙人口的诗句,接着引入正文。第一句话这样说到:“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不无道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书中还有上百个人物、无数的军事谋略,加上作者本身借着历史人物,来阐述忠、教、仁、义、爱的道理,更是深中人心。它写的庸主献帝、刘禅,无能之辈吕布、袁术、袁绍、刘表、刘璋,气量狭隘的周瑜,长厚的鲁肃,勇者张飞、许楮、典韦,下至因行间而贻笑千古的蒋干,无不个极其态。这些人物给了我很深的教育。虽有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这本书当中所描述的几个英雄人物。 先说关羽。这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而约好一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三国演义》表现关羽的方法也极简单:“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后来加上“赤兔马”,又读过《春秋》,刮骨疗毒不怕疼,斩颜良,诛文丑,几乎变得天下无敌。他的所做所为值得我们学习。 封建统治时期需要忠臣,需要一个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这就是诸葛亮。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谋,而且一生谨慎,鞠躬尽瘁。他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为这种人应该相貌非凡,可书中描绘的却十分简单: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他的所做所为给后人很深的印象。 现说曹操。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可能是因为他的儿子篡了汉。他说刘备与他是并世英雄,说得刘备都不敢听,但是他没有杀刘备,虽刘备正是他的瓮中之鳖。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梦也梦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诸葛亮,与其誓不两立,只要把诸葛亮杀了,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后来又发现刘备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杀刘备,至少把他留在东吴,东吴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浅,气量狭小,非英雄也。这也与曹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曹操还是个实干家,曾经行刺董卓,矫诏聚诸侯讨伐董卓。这些使我感到了曹操的伟大之处。 总的来说,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大开眼界,而以上几人也给了我很深的感受,他们很值得我学习。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