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哪段最好?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写百草园的部分哪段最好?为什么?
描写三味书屋的部分哪段最好?为什么?(要求多方面、多角度)

尊敬的oboboto:
第二段最好,因为作者从视觉,触觉,听觉,味觉来写百草园。下面详细:
视觉: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
听觉: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触觉: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
味觉: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了。
shenyunpeng536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2-26
第二段 本文第二自然段写景相当精彩。作者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这样一组词语,引出15种景物(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鸣蝉、黄蜂、叫天子、泥墙根、油蛉、蜈蚣、何首乌藤、木莲藤、覆盆子)、4件趣事(找蜈蚣、按斑蟊、拔何首乌根、摘覆盆子),前两个“不必说”略写百草园概貌,“单是……就有……”则比较详细地写百草园一角“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先用两个“不必说”宕开一笔,突出“单是”的内容。既然“单是”已趣味无穷,可见园子里佳趣俯拾皆是,渲染了百草园是“我的乐园”的感情色彩。写景层次井然,条理分明。前一个“不必说”写静物由低到高,后一个写动物由高到低。整体部分从植物写到动物,局部部分则由动物写到植物。

最后一段长期以来,人们在分析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之间的关系的时候,主流的看法是认为二者形成了对比的关系。认为百草园的清新、亮丽、神奇与三味书屋的昏暗、枯燥、森严、无味之间形成了对比关系,前后分别包含了作者强烈的褒贬之情。
除此“对比说”之外,还有两种认识:
一种意见认为,前后是和谐统一的。贯穿全文的,是中年的鲁迅先生对儿时快乐生活的甜美回忆,是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即便是三味书屋的生活,对于同年的鲁迅而言也同样是新鲜而充满快乐的。
第三种意见认为。前后是衬托关系,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衬托三味书屋的生活,从而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身心的损害和束缚。
上述三种观点都有一定道理,比较而言,这里所述的第二种看法更接近鲁迅先生创作本文时的心理背景,更能为读者所接受。实际上,我们从作者对三味书屋生活的描写中,也不难发现自立行间洋溢着快乐的情趣。从“黑油的竹门”、大匾等陈设,从那没有孔子牌位的拜孔子仪式,从同窗趁先生读书入神时,溜到三味书屋后的小花园“折腊梅”“寻蝉蜕”到人声鼎沸的课堂,自得其乐的老先生,颇有些成绩的绣像,飞速进步的“对课”,处处洋溢着一种成年人回顾往事的乐趣,时时流露出新奇天真和快乐的情趣。
第2个回答  2009-02-12
第二段,作者由整体到局部,由静到动,由低到高又由高到低地介绍了百草园的趣事,调动了人的听觉,视觉,味觉,触觉。情景交融,把百草园的喜爱和向往融入其中。
第3个回答  2009-02-15
第二段,这一段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色,声,形,味俱全。不必说到紫红的桑葚是从低到高的静物描写。也不必说到云霄里去了是从高到低的动物描写。以下的局部描写是本段重点,是从低到高的动植物描写。本段运用了比喻,拟人和排比的手法,表现了儿童的心里。其中着重写何首乌:1是为了增添神秘色彩。2是为了表现儿童的心里情趣。
第4个回答  2009-02-25
第二段
这一段在作者笔下是一个充满了颜色和生命的世界
这里介绍了在百草园不同季节的景象,还写了色、形、味、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