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 简答题

1.概括《寡人之于国也》一文所体现的孟子王道政策的主要内容。
2.李密在《陈情表》中怎样陈述“辞不就职”的理由的?
3.作文为什么一定要“唯陈言之务去”?
4.鲁迅的《灯下漫笔》对中国民族心理和民族文化的剖析,其深刻性何在?有何现实意义?

第一题:
《寡人之于国也》
1. 概括本文所体现的孟子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

(1) 富民、爱民,以民为本的思想。

(2) 反对暴政,提倡仁政:①大力发展经济,尤其是农业、林业、渔业。②注重文化、道德教育。

(3) 反对兼并战争,提倡以仁政来统治天下
第二题:

回答:这篇文章是李密向晋武帝司马炎上的表文。主旨是为了奉养祖母而请求让他不出去做官。文中叙述了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家中的孤苦情况和祖母对自己的辛勤抚养,详尽委曲地说明了自己屡次辞谢晋朝征召的原因,既表达了对晋朝皇帝的感激之情,又申述了终养祖母以尽孝道的决心。文章处处有根据,句句是实情,没有空洞之言,没有浮泛之语。合情合理,感人至深。据说晋武帝看了也受感动,不仅同意他的请求,而且赐给他奴婢二人,叫郡县供给他赡养祖母的费用。另有一说,认为:作者的本意是当时不愿事晋,但巧妙地避开了这一主旨,以奉养祖母为借口,说得合情合理,令人信以为真。
主要理由就是要照顾祖母!

第三题:
回答:语言的问题,是一个约定俗成的问题,创造“新词”,虽非“陈言”,可能人们都不能懂得。韩愈提倡“唯陈言之务去”,决不是为了人们的不懂。因而,把“唯除言之务去”解释为“语言上的创新”,是不能成立的。 “唯陈言之务去”,其实就是及对陈词滥调。也就是反对套话、空话、八股腔、公式化、概念化。目的在反对骈文。

第四题:
回答:在思想上这篇文章也给我很大启迪。亦有两点:一、鲁迅的.憎分明依然给我很深的印象,他批判封建统治者不把百姓当人看,甚至牛马不如语言有力,感情真挚,而他同时又表现出对人民的、悲惨处境的同情,却不全然是同情。他也对被封建专制和蒙昧主意的统治造成的奴性心理表示不满,对人民那种麻木、不言反抗的心理也有一定批判:即使有人出来,也只是“较有秩序地收拾了天下”只是让百姓“安稳地做奴隶”抑或有作乱的人物,也不过是“‘为圣天.驱除云尔。’”。从中我们应向鲁迅先生学习坦诚地表达真实情感与见解,不应过于矜持、虚伪甚至麻木,而应正直、勇敢地直面纷繁的世界,坦然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二、本文是一篇典型的反封建专制,提倡民主共和的文章。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封建社会对人民的压迫不仅是物质上的,还有精神上的奴役。让我们看到封建社会的落后,同时感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懂得应该珍惜如今良好的社会环境
.......

希望对你有用,我是学汉语言文学的,但不敢用自己的话回答,摘抄些原题答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2-10
第1点偶忘记了
2和3没学过~~~不知道~~~~
第4点 讽刺了国民的麻木不仁.批判封建专制的残酷.也批判了国民缺乏反抗精神,向往成为奴隶,容易满足。他对老百姓有深刻的同情,但也有嘲讽和批判。
第2个回答  2009-02-10
0分要回答那么多我都不想理你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