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史记”中挑选10个人

写出他的生平和你对他的评价

第1个回答  2009-02-10
最佳答案 - 由投票者2008-02-20 17:12:00选出
司马迁评项羽:
[原文]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①,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 其苗裔邪②?何兴之暴也③!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蠭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埶④起陇亩之中⑤,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⑥,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⑦,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⑧,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⑨,奋其私智而不师古⑩,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11),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12),过矣(13)。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14),岂不谬哉!
[注释]①周生:《正义》引孔文祥说以为是汉代儒者,姓周。盖:大概。重瞳子:两个瞳人儿。②苗裔:后代。③何兴之暴:怎么起来得这么突然。④尺寸:形容很少。埶:同“势”,权势,权柄。又:有人认为“尺寸”指尺寸之地,这句在“寸”字后断句,“乘执”属下句,是趁势的意思。⑤陇亩之中:田野之中,指民间。“陇”,同“垄”。⑥五诸侯:指战国时的齐、赵、韩、魏、燕五个诸侯国。⑦位 :指王位。不终:指没有维持下来。“终”,到最后。⑧背关:舍弃关中。“背”,弃。⑨矜:夸。功伐:功劳,“伐”与“功”同义。⑩奋:振,这里有极力施展的意思。师古:效法古人。(11)力征:以武力征伐。(12)寤:同“悟”。(13)过:错。(14)乃:竟然。引:拿过来,这里有找词儿的意思。
[译文]太史公说:我听周生说舜的眼睛可能是两个瞳人儿。又听说项羽也是两个瞳人儿。项羽难道是舜的后代吗?不然他的发迹怎么那么突然啊!秦朝搞糟了它的政令,陈涉首先发难,各路豪杰蜂拥而起,你争我夺,数也数不清。然而项羽并非有些许权柄可以凭藉,他趁秦末大乱之势兴起于民间,只三年的时间,就率领原战国时的齐、赵、韩、魏、燕五国诸侯灭掉了秦朝,划分天下土地,封王封侯,政令全都由项羽发出,自号为“霸王”,他的势位虽然没能保持长久,但近古以来象这样的人还不曾有过。至于项羽舍弃关中之地,思念楚国建都彭城,放逐义帝,自立为王,而又埋怨诸侯背叛自己,想成大事可就难了。他自夸战功,竭力施展个人的聪明,却不肯师法古人,认为霸王的功业,要靠武力征伐诸侯治理天下,结果五年之间终于丢了国家,身死东城,仍不觉悟,也不自责,实在是太错误了。而他竟然拿“上天要灭亡我,不是用兵的过错”这句话来自我解脱,难道不荒谬吗?
汉高祖刘邦:司马迁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刘邦做皇帝的根据。首先是君命天授。二是善于用人。三是抚百姓。
刘邦有识人的能力,知道哪些是人杰,哪些是庸才,然后才能量才而用,《史记》曰:“吕后问:‘陛下百岁后,萧相国即死,令谁代之?’上曰:‘曹参可。’问其次,上曰:‘王陵可,然陵少戆,陈平可以助之。陈平智有余,然难以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这也应算是一项重要的领导才能。项羽就不行,不能识人,所以陈平和韩信之类就全部跑掉了。
刘邦用人不疑,并且“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让人有盼头,所以能够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另外又能把握兵权和人事权以防止喧宾夺主,不致失去对人才的控制,像韩信所言:“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就是这个道理。
刘邦能屈能伸,果敢能决。按李宗吾的话说就是“面厚心黑”。
刘邦有急智。在被项羽围困在荥阳时,韩信不但不及时救援,反而趁机要封,“汉王大怒,骂曰:‘吾困于此,量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经张良、陈平暗示后,“汉王也悟,因复骂曰:‘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乃遣张良往立信为齐王,征其兵击楚。”,在与项羽对决时,刘邦曾被伏弩射中,“汉王伤胸,乃扪足曰:‘虏中吾指!”以定军心。在鸿门宴前夜项伯来通风报信的时候,刘邦紧紧抓住这根救命稻草,急忙套近乎,“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在关键时候逃过一劫。很多事例都表现了刘邦的急智,按现在的话说叫“危机处理能力”,这也是一项重要能力。如果反映迟钝,朝三晚五,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刘邦只怕小命都难保,更不用说王霸大业了。
社会并不缺有才干的人,像项羽、韩信、张良、陈平等,但却缺少能将他们的才干合理组织和发挥出来的人,而刘邦恰好具有这一长处,因此他成功了。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的成功是性格上的成功。
萧相国:《史记 萧相国世家》写汉朝开国丞相萧何。萧何与张良、韩信,是刘邦夺取政权的主要功臣。刘邦说过:“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填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万百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这段话很准确地说明了三个人的作用。这是三个不能相互替代的人物。
本篇篇幅不长。有关萧何的一些家喻户晓的故事,如“月下追韩信”等,本篇并未提到。本篇只是通过几个简短、精彩的例子,从不同侧面刻画出萧何这个人物。他的智慧、远见、敬业、城府……都表现得非常充分;他与刘邦的关系,是贯串本文始终的主线。
“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这是萧何最最与众不同的一点,是萧何之所以为萧何的点睛之笔。一帮子农民起义军,蜂拥杀入秦的首都咸阳,又蜂拥杀入皇宫和达官贵人的府邸,能干出什么事来?当然是抢劫。金帛钱财美女珍玩,都在他们抢劫分赃之列。什么文书、档案、地图、户籍、法律、法令,谁知道它们是什么,有什么用?只有萧何认识它们,知道它们的价值。所以,他像别人抢劫金银珠宝一样去争夺这些至宝,收藏起来。这样,萧何这个人物,就从千千万万个他的同事中间凸现出来了。萧何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这与他的经历有关。他是秦政权的一个基层公务员,他懂得这些文书、资料、法律、档案对于国家政权建设的重要意义。通过这个行动,他已经给自己在新政权中的角色、地位作了一个准确的定位。他是刘邦集团的总管家:战时是根据地的最高行政长官和后勤部长,夺取政权后就是当仁不让的丞相。
当刘邦还是沛县一个普通百姓时,萧何就利用县政府小官员的身份常常维护他。刘邦当了亭长,受命要带领服徭役的百姓同赴咸阳,临别时别人送他三百钱,惟独萧何送五百。这是萧何的眼光。韩信,在很多方面与刘邦一样,都有一股地痞无赖的邪劲儿。项羽看不上他,刘邦也看不上他,他周围几乎所有的人都看不上他,偏偏萧何一眼就看上了他,而且认准了刘邦的大将军非韩信莫属,并为此固执地要把韩信推到大将军的宝座上才肯罢休。这更是萧何的眼光。具有这种眼光的人,才能洞察事物发展变化的前途和方向。萧何对待子孙后代的态度,使你不得不佩服他的通达和洞察历史的目光深邃。他也为子孙后代购置田地、房产,但是地点选择在远离大城市的穷乡僻壤,规模控制在能够维持生计的低水平。他的观点是:“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就是说,如果子孙后代贤能,就会学习理解我的勤俭质朴;如果出了不肖子孙,那么也不会因为穷乡僻壤中还有几亩地几间房而受到豪强势力的追逐打击,可以糊口度日。这种低调处理遗产和对待子孙的态度,在二千一百年前是十分的难能可贵。本篇记载,萧何“后嗣以罪失侯者四世,绝,天子辄复求何后,封续酇侯,功臣莫得比焉。”这就不难看出,萧何对他的子孙后代,看得还是相当准确的,他采取的措施,确实也起到了庇护他们的作用。
萧何有缺点,他的缺点是只知道兢兢业业地做好本职工作,只知道竭尽全力为刘邦政权多做贡献,而不懂得在关键时候,要去琢磨揣度刘邦在想什么。为此,他几次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危机。亏得有好心人帮助,他才一次次化解了危机。萧何并非聪明不及张良,而是对刘邦的了解深度不如张良,明哲保身的哲学境界不如张良。

参考资料:http://www.795.com.cn/topic/sj134090/1_1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