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军整编74师都有什么战绩

很多资料说国民党军整编74师是国民党王牌中的王牌 张灵甫是常胜将军 但是为什么很少看见74师的战绩 包括对共产党的军队 有的也是一带而过 更多的是孟良崮的败绩 谁能提供一下 ,不要官方的资料

74军于抗战开始后由五十一师(师长王耀武)及五十八师(师长俞济时)组建,军长俞济时。曾参加淞沪会战、徐州会战、长沙会战、常德会战等多项战役,多次重创日军,致使日军闻风皆丧胆,曾有“抗日铁军”的称号。
[编辑本段]抗日战争
日军在东北得手后,向华东进犯,淞沪会战爆发,74军奉命在吴淞口布防,51师在罗店,58师在蕴藻浜,都是战线的关键之所,王耀武的51师与日军在此大战一场,顽强阻击,在国民党军一片混乱之中,51师镇定自若,表现出色,虽损失过半,但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受到了上峰的嘉许,王耀武由少将晋升中将,74军从此崭露头角。 当时有名的《申报》和《大公报》都曾报道过51师的英勇作战。
74军从淞沪战场撤出后,还来不及补充休整就投入南京保卫战,在湖熟镇、汤山镇、熟化镇等地与日军展开激战,多次击退日军进攻,南京沦陷后51师奉命突围,全师撤至浦口仅有4000人。
74军经过补充先后参加徐州、兰封会战,在兰封会战中74军重创日军第2师团。
1938年7月德安战役(又称万家岭战役)爆发,日军苦战两个月进展甚缓,为了尽快突破国军德安防线,日军第11军军长冈村宁次中将命令第106师团全力突破五台岭一线,然后向德安西南迂回穿插,协同正面攻击部队围歼德安一线约20个师的国军。
9月25日,第106师团突破五台岭,迅速向国军防线纵深推进。10月1日,106师团主力已进至万家岭一带地区,但在白云山遭到了国军第4军的顽强阻击。第九战区司令薛岳闻讯后立即果断决定调集重兵围歼孤军深入的第106师团!这一作战决心得到了蒋介石的支持。10月2日,第九战区调集12个师合击万家岭地区之敌,国军各部从各方向发起向心攻击。日军第106师团长淞浦淳六郎中将见形势危急,而正面进攻部队又无进展,便迅速放弃原定计划全力突围,突破口便选在了74军58师防区,58师以极其顽强的防御顶住了日军113联队在空军支援下的多次猛攻,但是58师也付出巨大代价,全师经过两天激战,仅存500人!眼看阵地难保,58师师长冯圣法连连向军长俞济时求援,此时俞济时手里也没有预备队,他只留下了一个班警卫军部,将军警卫营投入战斗,这才确保了阵地,粉碎了日军突围的企图。
10月7日,国军调整兵力,发起全线总攻。74军作为主攻部队奉命攻击日军在万家岭地区的核心阵地张古山,第51师多次猛攻均未得手,后305团团长张灵甫献计从山后偷袭,并亲率突击队从山后偏僻小道袭占张古山。74军攻占张古山,为突破日军106师团防线立下头功。10月9日,薛岳令各部组织敢死队作最后决死攻击,经过激战国军攻占万家岭、雷鸣鼓两处要地,当晚国军第4军的突击部队一度曾进至106师团指挥部仅百米处,淞浦组织师团指挥部所有人员准备迎战,连自己都拿起了枪。由于第4军没有确切情报,又是夜间,才没有发现日军,使淞浦得以侥幸逃脱。此役国军一举收复九江以南失地,日军第106师团几乎被全歼,死伤逾万,连师团长淞浦中将都险些被俘,战果之辉煌足以与平型关和台儿庄媲美。万家岭之战既无平型关八路军奇袭之利,又无昆仑关国军火力之优,全靠将士浴血苦战,战役中74军守得住攻得上,居功至伟。战役开始前,蒋介石曾两次电令将74军调至后方休整,都被薛岳拒绝,而74军的表现确实没让薛岳失望。战后著名作家田汉和任光曾以此战和张灵甫为原型编写了话剧和74军军歌。
1939年6月俞济时升任第10集团军副司令兼86军军长,51师师长王耀武升任军长,74军下辖51师(李天霞)、57师(余程万)和58师(廖龄奇)。
1941年3月,74军参加上高会战,上高位于江西锦江上游,俯瞰赣东平原。日军占领上高,既可相机拊长沙之背,又可得到进攻赣南的前进基地。日军采取分进合击战术,兵分三路,企图合围国军主力于高安、上高地区。但南北两路进攻均被击退,中路日军孤军深入,又遭到74军坚强抵抗,3月22日日军集中万余兵力在数十架飞机掩护下猛攻74军云头山、白茅山阵地,74军与日军反复争夺,先后7次与日军白刃肉搏,为友军赢得了集结的宝贵时间。因此中路日军不得不于3月24日黄昏在北路第215联队掩护下开始突围,但25日夜又被国军将突围与增援之敌再次包围,终将其大部歼灭。在全线出击中74军又作为先锋,乘胜追击,收复官桥,击毙日军日军第34师团长岩永少将。整个上高会战,日军第33师团遭到重创,第34师团及独立第20混成旅团伤亡更是高达70%以上,共毙伤日军1.5万,被何应钦誉为 “开战以来最精彩之作战”。
此役74军被第19集团军司令罗卓英评价为“战斗力量坚强”! 74军在战役中“拼死力拒,虽血肉横飞、伤亡惨重,仍不稍退,是日一日间敌我伤亡均在四千以上”,战功显赫,荣获国民政府第一号武功状和最高荣誉“飞虎旗”,被誉为抗日铁军。74军军长王耀武和第153旅旅长张灵甫旅表现优异,受到表彰。
上高会战之后,74军作为首批五个军之一换装苏式装备,得到115毫米榴弹炮4门,76毫米野炮8门,37毫米反坦克炮4门,7.62毫米M1910水冷式马克西姆(即“俄国版的马克辛”)重机枪25挺,7.62毫米M1910马克西姆·托加莱和M1928德克恰廖夫(简称为DP型,即常见的转盘机枪)轻机枪70挺。
1941年9月,日军发动第二次长沙会战,目标之一就是寻歼国军主力74军。战役开始后74军奉命开赴沙市街增援,结果被日军情报机关侦悉,日军立即提前发动攻击,集中2个师团夹击74军,74军猝不及防与日军激战两日,57、58师伤亡过半,遭到了巨大损失。尽管此战74军失利,但在与日军遭遇之初,74军在华春山一线仍颇有斩获,并以凌厉攻势一度迫使日军第3师团后退,也显示了中国王牌军的威风。
1943年11月常德会战中,74军57师8000人坚守常德城16天,顽强抗击了日军陆、空、坦的协同攻击,在日军猛烈炮火甚至释放毒气情况下仍死战不退,日军不得不围三阙一,放74军一条生路,此时全师不足600人只有师长余程万率180人突围,其余官兵自愿与常德共存亡,与突入城内的日军逐屋争夺,全部壮烈殉国。6天后余程万就随反击部队又杀回常德,收复常德。此役正逢美、中、英三国首脑开罗会议,罗斯福总统听取了蒋介石的战况介绍,特意将余师长的名字记在备忘录上。著名作家张恨水就根据常德之战写出一部名叫《虎贲英雄》的小说。常德人民为纪念74军为国捐躯的牺牲将士,自发募捐,于1944年3月在市青年路东侧修建占地达30000平方米的阵亡将士墓地,作为永远的纪念。
1944年1月军长王耀武升任24集团军司令,施中城接任军长。下辖51师(周志道)、57师(李琰)、58师(蔡仁杰)。
1945年5月,在雪峰山战役中,74军再次显示出抗日铁军的雄风,给予日军以重创,获得两面“飞虎旗”。
八年抗战中,74军几乎参加了所有正面战场上的重大战役,尤其是在德安、上高、常德三次战役中表现最为突出,以其英勇顽强的战斗意志,被誉为抗日铁军,连美军顾问团曾有过“中国只有74军能打”的赞誉。
1945年8月,日本投降,74军空运南京受降,并担任南京守备,因此被称为“御林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2-11
61年前,一场震惊中外的孟良崮战役爆发了,虽然此战以华东野战军胜利而结束。但我要说的是此次交战失败的一方,国民党整编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将军。孟良崮战役看似一场普通的内战,其实已经为今后国共谁能够统治中国埋下了伏笔。整编74师原为国民党整编74军,该师全系美械装备,为甲种装备师,号称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是蒋介石指定的典范部队。师长张灵甫毕业于黄埔四期,在陆军大学甲级将官班受过培训,是著名的抗日将领。那为何这样的一支王牌部队会被打败了呢?难道真是张灵甫的无能?其实不然,略知历史的人都知道,此战的失败就败在国民党的昏庸上。国民党的军队内部矛盾重重,没有一点团结的精神,而反观我军部队团结协作,步调一致。所以国军失败是理所当然的。而此战的国军主帅张灵甫在被包围的情况下,主动上孟良崮吸引我军主力的做法,也是很有战略意义的,就这一点,他就可以称为英雄,在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中又有那一个能做到这一点呢,要是换成别人,可能早就投降了。在孟良崮断水断粮的情况下,他以一个整编师顶住我军五个纵队的进攻达四天之久,如果不是栗裕的胆略和国民党军队内部勾心斗角,可能历史就要重写了。在最后我军攻上孟良崮后,他毅然选择了自杀。客观的讲,一个军人不管他效忠谁能做到这一点,他就对得英雄这两个字了。总的来说,张灵甫看似败在我军的手里,其实他真正的是败在国民党自己人的手里。 最后坟墓都在文革期间被炸了。哎! 现在是共和国的国家啦。 所以张灵莆才被一部分人排挤 其实英雄就是英雄 人死了 。何必在过于追求他以前为谁卖过命呢 更何况 。曾经杀过多少日本鬼子 。就着点 你们说他垃圾的 你们有能耐也去指挥军队在来发话 擦。人家的地位是靠实力弄上去的 就因为他是国民党英雄。才没被广为传诵 如果他是共和国的将领。估计啊 和英国的 亚瑟王可以齐名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02-09
是国民革命军五大主力之一,由七十四军整编而成,实际兵力仍为三万多人。七十四军于抗战开始后由五十一师(师长王耀武)及五十八师(师长俞济时)组建,军长俞济时。曾参加淞沪会战、徐州会战、长沙会战、常德会战等多项战役,多次重创日军,致使日军闻风皆丧胆,曾有“抗日铁军”的称号。当时有一个说法:“有10个74师就可以统一全中国!”。1947年国共内战中,由于战斗部署被国防部内的共产党谍报人员所泄露,整编第七十四师于5月8日在孟良崮被共军华东野战军全面合围。最终经过四天激战,七十四师在5月16日全军覆没。师长张灵甫死于此役。
1947年夏,国军在74师未参加孟良崮之战的3个新兵教导团和1个榴弹炮营的基础上,加上该师归队的伤愈官兵,再补充新兵(最大一批补充兵员是广东航空警备旅),重建整编74师,师长邱维达,下辖第51旅(旅长王梦庚)、第57旅(旅长程有秋)和第58旅(旅长罗幸理)。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685545.htm

第3个回答  2009-02-12
张灵甫是国军悍将,也是民族英雄。在抗日战争中他胜多败少,是不折不扣的常胜将军。他还在抗日战争中一条腿被炸断。
他是蒋介石的干将,黄甫四期。一生忠于蒋介石。这很可悲,在蒋介石发动内战后,他也帮助蒋介石对山东战局起了作用,在涟水战役中,他重创粟裕五纵主力,最后在孟良图上被粟裕五个总的主力消灭
第4个回答  2009-02-08
国民党王牌中的王牌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929393.html?wtp=tt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