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人教版《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全部的解词~都要。。速度啊

我需要的是解词,不是译文!!!谢谢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译文:从小丘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的样子,隔着竹林,就能听到水声,好象挂在身上的玉佩、玉环相互碰撞的声音,心里很是高兴。于是砍了竹子,开出一条小路,顺势往下走便可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澈。整个潭底是一块石头,靠近岸边,石底有的部分翻卷出水面,形成坻、屿、嵁、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盖缠绕,摇动低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潭中游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象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阳光直射潭底,把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面上,呆呆地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象在与游人一起娱乐。
顺着水潭向西南方向望去,溪流象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象蛇爬行那样弯曲,或隐或现,都看得清楚。溪岸的形势象犬牙般交错参差,无法看到水的源头。
我坐在潭边,四周有竹子和树林围绕着,静悄悄的没有人迹,使人感到心境凄凉,寒气彻骨,真是太寂静幽深了。由于这地方过于冷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于是就把当时的情景记下来便离去了。
同我一起游远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作为随从跟着我们来的,有两个姓崔的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岳阳楼记译文:

宋仁宗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被贬谪到岳州当了知州。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许多已废弛不办的事情都兴办起来。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来的规模,在楼上刻了唐代名人和当代人的诗赋。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观赏那岳州的美好景色,都在洞庭湖之中。它含着远处的山,吞长江的水,水势浩大,无边无际,早晨阳光照耀、傍晚阴气凝结,景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的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既然这样,那么北面通到巫峡,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江,降职的官史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观赏自然景物所产生的感情能没有不同吗?

象那连绵的阴雨下个不断连续许多日子不放晴,阴惨的风狂吼,浑浊的浪头冲白天空;太阳和星星失去了光辉,高山隐藏了形迹;商人和旅客不能成行,桅杆倒了、船桨断了;傍晚时分天色昏暗,老虎怒吼猿猴悲啼。在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奸人的诽谤、害怕坏人的讥笑,满眼萧条冷落,极度感概而悲愤不端的种种情绪了。

就象春日晴和、阳光明媚,波浪不起,蓝天和水色相映,一片碧绿广阔无边;成群的沙欧,时而飞翔时而停落,美丽的鱼儿,时而浮游,时而潜游;岸边的香草,小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葱。有时大片的烟雾完全消散了,明月照耀着千里大地,浮动的月光象闪耀着的金光,静静的月影象现下的白璧,渔夫的歌声互相唱和,这种快乐哪有穷尽!在这时登上岳阳楼,就有心胸开朗,精神愉快;荣辱全忘,举酒临风,高兴极了的种种感概和神态了。

唉!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跟上面说的两种思想感情的表现不同,为什么呢?他们不因为环境好而高兴,也不因为自己遭遇坏而悲伤;在朝廷里做高官就担忧他的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担忧他的君王。这就是进入朝延做官也担忧,辞官隐居也担忧。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他们大概一定会说:“在天下人的忧愁之先就忧愁,在天下人的快乐之后才快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醉翁亭记译文:
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面的许多山峰,树林、山谷尤其优美,远望那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地方,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水声潺潺,从两座山峰中间倾泻出来的,是酿泉。山势回环,山路转弯,有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上边的,是醉翁亭。修建亭子的人是谁?是山中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太守和客人到这里来喝酒,喝一点就醉了,而且年龄又最大,所以自己取号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山水之间。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它在心里,并寄托它在酒上。
像那太阳出来,树林中的雾气消散,暮云回聚拢来,山岩洞穴就昏暗了,阴暗明朗(交替)变化,(就是)山间的早晨和傍晚。野花开放,散发清幽的香气,美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郁的绿荫,天气高爽,霜色洁白,水位低落,石头显露,这是山里的四季的景色。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因而乐趣也没有穷尽。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唤,后面的人答应,老老少少来来往往不间断的,这是滁州人出游。到溪水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酿泉的水酿酒,泉水香甜而酒色清净,山中野味,田野蔬菜,杂乱地在前面摆着,这是太守的举行酒宴。酒宴上畅饮的乐趣,不在于管弦音乐,投壶的人投中了,下棋的人得胜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人们有时站立,有时坐着,大声喧嚷,宾客们(尽情)欢乐。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在宾客们中间,太守喝醉了。
不久夕阳落山,人影纵横散乱,太守返回,宾客跟随。这时树林里浓荫遮蔽,鸟儿到处鸣叫,游人离开后禽鸟在快乐了。然而禽鸟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人的乐趣,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在享受自己的乐趣。喝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享受快乐,酒醒了能够用文章记述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是庐陵人欧阳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2-07
请以人教版教材为准,回帖和书上有出入!
举例:水尤清冽:水格外清澈。(人教版翻译为水格外清凉)。注意冽是两点水!此外还有很多都跟书上不一样!

回帖中有错别字,以人教新版纠正:如鸣佩环 水尤清冽 日光下澈
第2个回答  2009-02-08
看解词就行了,人家要做这些也蛮忙的,应该感谢一楼!
第3个回答  2009-02-05
小石潭记
小丘:在小石潭东面。
篁竹:丛生的竹子,成林的竹子。
如鸣佩(pèi)环:好像人身上佩戴的玉佩、佩环相碰发出的声音。佩与环都是玉质的装饰品。形容流水声清脆悦耳。
(心乐之的)乐之:以之为乐。
下:名词作状语,向下,往下。
水尤清冽:水格外清澈。尤:格外。清洌(lie四声):清澈。
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为底。
近岸,卷石底以出: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为坻(chí),为屿,为嵁,为岩:成为坻、屿、嵁、岩等不同的形状。坻,水中高地。屿,小岛。嵁,不平的岩石。
翠蔓(wàn):翠绿的茎蔓。
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树枝藤蔓)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可百许头:大约有一百来条。可,大约。许,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当于“上下”。
皆若空游无所依: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托都没有。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阳光直射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彻,直透。
佁然不动:(鱼影)呆呆地一动不动。佁然,呆呆的样子。
俶(chù)尔远逝: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了。俶尔,忽然。
往来翕(xī)忽:来来往往轻快敏捷。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斗折,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蛇行,像蛇爬行那样弯曲。明灭,或现或隐。(溪水)曲曲折折,(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
犬牙差(cī)互: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
不可:不能。
寥:寂静;空虚。
凄神寒骨,悄怆(qiǎochuàng)幽邃: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悄怆,忧伤的样子。邃,深。
以其境过清:凄清,冷清清。
吴武陵:作者的朋友,也被贬在永州。
龚古:作者的朋友。
宗玄:作者的堂弟。名字叫做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作为随从跟着来的人,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
曰恕己,曰奉壹: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岳阳楼记
选自《范文正公集》。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庆历,宋仁宗赵祯的年号。结尾“时六年”,指庆历六年(1046)
谪:古时官吏降职或远调。
守:指做州郡的长官。
巴陵:郡名,即岳州,治所在现在湖南岳阳。
越明年:到了第二年。(就是庆历五年,1045)
越:过,及,到。
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是赞美滕子京的话.)
和:和乐。
废:荒废
具:同“俱”,全,皆。
兴:兴办
乃:于是。
增:扩大。
旧制:旧时的规模
制:规模。
属:同“嘱”,嘱托。
作文:写文章。
以:用来
夫:那。
一:全
胜状:美好的景色
衔:包含。
吞:吞纳
浩浩汤汤(shāng):水势很大的样子。汤汤:水流大而急。
横无际涯:宽阔无边。
涯,边。
横:广远。
际涯:边。( 际 涯 的区别: 际专指陆地边界; 涯专指水的边界)
朝晖夕阴:早晚阴晴变化。
朝:在早晨,名词做状语
阴:阴天
晖:日光。
气象:景象。
万千:千变万化。
此:这
则:就是
大观:雄伟景象。
前人之述备矣: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前人之述,指上面说的“唐贤今人诗赋”
备:完全,详尽。
矣:语气词“了”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北通巫峡:北,向北
南:向南
南极潇湘:南面直到潇水、湘水。潇水是湘水的支流,湘水流入洞庭湖。
极:尽
迁客:谪迁的人,指降职远调的人
骚人:诗人。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后人也称诗人为骚人。这里指恍然矢志的诗人
会:聚集。
于:在
此:这里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得无……乎:莫非……吧
览:观赏
异:不同
若夫:像那。
霪雨:连绵的雨。
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开:放晴。
阴:阴冷。
浊:浑浊。
排空:冲向天空。
日星隐耀:太阳和星星隐藏了光辉。
隐耀:隐藏了光辉。
耀:光耀
岳:高大的山。
山岳潜形:山岳隐没了形迹。
潜:潜藏。
行:形迹。
樯倾楫摧:桅倒下,桨折断。
樯:桅杆。
楫:桨。
倾:倒下。
薄暮冥冥:傍晚天色昏暗。
薄:迫近。
斯:这个。
则:就。
有:产生。
去国怀乡:离开国都,怀念家乡。
去:离开。
国:国都。
忧谗畏讥:担心别人说坏话,讥讽嘲笑自己。
畏:害怕。
谗:谗言。
讥:讥讽。
萧然:凄凉的样子。
感:感慨。
极:到极点
而:顺接连词
春和:春风和煦。
景:日光。
波澜不惊:没有惊涛骇浪。
惊:起伏。这里有“起”、“动”的意思。
一:一片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
万顷:极言其广。
沙鸥:沙洲上的鸥鸟。
翔集:时而飞翔,时而停歇。
集:鸟停息在树上。
锦鳞:美丽的鱼。鳞,代指鱼.
芷:一种香草。
汀:小洲。
岸芷汀兰: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野花。
郁郁:形容草木茂盛。
而或:有时。
长烟一空:大片烟雾完全消散。
皓月千里: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
浮光跃金:波动的光闪着金色。这里描写月光照耀下的水波。
静影沉璧: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这是写无风时水中的月影。
璧:圆形的玉。
答:应和。
何极:哪有穷尽。
旷:开阔。
怡:愉快。
宠辱偕忘: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
宠:荣耀。
偕:一起,一并,一作"皆"。
临:迎着。
把酒临风:端酒当着风,就是在清风吹拂中端起酒来喝。
把:持,执。
洋洋:高兴得意的样子。
嗟夫:唉。
尝:曾经。
求:探求。
古仁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
心:思想感情。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
或:近于“或许”“也许”的意思,表委婉口气。
异:不同于。
为:这里指心理活动(即两种心情)。
以:因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此句为互文.
居庙堂之高:处在高高的庙堂上,意思是在朝廷上做官。下文的“进”即指“居庙堂之高”。
庙:宗庙。
堂:殿堂。
庙堂:指在朝廷。
处江湖之远:处在僻远的江湖间,意思是不在朝廷上做官。下文的“退”,即指“处江湖之远”。
是:这样。
然则:既然如此,那么……
其必曰……乎: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先,在……之前。后,在……之后。其必:一定。
先:在……之前。
后:在……之后。
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微:没有。
斯人:这样的人。
谁与归:就是“与谁归”。
归:归依。

醉翁亭记
1. 环:环绕。
2. 皆:副词,都。
3. 林:树林。
4. 壑:山谷。
5. 蔚然:茂盛的样子。
6. 山:沿山路。
7. 行:走。
8. 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随山转。
9. 回:回环,曲折环绕。
10. 翼然: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11. 临:紧靠。
12. 作:建造。
13. 名:取名,名作动。
14. 谓:命名。
15. 辄:就。
16. 号:称号。
17. 曰:叫做。
18. 意:本意。
19. 乎:于,介词。
20. 得:领略。
21. 寓:寄托。
22. 若:像。
23. 夫:那。
24. 而:就,表顺承的连词。
25. 林霏:树林里的雾气。
26. 开:消散。
27. 云归:烟云聚拢。
28. 岩穴:山谷。
29. 暝:昏暗。
30. 晦:阴暗。
31. 朝:早晨。
32. 暮:傍晚。
33. 芳:花。
34. 发:开放。
35. 佳:美好的。
36. 秀:植物开花结实。这里有繁荣滋长的意思。
37. 繁:浓郁的。
38. 高:高爽。
39. 穷:穷尽。
40. 负:背着。
41. 应:应答。
42. 伛偻:驼背,这里指代老年人。
43. 提携:搀扶,带领,这里指代小孩子。
44. 渔:捕鱼,名作动。
45. 酿泉:用酿泉,名作动。
46. 为:制。
47. 洌:清纯。
48. 山肴:野味。
49. 野蔌:野菜。
50. 杂然:各色各样。
51. 前:在前面。
52. 陈:陈放。
53. 酣:畅饮。
54. 非丝非竹:不在于音乐。
55. 丝:弦乐器。
56. 竹:管乐器。
57. 射:指投壶。
58. 弈:下棋。
59. 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
60. 觥:酒杯。
61. 筹:酒筹,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用的签子。
62. 颓然: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是醉醺醺的样子。
63. 乎:相当于“于”。
64. 从:跟随。
65. 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
66. 翳:遮盖。
67. 鸣声上下:意思是鸟到处叫。
68. 上下:树的上部和下部。
69. 述:记述。
70. 谓:为,是。环:环绕。
文章中的“而”出现了25次,解释有4种:
A.表转折 B.表修饰 C.表并列 D.表承接。
“也”出现了21次,解释有三种:
A.表陈述 B.表肯定 C.表感叹。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90770.htm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