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书尚少,所以不知道这样理解心学对么

如题所述

        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颢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至明朝,由王守仁(号阳明,下文王阳明即此人)首度提出“心学”两字,并提出心学的宗旨在于“致良知”,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其中心学最著名者六人,据黄宗羲《明儒学案》载:“南中之名王氏学者,阳明在时,王心齐、黄五岳、朱得之、戚南玄、周道通、冯江南,其著也。”由于二程所产生的学术差异,致使宋明理学在传承的过程中逐渐发生了分化,最终导致了由陆象山开创的主观唯心主义“心学”和以朱子为集大成者的客观唯心主义“理学”的激烈碰撞。

在二程时期的门人对门户的差别并不注重,学大程者,亦师小程。然而二程的思想、性格毕竟有所不同,于是门下弟子也就“各得其性之所近而守之”,造成了他们的学术造诣各不相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被称为“程门四先生”的谢上蔡、杨龟山、游定夫、吕与叔。四人当中又以谢、杨二人影响深远,二程的学术也主要是经过他们的传播而流传到南方,开始分化的。

他们的传承关系为:

                    程明道   程伊川
┏━━━━┻━━━━┓
谢上蔡                     杨龟山
┃┏━━━┳━━━━┫
张子韶    çŽ‹ä¿¡ä¼¯        ç½—豫章
┗━┳━┛              â”ƒ
陆象山               李延平
┃
朱元晦

朱子虽然继承和发扬了二程的学术思想,与二程并列为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但他基本上是承袭了程伊川的学术思想而加以发挥的,他的不少哲学命题也是发自伊川。标志着朱子真正成学开始的“己丑之悟”即“中和新说”,就全是由伊川之学为入手处,(己丑之悟,朱子不但在工夫论上以伊川“涵养须用敬”为归依,在对心性本体的体会上,也承接了伊川的理路,以心性二分,性之本体为理,心之发用为情等等。中和新说的确立,应该认为是朱子真正成学的开始,此后朱子渐次以伊川学为纲领,一步步地建立起其庞大的理学体系。)所以说:“朱子得力于伊川,故于明道之学,未必尽其传也。”自伊川起后经杨龟山、罗豫章、李延平至朱子逐步完善了以理为宇宙之本体,强调“天下之物,皆实为理所为”的思想,以格物致知,即物穷理的方法,完成了一整套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体系。

而程明道所流露出的主观唯心主义思想至其弟子谢上蔡时已经表现的更为明确了,谢上蔡提出“天人合一”说,认为“理”既是客观的“天理”,又是存在于人心中的仁义礼智四端即“人理”。“天理”与“人欲”相对,修养的目的在于消除人欲而顺应天理,以达到“天人合一”,即以人事应天命。达到这一目的的方法就是要“穷理”,他说:“所谓格物穷理,须是识得天理始得。”这里的“穷理”即是对本体的体悟。因此,“穷理”的工夫,原来就是表现在对本体的体悟之中。对本体有所领悟,即知天理“乃自然底道理,无毫发杜撰”,从而只要循理而行,不加以个人的私意,则自然中道。所谓“穷理之至,自然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

王信伯是继谢上蔡之后,沿着心学路线前进的第一人。故全祖望说:“信伯极为龟山所许,而晦翁最贬之,其后阳明又最称之。予读信伯集,颇启象山之萌芽。其贬之者以此,其称之者亦以此。象山之学,本无所承,东发以为遥出于上蔡,予以为兼出于信伯。盖程门已有此一种矣。”王信伯师从杨龟山,龟山在认识方法上将格物界定为反身而诚,认为对天之道的把握,需要落实在人心的喜怒哀乐未发之际,这个未发之际便是“诚”在人心的体现。王信伯虽然基本上认同继承了这一思想,但他却认为人只要把握体认未发这一致知工夫,而不应也不必去把握这一工夫所指向的本体,因为万物并非天理的载体,不需要被纳入人的视野中,致知只需在人心上下工夫。到此王信伯已经认识到了“道须涵泳,方有自得。”其与程明道体贴天理的修养功夫似一脉相承,也因此对程明道“心是理,理是心”的思想加以继承和发展,认为一己之心就是道本身,将道德与心看作一体,即“心、理、道”一体。提出了“圣人之道无本末,无精粗,彻上彻下,只是一理。”“尧、舜、禹、汤、文、武之道相传,若合符节。非传圣人之道,传其心也;非传圣人之心,传己之心也。己之心无异于圣人之心,万善皆备。故欲传尧、舜以来之道,扩充是心焉耳。”“试体究此时此心如何?尧、舜揖逊之心,即群后德让之心,即黎民于变时雍之心。”的观点,强调了“心”的功能。

张子韶认为天理与万物是相倚而存的,天理完全呈现于世间万物中,而且天理的存在必须依赖于万物,“道非虚无也,日用而已矣。”人们并不缺乏在生活中循天理的自然的能力,但人们没有真正认识到天理存于“日用”中,“日用”即是天理这一事实。因此致知就成为根本性的关键问题,“或问:‘所见与所守,二者孰难?’先生曰:‘所见难。’或曰:‘今学者往往亦有所见,而不能守,则并与其所见而丧之。’先生曰:‘不然,只是所见不到故耳。今人于水之溺、火之烈,未有无故而入水火者,以见之审也。设陷阱而蒙以锦绣,玩而陷之者多矣。彼见画虎而畏者,久而狎之,一日遇其真,则丧胆失魂,终身不敢入山林,真理可见。’”因为知为关键,所以工夫自然落实在主体的意识活动中,将认识收缩在个人的意识开悟中。以此张子韶对程明道的“心是理,理是心”、“心与理一”等心学思想因素进行了总的概括和总扩展,总结为“天下万事皆自心中来”,提出了“夫如是,则心即理,理即心,内而一念,外而万事,微而万物,皆会归在此,出入在此。”显现出“心”在宇宙万物中的本体地位。

沿着程明道心学路线的发展,陆象山经过对前人学术思想的继承和对孟子之学说“万物皆备于我”思想的发扬将人的道德本质集中凝缩于心,把心看作为既是人的内在而又超越了人的伦理本体,提出“盖心,一心也;理,一理也。至当归一,精义无二,此心此理,实不容有二……此天之所与我者,我固有之,非由外铄我也。故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此吾之本心也。”把“心”提到“理”的高度,而后陆象山在阐述“心”与“理”的关系时,更进一步的为“心”确定了它的具体位置。首先他肯定了“理”在宇宙万物中的本体地位:“塞宇宙一理耳,学者之所以学,欲明此理耳,此理之大,岂有限量?程明道所谓有憾于天地,则大于天地者矣,谓此理也。”同时象山又指出:“心只是一个心,某之心,吾友之心,上而千百载圣贤之心,下而千百载复有一圣贤,其心亦只如此。 心之体甚大,若能尽我之心,便与天同。”“心”是不受任何限制的精神主体,只要能不断的扩大心量就可以“与天同”,成为永恒不变的本体。象山还强调了:“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赋予了心包含万物之理的特性,使心成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所以他概括的提出了:“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千万世之前,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千万世之后,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东南西北海,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至此象山已经彻底地将“心”与“宇宙”等同起来,“心”成为宇宙万事万物中拥有最普遍性的绝对本体,是最高的哲学范畴。从而象山在“心即理”问题上,超越了程明道、谢上蔡、张子韶的思想,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心本体论思想体系,建立了心学学派。

可以看出,从程明道的“心是理,理是心”经张子韶的“心即理,理即心”至陆象山的“心即理也”,这种学脉上的传承关系是显而易见的。虽然有人指出象山与二程门下可能没有直接事实上的师承关系,但我们从象山的话中可以看出其使命就是要上接二程,并使二程之学发扬光大,“韩退之言,轲死不得其传。固不敢诬后世无贤者,然直是至伊洛诸公,得千载不传之学。但草创未为光明,到今日若不大段光明,更干当甚事?”因此完全可以合理地认为,象山之学虽称自得孟子,但同时斟酌于程门则无疑,其对程门,尤其对程明道一系的思想传接也不可避免。这一点我们甚至可以从朱子对陆象山的微词中看出来“上蔡之说,一转而为张子韶,子韶一转而为陆子静。上蔡所不敢冲突者,子韶尽冲突;子韶所不敢冲突者,子静尽冲突。”象山心学是继承了二程中程明道的思想加以发挥,对程明道的哲学命题多所撷取,并发扬孟子“万物皆备于我”的思想而形成的。他的心理合一是对传统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发展而成的,决非象山杂糅而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