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为何说是写愁的千古名作,该词有何特点?

如题所述

谢邀:

开篇明义,李清照是宋代婉约词人中的代表人物,在她的诸多婉约词中,《声声慢》是一首被公认为集音乐美与文学美于一身的词作,词人从多维度建构起词作的声情美与文字美。

李清照用才情把《声声慢》这一词牌的韵律发挥到恰到好处的境地。全篇萦绕着动人心扉的凄凉音韵,使这首慢词形神兼备、浑然天成,读来让人动容。可以说,《声声慢》是李清照词作艺术水准的集大成之作。《声声慢》原词如下: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是李清照人生暮年之作。开篇的一组组编织自然的叠字,为人们带来声韵的美感,这样的声韵如果再配上滴滴答答的秋雨声,那就是一曲完美的雨中节奏。

人们在聆听、品味、鉴赏这首词作的时候,又会被词作中凄凉的抒情效果而感染,深深陶醉在优美的旋律和华美的辞章中,正所谓“未成曲调先有情”。

李清照的《声声慢》自曲成之日,便好评如潮。宋代张端义认为李清照的《声声慢》犹如“公孙大娘舞剑手”。张端义用一个恰如其分的比方道出了李清照叠字运用的技巧,以及浑然天成的构思。

《声声慢》开篇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词人连用十四个叠字,在用文字抒情的同时,音乐的韵律感也显现了出来,文字的美与音乐的美交织在一起,这是本词的一个独特之处。正是因为这七组叠词浑然天成,自然洒脱的写作技巧,从而得到了“此乃公孙大娘舞剑手”的赞誉

“寻寻觅觅”四个字,是词人情感与笔触的原点,全词所有的情感都是以四个字为中心,并一圈圈一层层围绕着原点像涟漪一样荡漾开来的。

词人面对着南渡之后的现实与孤苦的生活,她苦苦地寻寻觅觅,意欲找寻生命中那些难忘的美好的记忆,渴望以此找到精神的寄托和生活的希望。然而现实是“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冷冷清清也正是词人此时此刻的处境与人生写照,这怎能不让词人感到凄惨悲戚呢?

当这种感觉每一次在词人心中升起时,她的心情便急转直下,悲伤也就加深一个程度,这是她的情感在本词中的第一次转折:满怀希望地寻找,结果却只是现实的凄冷和无助

她要寻找什么?她所寻求的不是钱财富贵,而是温暖安定、没有颠沛流离的生活,她渴望的是平和安定与一个温馨的家,以及赵明诚长情的陪伴。李清照寻找的东西很简单,只是作为女性的最基本最简单的需求。

她可能会想到过去与丈夫赵明诚相濡以沫、举案齐眉,想到的是与丈夫一起品玩鉴赏金石书画等艺术珍品的美好时光。南渡前的那段日子是她人生的快乐时光,是珍贵的记忆。

在回忆与现实,美好与孤独的两相对照中,她不得不停止寻觅,去面对现实中真实存在的凄苦。李清照只是用简单的十四个叠字就表现出自己的境况以及当时悲凉的急转直下,这是词的另一特点。

艺术最初产生的印象总比后来即便是最成功的回忆要辉煌得多,它往往在最初的一次情感迸发中会达到后来无法企及的高度与美,也会因为最初描绘的图景给后人带来无法企及的光辉,从而成为影响后世的先河之作。李清照《声声慢》开篇叠词的连用就具有这样的艺术效果

此时李清照寓居飘零,居无定所,这样的境遇让词人局促不安。在这样的境遇之下,她想到了可以暂时让她忘却痛苦记忆的酒,词人本已失望的情绪仿佛找到了希望,情感又一次涌起。她想借酒来抵抗晚来的疾风和逃避不堪的现实,以获得短暂的宁静。

但是昨夜刮了一晚上的大风,让气温骤降了不少。周围潮湿阴冷的氛围岂是这“三杯两盏淡酒”就能抵挡得住的,几杯酒也无法消融寒冷。词人本想借酒消愁,却是酒入愁肠愁更愁。

词人猛一抬头,看见一行秋雁从窗前掠过,又勾起了她对昔日时光的无限回忆。李清照痛苦的根源正是在于她失去了人间的真爱。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看到大雁,本能地引起李清照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感情来。

大雁年年南来北往,穿梭在天际;书信虽然可以时常书写,但是再也没有可以寄托的人了。这看似是词人对眼前的物是人非的感慨,其实恰恰是对昔日纯真爱情的回忆

美好的爱情早已一去不返,成为词人尘封的记忆。与丈夫赵明诚相濡以沫、举案齐眉的情景再也不能重现,或许只有梦中才能出现。

大雁飞过的情景勾起了词人对往事的回忆,词人犹如翻开泛黄的相册,那一帧帧熟悉的、历历在目的画面让她记忆犹新,让她重温昔日美好。

可是,回忆往事只会让她愈加悲伤,愈加空虚,只能增添无可奈何的情绪,所以词人合上记忆的相册,索性来到庭院中,她看到了庭院中凋谢的黄花。

“满地黄花堆积”,“黄花”指的是菊花。菊花在我国古代文学中是一个传统意象,它既可以是闲情与隐逸的代表,如陶渊明诗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也可以是困苦的代言,如李白笔下的“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但在李清照的笔下,满地的黄花却是自身处境的写照,这是一种飘零与冷落写照、是别人不去在意的、不受世人关注的情形

此时的李清照历经世事,饱经沧桑,不再有从前的那种只有相思的闲愁,而是郁积在胸中的如这飘落满地的黄花一样的悲愁伤怀之情。此时,她原本渐渐平静的悲伤又被勾起来,面对零落的黄花与逝去的时光,她继而问道:“憔悴损,如今又谁堪摘?”

李清照是爱花的,她爱梅花,曾说过“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她喜欢桂花,曾说过“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她也喜欢插花,曾将鲜花插在云鬓上,想要给丈夫一个惊喜。但这一切,都是昔日的美好时光。

在这残秋时节,词人的所见、所闻、所感却是:菊花枯萎凋落,落瓣纷纷,堆积了一地,花都憔悴了。不忍看花落。可如今又有谁可以摘花送给自己呢?

在这样冷清秋悲秋伤怀时节, 丈夫不在了,只能看着枯萎的菊花一瓣瓣地凋零飘落。

当花瓣离开花朵,暗香残留,香消在风起雨后。这情景多么像自己孤苦飘零的处境。到这里,词人的感情渐渐融入落花中,她触景生情,以花自喻,对花自怜,不禁又让她黯然神伤。

对李清照来说,没有什么比天黑更让她感到恐惧了。“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她的情感又一次跌落,也成为李清照情感跌落的第二个极点。此处的悲伤承上启下,是对花的命运的反思,也是下一句窗外情景中寓含的情感的来源。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这是李清照最真实的生命体验,一个“黑”字含蓄而准确地表达出词人寓居飘零所受的煎熬,有多少个黑夜,词人孤独难眠,有多少个黑夜,词人梦中惊醒,孤独成了词人挥之不去的梦魇同时,“黑”字很自然地引出了下面的愁情“怎一个愁字了得”,一句感叹,照应开头。

梧桐雨本已引起词人的悲苦之感,加上“到黄昏”和“点点滴滴的细雨”,使得李清照的情感从已经稍有平复的状态中又一次出现了波折,彻底回到极度悲伤的状态。

李清照在这里主要是写声音,以声衬情,尤其是“点点滴滴”这个叠词,极富雨中节奏的音韵感。当李清照正在为落花惋惜、为自己忧苦之时,偏偏又下起了雨;淅淅沥沥的雨点打在梧桐叶上,滴答滴答地响着,一直到黄昏都没停止。

一个“更”字,体现了她情感的又一次剧烈转折,虽然眼前的一切只是点点细雨,可正因为是细雨才会绵绵无期,不知何时才能停。淅淅沥沥的小雨往往更让人心烦意乱,更能引起人的悲伤。

词人只写雨点打在梧桐叶上的情形,然而这打在梧桐叶上雨点的声音,又像打在词人的心上。一滴滴,一声声,它缠绕在词人心头,敲击着词人的心扉。这雨中的节奏与旋律是那么凄清,是那么强烈,简直让她情难自禁

最后,词人发出了“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呼喊,这一声让全词的悲情达到顶点。在文学作品中,人们常常用比喻的手法来表现愁,李白用“白发三千丈”来比喻愁,李煜也用“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来比喻愁。

万千情绪,无数悲凉,多少个黑夜,是一个愁字无法概括得了的,一个“愁”字蕴含着词人的身世处境,也概括了词人寓居飘零的岁月中饱尝的辛酸与苦楚

“怎一个愁字了得”,在李清照近乎绝望的声声呐喊中,词意戛然而止,却给人们留下无限想象的空间。言有尽而意无穷,李清照那种无人倾诉、无法言说的愁情与心绪,无法排解、几近绝望的愁苦与悲凉其实已经倾泻无遗了。

可以说,《声声慢》这首词映照了李清照复杂的人生经历,蕴含着她丰富的情感体验,这是词人在寓居飘零、人生暮年、晚景凄凉时的真实写照。

《声声慢》字里行间的节拍声韵之美与文字之美,读来就如同聆听一曲悲凉雨中曲一样,如泣如诉、缠绵悱恻的旋律扣人心弦, 动人心扉

《声声慢》也将李清照寓居飘零岁月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词中的情感不仅是个人的悲情,也是那个时代的心声。这种情感在词中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逐层递进,一点一点地加深,独特的书写结构与安排,使词人的情感更加饱满而丰富,同时更容易触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李清照的《声声慢》把个人的愁怀与时代相联系,喟叹身世、怀念故乡,词中寄寓的情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由悲伤的不同层次组成。

《声声慢》是李清照悲苦境况的心声传递和文学表达,抒发了词人寓居飘零的无奈与时过境迁的悲凉,这样的情感在词作中层层递进,构成了一条变化着的悲情主线,使得该词富于艺术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9-03
这首词的特点就在于把人生的愁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出来,而且李清照对于愁的不同看法以及女子的愁都完全的展现了出来,也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力,也让整部词达到了另一种高度,
第2个回答  2022-09-03
这首词用词是随手拈来,但恰到好处,“乍”“还”“最难”“敌”“正”“堪”“得”“兼”等词将眼中的景象串联起来,组成了一幅浓郁的悲情图,所有让人悲伤的意象叠加在一起,“点点滴滴”犹如心中滴血,最后只能落个浓郁得化不开的“愁”字。
第3个回答  2022-09-03
全词一字一泪,有艺术感染,表现了作者寂寞忧郁的心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