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北京城是如何改造元大都的

如题所述

明北京城是在元大都基地上稍向南移建成新都北京。街道、胡同沿用元大都之旧,皇城、宫城、宫殿则全部新建。北京有一条长7公里的南北中轴线,外城的正南门——永定门,就成了北京城中轴线的新起点。中轴线仍然是用于设计北京都城格局的依据,紫禁城内象征皇权的前后六大殿也都在这条中轴在线。皇城、宫城在城内中轴线上稍偏南部。中轴线穿过皇城、宫城的正门、主殿,出皇城墙北以钟鼓楼为结束。“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两个基本点依然保持为都城格局的要点。。明朝北京城计有36坊,其中,内城有28坊,外城8坊。坊内外棋盘式的道路网络仍是北京城交通体系的整体格局,仅有个别地方因为自然条件的局限或历史发展的要求形成一些斜街。明在元大都基础上改建成明北京,保存至今,成为二千多年中国封建王朝保存下来的惟一都城。明朝北京城对于元大都城的继承与改建,终于将北京城建设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最突出的都城范例。北京紫禁城宫殿、太庙、天坛等都是现存最完整最宏伟的古建筑群,是表现院落式布局的最杰出的范例。

清代的北京城基本延续了明北京城的格局,未作重大的改变。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9100545.html?si=1这是是原帖的内容,我转载一下吧(不算抄袭把)。你在这里可以都可以了解到中国都城的发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